2014-03-14 10:31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文化历来与经济、政治密切相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和精神动力,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近几年,在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西藏的文化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人大代表、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索朗石达深有感慨地说。
五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文化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文化建设以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激发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西藏文化建设呈现出团结、繁荣、发展的新景象。
文艺舞台精彩纷呈推佳作
五年来,自治区文化部门组织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表现、讴歌西藏新气象、新成就为己任,以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繁荣文艺、满足群众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区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创作演出了一批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西藏和反映西藏各族人民精神面貌的(剧)节目。京剧与藏戏《文成公主》,大型歌舞晚会《多彩的哈达》、《喜迎火车到拉萨》、《天上西藏》,大型群众性歌舞晚会《和谐颂》、话剧《穿越巅峰》、新编藏戏《多雄的春天》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民族特色突出、时代气息强烈,提升了西藏艺术创作水平,扩大了藏族文化的影响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据统计,五年来,区直专业文艺团体新编剧(节)目30多台(个),演出3000多场,观众近400万人次,获国家级奖项51个。
群众文化多姿多彩特色浓
五年来,全区文化基础设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4级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区拥有18支县级民间艺术团,500多个群众业余演出队;除多次举办的全区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外,一年一度的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节、山南雅砻文化节、那曲恰青赛马节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内容,提升了活动水平,成为地区性品牌节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展开,藏戏艺术等24项传统文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名民间艺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名录。
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大发展
“五年来,文化部门在努力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同时,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创新思路,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人大代表马如龙如是说。正在打造过程中的《幸福在路上》、自治区歌舞团创排的《天上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鲁藏布》、日喀则地区的《珠峰彩虹》、拉萨市的《喜马拉雅》等商业性演出节目正陆续投放市场。西藏博物馆、区群艺馆、文物总店等单位积极开发几十种新的文化产品,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拉萨市娘热乡等一批乡村文化正在兴起,文化产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西藏各类文化娱乐场所从910家发展到2595家,从业人员近2万,文化产业呈现出多门类、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成为西藏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外交流主动出击硕果丰
为提高西藏文化国际知名度,五年来,西藏文化部门坚持“以我为主,以事实为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对外文化交流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拓宽交流渠道,主动开展工作,先后派出近60个对外文化交流团队赴国外交流。德国埃森市《中国西藏文物展》、美国《雪域藏珍——西藏文物展》、泰国《2003——中国西藏文化周》、香港《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周》等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均获巨大成功,同时接待了30多批国外文化界友人来西藏参观考察。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西藏文化事业投入最多的五年、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五年、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条件改善最显著的五年。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展现了西藏的崭新风貌,弘扬了时代与民族精神,促进了西藏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为西藏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人大代表马如龙对西藏五年来文化事业的发展作了如此精辟的概括。
作者: 黄志武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