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4 09:49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回归户作为中国公民同其他村民一样享受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粮食补贴和全区减轻农牧民负担等各项优惠政策。自治区安居工程实施以来,回归户也受惠其中,截至2008年5月,察隅县竹瓦根镇共完成回归户农房改造21户,每户补贴1.5万元,比当地群众高3000元。图为白玛绕登家的新居。 1985年,在国内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感召下,30岁的白玛绕登翻山越岭,毅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怀抱,回到了故乡察隅。 那是一条漫长的路,跨越国界,跨越万水千山,跨越半个世纪的风雨; 那是一条心灵之路,跨越企盼,跨越无数双眼睛,跨越祖国的呼唤与他乡的漠视…… 那条路,就是今年54岁的察隅县竹瓦根镇扎格村村民白玛绕登走过的漫漫回归路。 失去国籍的特殊群体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白玛绕登的父亲和察隅县竹瓦根镇日东、噶达、吉公、巴嘎村等一带的村民,由于交不起旧西藏繁重的苛捐杂税,无法忍受三大领主的压迫,被迫逃往与我国毗邻的它国,这一去就是50多年。 在异国他乡,虽然生活了半个世纪,却一直未得到当地政府的承认。由于没有国籍,这个特殊的群体,饱受当地人的歧视,不仅给当地政府交税,还要向当地其他民族交税。这种屈辱感伴随着白玛绕登父亲的一生,也深深地印在白玛绕登幼小的心灵。 白玛绕登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他们家就住在自己搭建的简陋木棚里。夏天,天下大雨,木棚就哗啦啦地往下漏水,地上一片泥泞;冬天,天寒地冻,寒风怒号,冷得直打哆嗦。由于没有钱,买不起衣服,他们只能靠拣来的破布蔽体;由于青稞、小麦、玉米短缺,甚至连茶叶、盐巴也紧缺,他们常常饱一餐、饿一餐。土地少而贫瘠,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 白玛绕登就这样跟随着父亲,过着流浪生活,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彻底结束。 有一天,一位商人从中国边境的吉太村回来,他带给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祖国变好了,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民族歧视,家家户户都富裕起来了! 这个消息在村民中一下子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白玛绕登的心里一下子亮了起来。之后,从吉太村回来的人又一次次证实了这个消息,白玛绕登坐不住了,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交待:我回不去了,你一定要回到祖国家乡去。 那句话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回归的念头始终挥之不去,一天比一天强烈。 “我一定要回去!”白玛绕登紧紧握住了拳头。 踏上漫漫回归路 在和妻子桑登拉姆商量后,白玛绕登最后下定了决心:回到西藏去,那里才是我的故乡。 听说白玛绕登要回国,又有12户、30多人跑来,要求与他一起搭伴回去,回归的队伍一下子壮大起来。 1985年5月的一天早晨,太阳刚刚出来,白玛绕登就带着大家上路了。出发的时候,他再一次回头看了看他生活了30年的地方,望着那个风雨飘摇的木棚,他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他咬咬牙,一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回归的队伍在崇山峻岭间行进,渴了,就喝路边的溪水;饿了,就摘野果子充饥;困了,就在路边打个盹。就这样风餐露宿,走了3天3夜,翻过了拉尼那大山,终于到达了中国边境的吉太村。稍作休整后,回归的队伍又出发了,又翻越了无数座大山,趟过了无数条河流,走过了无数个村庄,十多天后,回归的队伍终于到达了察隅县城。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白玛绕登和大家一起欢呼起来。 那是胜利的欢呼,那是心灵的欢呼,那是半个世纪的回归的欢呼! 在白玛绕登回归之后,1986年,又有一批批人回归,据了解。目前,在察隅县竹瓦根镇的扎格、雄久、西托三个村,共有回归户35户、154人。 2006年,察隅县竹瓦根镇所有回归的人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从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有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007年,他们参加镇人大选举,选举产生了1名镇人大代表。图为白玛绕登向记者展示居民户口本。 白玛绕登回来后,扎格村分给了他8亩土地,给他盖了房子,并给他送来了粮食,温饱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这一切,让他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他也在心底默默地下定决心:现在改革开放了,我一定凭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不给政府添麻烦。 白玛绕登早出晚归,上山挖虫草,下地种田,日子越过越好。去年,政府安居工程补贴1.5万元,他家盖起了新房,与老房子相比,新房子既美观又气派,他还在新房子的屋檐下安上了一个大大的音响,他说,村民们来他家跳舞时,他就用这个音响放音乐。 现在,白玛绕登只呆在家做些农活,不出远门了,他家还有8头牲畜,同时种了些青稞、玉米、小麦。儿子买了一台东风车,在跑运输,加上挖虫草的收入,一家年收入有1万多元。 白玛绕登一个女儿也出嫁了,日子过得也不错。据了解,像白玛绕登女儿这样嫁给当地男青年的有6人。 “我们回来正赶上祖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我不仅亲眼见证了,也亲身感受了党的好政策。党和政府对我们太好了,给我们特殊关照,生病有医疗保险,两个孙子都在上学,日子越过越好,这都托党的福呀!” 白玛绕登高兴地说。 更让白玛绕登高兴的是,2006年,所有回归的人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从此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有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007年,他们参加镇人大选举,选举产生了1名镇人大代表。 竹瓦根镇党委书记杨兴富告诉记者,当地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回归户的生产和生活,回归户作为中国公民同其他村民一样享受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粮食补贴和全区减轻农牧民负担等各项优惠政策。 目前,回归户中共有12名适龄儿童就学,入学率达100%,新型农牧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2007年,回归户人均收入达2104.25元,人均现金收入1498元。截至2008年5月,竹瓦根镇共完成回归户农房改造21户,每户补贴1.5万元,比当地群众高3000元。 小资料:中国国籍的取得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中国人的近亲属;定居在中国的;有其它正当理由。 恢复中国国籍的对象:曾经具有过中国国籍的外籍华人或无国籍人(注:白玛绕登属于无国籍人)。在手续上,申请恢复中国国籍的填写《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申请表》。 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为当地市、县公安局,在国外为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审批,经批准的,由公安部发给证书。 无国籍人士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后,即为中国公民,享有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享受与其他中国公民同等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粮食补贴和全区减轻农牧民负担等各项政策。 评论:好政策的感召力 我常常想起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的一首歌《我的中国心》。那首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夜唱红大江南北的歌,那铿锵的旋律,至今仍激荡在我的血液里:“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那是一个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心,那是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深情眷念。 白玛绕登也是如此。就算身在异国他乡,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西藏的山山水水。 从背井离乡的父亲身上,从异国他乡的不幸遭遇,从寄人篱下的艰苦生活,他读懂什么是辛酸、什么是困苦、什么是无奈,但回归的火苗仍在心中燃烧,越烧越旺。 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白玛绕登下定了最后的回归决心。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迈开了发展的步伐,逐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政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一切,通过亲戚朋友口碑相传,使白玛绕登最终下定决心,抛弃一切,拖家带口,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这不仅是他父亲多年的愿望,也是他和乡亲们的共同心愿。回到祖国,回到故乡,那里才是真正的家园。 是党的好政策使白玛绕登在社会主义新西藏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回到察隅后,当地政府不仅分给他土地,还给他送来生产资料,给他盖了新房子,使他安居乐业。这一切,深深地刻在了白玛绕登的心里。2006年,他和所有回归的人又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从此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有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没有了民族歧视,没有了颠沛流离,没有了艰难困苦,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在白玛绕登的心头绽放。他的一句朴素的话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我们回来正赶上祖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我不仅亲眼见证了,也亲身感受了党的好政策。党和政府对我们太好了,给我们特殊关照,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这全托党的福呀!” 那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的肺腑之言,那是一个经历过他乡苦难的老人的切身体会。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西藏的今天,没有祖国的盛情接纳,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白玛绕登今天的幸福生活。 结束察隅采访时,我看见白玛绕登的眼里泪光盈盈,我相信,那泪光中有沧桑,也有幸福,但更多的是感激,对党的好政策的感激,对祖国的感激。 (责编:南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