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生死竞速:10万解放军武警官兵 VS 汶川大地震

2014-03-14 10:15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吹响了中国军人向着灾区立体突击的冲锋号。在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10万解放军武警官兵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

    疾进,疾进!突破,突破!抢救,抢救!

    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地震,人民子弟兵迅速进入最需要的地方、承担最重要的任务、发挥最关键的作用,用血肉之躯打开一条条生命通道。

    5月16日,正在四川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高度赞扬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称赞他们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

    疾进!疾进!疾进!

    自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那些被掩埋在废墟中的一个个生命,那些被困在一处处“孤岛”上的受灾群众,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灾情刚刚发生,胡锦涛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灾区驻军和武警部队迅速组织出动,协助地方抗震救灾。在12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胡锦涛要求,立即组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医疗卫生人员,尽快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中央决定,增派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特警,并配备必要的器械和工具,迅即赶赴灾区一线,全力投入抢险救援。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正在昆明考察部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立即赶赴四川灾区,指挥部队抗震救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主持召开中央军委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部队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后不到半小时,总参谋部就启动应急预案,开始在全军范围内紧急调集兵力支援灾区。总政治部派出精干工作组到一线了解情况,发出抗震救灾工作中的政治工作指示。总后勤部火速调集了价值3000万元的帐篷、食品、药品等大批救灾物资,组织起60支医疗队。总装备部为救灾部队配备的各种救灾器材,也开始源源不断运往灾区。

    位于北京西郊的军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成为异常忙碌的地方。十几部电话机铃声此起彼伏,打印机、传真机不停地吞吐着纸张。通报灾情,下达指示,调兵遣将……一条条信息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这里,又从这里传送到抗灾一线的部队。

    在地震发生后第21分钟,成都军区派出查看灾情的4架直升机已经起飞。驻灾区的成都军区6100名官兵和武警四川总队3000余名官兵紧急出征,采取多种办法南北并进开赴救灾一线。空军各个机场、各个飞行部队,按照打仗的标准,迅速完成起飞前的准备,空降兵某部完成集结……

    距地震发生不到10个小时,就有两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到达灾区开展救援。另有34000名官兵通过空运和铁路正在赶往四川地震灾区。

    灾情紧,军情急。3天时间里,中央军委就两次增兵。一辆辆运兵车昼夜兼程,一架架军用运输机星夜起航,一支支精锐之师走上抗震救灾的战场。人民军队又一场大规模的跨区机动,在各大军区和军兵种间全线铺开。

    暴雨,落石,余震,都不能阻挡官兵们挺进地震灾区的决心。

    济南军区18000名官兵,13日凌晨兵分三路从河南向灾区挺进,晚间先头部队已在都江堰灾区展开救援。

    13日10时55分,两个师约9000名空降兵官兵抵达绵阳机场。几个小时前,他们还在1000多公里外的其他省市……

    争时间,抢速度,救生命!空军展开了非战争行动史上强度最大的一次空运行动,仅12日20时到15日20时的72个小时,就出动近50架运输机,滚动飞行近300架次,将1.3万名军地救灾人员紧急运至灾区。

    越来越多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快速向灾区集结。

    空投空降、铁路输送、摩托化开进、徒步急进……16日8时,随着从湛江出发的275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经43小时强行军抵达汉旺镇灾区,投入抗震救灾的现役部队总兵力已达10万人,涉及成都、济南、兰州、北京、广州军区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以及武警部队等大单位,包括地震救援、防化、工程、医疗防疫、侦察、通信等20余个专业兵种,规模之大,专业之全,均创我军抗灾历史纪录。

    疾进!疾进!疾进!向着同一个目标——地震灾区。

    突破!突破!突破!

    目标——汶川,全速前进!

    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自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强烈地震,汶川,这个10万人口的川西北小县,一直揪着世人的心。

    汶川灾情如何?震中现状如何?无数双关注的眼睛紧盯着地图上的这个小城。

    暴雨和浓云阻断了空中途径。空降兵无法伞降,遥感飞机无法拍照,直升机两次试图着陆,最终都只好放弃。

    黑夜中的徒步开进,再次成为救灾部队的选择。

    “焦点在汶川,制高点也在汶川,关键的关键在汶川。带上精干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进发!”通往汶川的每一条路上,都有多支部队冒着余震、塌方和暴雨艰难前行。

    脚下是滔滔奔涌的岷江水,上面是摇摇欲坠的峭壁石。崎岖的山路,泥泞的砂石、松动的岩体……人民子弟兵,这支曾创下世界军史上急行军奇迹的部队,再次依靠双腿与恶劣的天候和地理展开较量。

    13日23时15分,第一支救援部队到达汶川县城。武警驻川某师一支200人的突击队,经过连夜的跋涉,终于给震中的“孤岛”送来了希望的曙光。

    还有更多的部队冒着不时滚下的岩石,在向前突破。

    14日晨,成都军区和武警部队增派的千余名官兵,在连夜的急行军后抵达汶川县城。

    就在大部队突进汶川的同时,15名空降兵勇士从4999米高空成功跳伞进入茂县县城。家在德阳八角镇的班长任涛,奶奶在地震中遇难,岳母重伤,但他把悲伤埋在心里,成为15名空降勇士中光荣的一员。

    早一秒到达,就早一秒挽救一个生命。成都军区某红军师的500名官兵,用绳子相互牵引扶持,于14日9时徒步抵达灾情严重的茂县。济南军区铁军的300名官兵在蜿蜒的山路上急行12小时,到达重灾区汶川映秀镇。急进中,许多官兵的鞋被粘在了淤泥中,来不及捡起,他们又飞速向前奔跑。

    指导员毛武韬是最早到达北川开展救援的1000多名官兵的一员。他所在部队是5月12日晚9时从成都出发的。当他们机动至北川时已是次日凌晨5时。子弟兵冒雨进入北川县城时,等候救援的人们,流着热泪一遍遍地高喊:“解放军万岁!”“人民军队万岁!”

    在德阳、在绵竹、在汶川、在茂县……至16日早晨,一支支救援部队突击到了四川所有受灾乡镇,一支支医疗救护队也紧急赶来。

    15日18时,绵竹至北川的公路在第二炮兵专业工程部队连续奋战22小时后终于抢通。

    15日23时15分,丹巴至理县211省道40公里由武警交通二总队官兵抢通。

    15日21时40分,武警水电三总队官兵在清除了数千方滑坡山体和无数块几十吨重的巨石后,抢通由理县通往汶川县城的救灾专线。

    ……

    一条条生命之路的抢通,扫清了救援大部队全速进入灾区的障碍。一处处等待救援的地方,盼来了生命的希望。

    突破!突破!突破!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搜救!搜救!搜救!

    “叔叔,水……”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女生廖友瑶被埋在废墟中,官兵们经过24个小时的撬、挖、掏、抬,终于给她送上了第一口水,又经过11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她救了出来……

    抵达灾区的官兵一放下背囊,就投入到紧急救援中。

    房屋损毁严重,救援十分困难。倒塌的楼板、房梁盘根错节,在余震中嘎嘎作响。救援官兵用切割机、钢丝钳把楼板钢筋剪断,用起重机、吊车将一块块沉重的坍塌物吊走。为了不伤到幸存者,官兵们甚至用手掏、挖、刨,手套被磨破,手指磨出血却毫不减速。

    撬棍、千斤顶、张力器、起重机……一切能利用的工具,一切能想到的办法全都用上。最新、最有效的救援设备被不计成本地投入到搜救工作中。

    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带来了多次在地震救援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搜救犬;海军陆战队带来了能够发现10米以下微弱体征的生命探测仪……

    通信中断情况下,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一号”导航定位系统向指挥部实时传递着最新灾情;海军某飞行团驾驶遥感飞机累计飞行33小时,传回2800G的精确数据信息……

    千方百计营救被困者的同时,救援人员也忘不了给那些深陷灾难中的人们加油鼓劲。一个个微弱的生命,在无数殷切的话语中重新燃起希望之光。

    “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这么多叔叔阿姨在救你,别怕,没事的!”11岁的小学生张春梅被困68个小时后终于获救,怀抱她的医生不停地安慰着她,担架队员立刻抬上她向直升机飞跑……

    一个个幸存者被抬出,一个个生命从死神手中抢出。仅15日一天,解放军、武警官兵就搜救、挖掘出被困人员10503人,转移灾民5万余人。

    救援人员的体力消耗也越来越大。许多官兵因体力严重透支而晕倒,但废墟中那微弱的求救声,又使他们再一次冲上了救援一线。

    “灾区急缺药品、食品和饮用水!”相同的灾情报告,从各个方向传来。

    地面交通瘫痪,空中投送,再次成为迫在眉睫的救命选择。

    直升机发挥了灵活机动的特性,山坳间往返穿梭,运送灾区急需的食品、药品和衣物。成都军区陆航团直升机14日飞行32架次,15日飞行86架次,运送物资30余吨,危重伤员300余人。

    15日凌晨,总参谋部再次调集成都军区空军、广州军区空军、南京军区空军的70架直升机驰援灾区,汇入到抢救生命的空中大救援中。

    北京、天津、辽宁、河北、河南、陕西、上海……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总部在第一时间从全国各地战略储备中启运价值2815万元的救灾物资。价值1.9亿元的通用车辆、工程机械、渡河器材等24.3万件装备正在运送途中。紧急采购的120套便携式多功能钳、切割机相继运抵灾区,送到救灾官兵手中。

    全军各大总医院、野战医院、医学院216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70多支救援医疗队陆续赶赴灾区。众多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专家脱下白大褂,换上了迷彩服。解放军总医院院士卢世璧曾3次参加抗震救灾医疗救援,这一次,79岁的他又站了出来……

    5月13日16时20分,第三军医大学赴德阳医疗队的手术室里,已经连续32个小时未合眼的军医杨辉、鲁开智,正准备离开手术台喘口气时,一名刚从四川绵竹灾区废墟中救出的女青年被送了进来。

    来不及多想,杨辉和鲁开智又走上了手术台。整整3个小时之后,这位名叫卿小红的23岁幸存者恢复了生命体征……

    搜救!搜救!搜救!军人的使命驱散了死亡的阴霾。

    搜救!搜救!搜救!鲜艳的军旗引来生命之光。

    (责任编辑 陈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