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1:55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向秋老人今年68岁,看起来十分精神。出生在那曲巴青县的他,从小在牧区长大。听他讲着从前的故事,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在民主改革以前的旧西藏生活了18年的向秋,从小给牧主放牧,一干就是7、8年。“如果牲畜死了,就要赔。冬天里吃的是芫根,根本就吃不饱。在那个时候我们什么权利都没有,只有劳动的权利,生活相当苦”。 1959年,18岁的向秋到成都西南民族学院学习畜牧兽医,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向秋说,“当时参加工作,只是为了能吃饱穿暖,完全没有想到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当时,国家提倡毕业生去祖国最艰苦的、最需要的地方,向秋被分配到了阿里。他和同学们从成都到乌鲁木齐,坐了几天几夜的车,最后是骑马和骆驼才到的阿里。 “听说阿里是牧区,十分兴奋,我从小就生活在牧区,所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而且我学的是畜牧兽医,到牧区可以有所作为”。可是到阿里的时候,向秋却只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风沙弥漫。没有想象中的大草原,只是在河边看见点野草。 那时候,阿里生病的牛羊很多,但根本没有成药,只能靠他上山采药,再教给群众怎样使用。如果牲畜得了像口蹄疫这样的传染病,牛羊甚至会死去一半。“现在好了,国家投入了那么多的资金和精力,防治畜牧疫情,现在牛羊的生病率低多了。”向秋感慨的说。 问起向秋老人的晚年生活,他说,三个孩子都有比较稳定的工作,每人的工资基本上都在5000元左右。“我的晚年生活也相当丰富,每天除了做一些家里的事情,就是接送孙子上幼儿园,下午可以和老同事们一起在活动室打打牌搓搓麻什么的,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向秋老人的家里,除了有电脑、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这些家电,还有一辆刚买不久的轿车,真是样样齐全,应有尽有。向秋说:“现在最苦恼的就是过年,因为平时吃的和过年时并没什么区别。” (责编:曲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