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西藏经济社会发

2014-03-13 21:45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西藏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付书利 摄影:贡桑

  西藏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付书利日前接受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记者的采访,回答了有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的有关问题。内容如下:

  记者:您看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后的主要感受是什么?

  答:这是一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5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事实为根据,以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经济发展尤其是农牧区发展变化为主线,以近几年的发展现状为重点,以西藏人民的福祉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牧民的生活为标准,客观公正地阐述、分析和总结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报告。内容详实全面,特别是这一《报告》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概念,在注重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和强调了人类发展、公平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发展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记者:您认为在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年的时候发表这个蓝皮书的意义是什么?

  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报告》以大量的数字、图表生动地展现了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铁的事实更加有力地回击了达赖集团编造的各种谎言,用西藏50年的发展变化,深刻揭示了西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西藏的经济社会才能取得翻天覆地变化,西藏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真理。

  二是《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和强调了人类发展、公平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对我们发展改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实现更好发展、更快发展、更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记者: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西藏城乡发展仍然不平衡,城乡差距矛盾突出,它是发展西藏经济进程中面临的又一大挑战吗?当前经济运行中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有很多,您认为解决的方案和措施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答:城乡差别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西藏也同样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但这样的问题与内地省市城乡差距的形成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是内地的城乡差距在某种意义上与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城乡间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有关。而西藏则不同,不存在城市对农村经济的“挤占”,这一点要认识清楚。应该说自治区一直高度重视我区的城乡统筹发展,近年来,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发展加快。以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为龙头,切实改善乡村风貌,城乡统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同时,继续加大了对边境地区农牧区的投入,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兴边富民计划得到积极落实。虽然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政策、资金、精力全方位向农牧区、农牧民倾斜,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但是正如《报告》所分析的,目前西藏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是我们发展进程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更加重视城乡的统筹发展。

  当前西藏经济发展中除了城乡发展不平衡,还面临改善民生工作任务仍然繁重;受资金、能源、技术等瓶颈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强;发展所需人力资本不足;反分裂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和长期性,对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带来考验等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走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必须在大政方针政策上要和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在指导思想上,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指导思想;在发展道路上,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发展战略上,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突出培育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西藏特色的优势产业;在发展目的上,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主要举措上,结合我们发展改革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农牧民安居乐业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认真贯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新思路、新方法,不断丰富安居内涵,加大乐业力度,全面促进我区新农村建设和农牧区生产生活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积极抓住中央扩大内需保增长,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难得机遇,扎扎实实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的工作安排落到实处,把扩大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立足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破口,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是推进旅游产业深度建设,带动三产全面发展。从旅游规划、旅游管理、市场培育、产品开发、企业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落实好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积极调整旅游业发展的策略和思路。加大宣传和促销力度,重塑西藏旅游“安全、文明、健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大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紧紧围绕国家已经批复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加紧实施各项环境保护工程,保护好西藏的碧水蓝天。

  六是深化改革开放,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改善发展的软环境。

  记者:西藏经济当前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今年又将投入5亿元用于扶持特色农牧业发展,这对减贫、扶弱等以及协调特色农业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我们从这篇《报告》当中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西藏的经济增长受投资拉动影响显著。比如,从2003年到2008年的6年里,西藏固定资产投入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5%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多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近年来西藏的经济增长受投资拉动的影响愈发明显。同时,我区用于发展经济的绝大多数投入来自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内地较发达省市的支援。另外,我区的产业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各类企业和市场主体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

  我区产业建设的重点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而发展特色农牧业是其中一项重点领域。自治区安排的特色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将能够进一步带动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发展优质青稞、牦牛、绒山羊、藏猪、藏鸡等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林水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快建立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高原优质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人才培训基地的步伐,为广大农牧民创造更多的创业和就业的渠道,为农牧民的脱贫、增收创造稳固的基础和条件,也将为西藏的农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西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在经济政策上应该有什么样的倾斜?西藏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努力?

  答:西藏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要大力实施特色经济发展和优势资源转化战略。要从事关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高度,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和潜力,打造西藏高原品牌,加快发展特色经济,逐步形成以特色资源为基础、特色产品为核心、特色品牌为支撑的特色经济体系,形成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现代产业建设与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 我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西藏的环境保护任务很重,所需投入很大,国家在这方面给予我们大力倾斜,下一步还需要继续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前一段国务院已经批复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当前我区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要抓紧落实好这项规划。还要落实好西藏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实施薪柴替代工程和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依法落实项目建设和规划环评制度,严格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

  记者:西藏发展与全国的支援是什么关系?

  答: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的发展变化深刻地表明,西藏的发展离不开中央的关心和全国的支援。西藏是一个具有很大特殊性的地区,不仅有高海拔带来的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从封建农奴制跨越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相对薄弱的社会发展基础,与内地省份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如果仅仅依靠西藏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西藏只有大力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紧紧依靠国家的力量和全国人民支援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努力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落后状态,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更快发展、更大发展。

  记者:目前西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瓶颈是什么?您有怎样的前瞻性评价和预测?

  答:西藏当前的发展面临两大瓶颈和一大制约因素。两大瓶颈,一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我区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瓶颈。比如,全区仍有70多万农牧民用不上电,严重制约着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二是人力资本的提高还不能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所带来的瓶颈。正如《报告》当中分析的,2008年全国国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8.5年左右,而我区仅为6.3年。西藏每万人中接受高等和中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分别为94人和67人,远远低于全国平均的192人和198人。由于受到自身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不高的制约,我区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还有很大难度。一大制约因素,就是达赖集团的长期干扰破坏。2008年拉萨发生“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严重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尽管我区的发展面临一些制约和瓶颈,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势头。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6.0%、7.9%和12.4%。人均GDP达到13861元,增长9.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76元,增长13.9%。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目前,西藏自治区正在全面实施中央批准的《西藏自治区“十一五”规划项目方案》(即“180项目”),根据这一方案,“十一五”时期中央对西藏的投资将达到778.8亿元,共实施180个项目。自治区提出了今年内实现180个项目全部开工并完成120个的目标和任务,随着这些项目的建设、竣工和投入使用,西藏的发展瓶颈将得到进一步的缓解,自我发展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为保持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态势提供坚实的基础。

  从长期来看,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也十分美好。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藏的特殊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是一贯的、持续的,我区持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国家发展实力的重要支撑。二是国家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决定进一步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薄弱环节,消除瓶颈制约,为我区经济加快发展带来难得的新机遇。三是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没有改变我区发展的基本面,跨越式发展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更加牢固。四是民主改革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西藏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