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特派记者拉萨专访:珠峰登山今昔谈

2014-03-14 10:16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5月8日,2008北京奥运圣火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当晚,作为一位30年前曾报道过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活动的老记者,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西藏文化网总编张小平,在拉萨接受了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甘韵琪的采访。杨月云摄

  记者:您到西藏很多次了,也到过珠峰,今天看到圣火登顶,当时是什么感受?

  张小平:我的心情自然是很激动的,这个时候,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2008年的珠峰登顶,是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北京奥运有重要中国特色的一个项目,开创了奥运历史上的新纪元。在此之前,历届奥运会都没有过,这次突破正是在我们中国,在西藏自治区,在珠穆朗玛峰。它的意义尤其不同寻常。

  另外,我觉得,这次中国的登山健儿,包括专业的、业余的,这么顺利、大规模的团队登顶珠峰,确实反映了中国登山运动的实力。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登山队伍,尤其让人自豪的是,这支队伍是以我们的藏族同胞为主的,同时包括汉族、土族、土家族等其他民族。我一贯认为,登山运动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在我们中国,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而这种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完全一致。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记者:从您第一次参加攀登珠峰的报道活动,到现在整整30年了,应该说有很多亲身感受吧?

  张小平:在我几十年新闻生涯中,有过两次登山采访经验,第一次就是1978年,到今年整整30年,1978年也是5月份。当我坐在电视屏幕面前的时候,或者处理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记者从珠峰大本营发回的稿件的时候,确实很有感触。

  这次登山表现了我们国家的实力和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从实力来说,我们这次登山,除了登山运动员有很好的体力和素质外,高科技的应用也是这次登山转播成功的重要原因。据我了解,这次在通讯手段上,中国移动起到了很大作用,使得信号在世界最高的地方可以畅通传送;我们登顶珠峰的点火器、火炬,都采用了最新的航天技术,当我们看到珠峰顶上燃起的火炬,感觉到确实兴奋,比看到在平原地区、国外传递的景象都令人振奋,我甚至从电视里听到了了火焰呼啸的声音。我们的科技水平非常到位,火炬完全适合特高海拔地区的火焰燃烧条件,这点尤其印象深刻。

  我们在气象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实现了用最先进的技术预报珠峰地区的气候。从今天登顶成功的情况看,气象预报是非常准确的,我们能够在珠峰这么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准确做出预测,这也是综合科学技术的体现。圣火点燃的时候,蓝天白云风力也不是很大,后来还出现彩虹,所以确实赞叹我们国家的气象预报达到了新的水平。

  记者:您是广播人的前辈,也是第一个在珠峰6000多米现场报道登山活动的广播记者,奥运火炬登顶过程中,您看到熟悉的场景,有什么样的感受?

  张小平:我觉得30年来,我们的登山队伍进一步壮大,队员素质进一步提高。30年前,登山队员的总体文化素质较低,很多队员只有小学水平,有的甚至不会写藏文;这次基本上都是中等高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和运动员,比如吉吉正在北京体育大学学习。总体来看,登山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说明登山运动的内涵和在整个国家体育运动中的地位的提高。

  从装备上来说,在新闻媒体工作环境上,都有很大提高。我们当时传稿子是非常困难的,主要是通过电报,错漏很多,回到北京发现,好多稿子在电报上被漏掉,准确性也打折了。另外,当时通电话也很难,虽然尽了很大力量跟北京通话,但通话质量很差;现在中国移动的信号整个覆盖了珠峰大本营,一直到8000米以上的地方,也正是因为通讯手段的现代化,使得电视直播实现了高清晰度,同时,在珠峰工作的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和外界保持联络,并且通过短信、彩信的形式,把珠峰的情况、画面及时报道出去,这在3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生活环境上,也有很大变化,当时我们住的是帐篷,四处透风,晚上睡觉,身下虽然垫了防潮垫,但是还是感觉睡在石头上;钻进睡袋,盖上皮大衣,还是冻得打哆嗦,早上起来,鼻子、眉毛,都是一层冰霜。洗脸也是很不容易,要走到离营地几百米的一处泉水那里,半个来小时才能接满,因为太冷,还要在太阳底下晒,然后再刷牙洗脸。洗一次脸来回要2、3个小时,有的时候就干脆不洗了。

  这跟现在比起来,真是地下天上。这也折射出这30年来,我们的祖国、我们的西藏、我们西藏同胞生活的变化。

  就说交通,30年前到珠峰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当时我们从定日到大本营大概走了将近一天,坐在大卡车上,颠得头昏脑胀,现在有了一大段柏油路,很快就能到达大本营。登山是国力综合的体现,透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具体更生动地感受到30年间西藏的变化。

  记者:记得第一次采访您时候谈到您的一个遗憾,就是第一次登珠峰的时候您到了6600米的高度,是什么原因没有再继续登呢?

  张小平:当时我36岁,本命年。第一次参加登山活动,因为身体素质好,总体上感觉良好,一直到6500米的时候,大夫检查血压、脉搏都非常正常。我对能够走的更高一点,亲眼看到更多一点,报道更多登山活动充满了信心。

  出发的时候都全副武装了,冰爪也穿上了,北坳地区是千年不化的冰雪地区,要穿上冰爪,带上冰镐,但是走到6600米的地方,当时的登山队长就劝我们到此为止。因为登山是一项艰苦的事业,也有一定危险性,要求绝对遵守纪律、服从指挥,所以当时就接受了安排,走到了6600米的高度。当时,我就在那个高度,用录音机录下了对周围的环境的描述、风声、火辣辣的太阳和正在上升的登山队伍。这篇报道后来被认为是较早的现场报道形式。

  在那次登山活动中,跟我同龄的记者,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石明纪突发心脏病倒在了海拔5600米的地方。为了保护新闻记者,出于安全考虑,登山队领导没有让我继续向上走。我的这次经历,既创造了个人的登山高度,同时也留下了遗憾。回想起来,登山运动锻炼了我的意志,丰富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采访报道能力,对我的影响可以说一生受用不尽。登山采访让我对登山运动、对西藏、对人生的认识都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记者:您今天目睹登顶圆满成功,想说些什么呢?

  张小平:为祖国自豪,为藏族同胞自豪。这是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表现,展现了我们国家当前经济和科技的实力、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这一切都让我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对三个月后即将开幕的2008北京奥运会充满了信心。(责编:南卡/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