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1:24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各位朋友、同学们,大家好!来到北大,心有感慨。20年前我做了两年北大的学生,从1988年到1990年,在北大中文系作家班读了两年书,是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当时我已经30几岁了,班上还有几位比我更大的。后来毕业时被视同为86级的中文系毕业生,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这是迄今为止我拿到的最高的学位。如果按照宗教界的术语叫做最高“果位”。实际上,我一直是北大的学生,学习从文学到社会学的多门学科,其中社会学包括人类学、民族学等,咱们北大的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国内的民族学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补充和完善、发展。他提出了“文化自觉”,倡导“三美一同”。“三美一同”就是教导我们在看待其他民族文化的时候,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还把中华民族界定为“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这些理论对我们很有指导意义。这一系列的论述与倡导,我觉得不仅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还是一种理想境界,更是指导我们的行为准则。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西藏文化网在北大举办的“西藏文化讲堂”的系列讲座,就是一种实践。我多少年的写作也是一种实践。所以首次走上北大的讲坛,感觉有多重意义。 今天,我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题目,作为走进北大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我想给大家一个宏观的论述,从一个宏大的角度给出一个轮廓,也就是从自然地理到文化地理做一个概述,以达到总结的目的。这个题目很大,很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不是专家学者,确实是这样,我长期以来是个老编辑,也是个文学工作者,凡是涉及西藏各个领域、方方面面的,我都采访过、涉笔过。所以,我在讲这个宏大的题目的时候,有一些底气和发言权。因为讲座的时间有限,我不可能一一道来,只能是相对概括,同时也请大家允许我发挥一下。 关于西藏的自然地理,我在“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书里有过介绍。对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进行科考的历程和成果,做了记录,对于青藏高原数以亿万年计的形成演化的过程,做了描述。现在,截取一个片段,来大致说明这个过程。 这个图片(图1)是古生物学家沙博士提供的。他的本意是要讲牡蛎中已经灭绝了的这一种,在1亿5千万年前从南美的智利,沿着古太平洋的洋流进行环球旅行,最后固化在藏北高原,也就是现在的唐古拉山,作为化石遗存下来。这是沙博士的本意。现在,我借助这幅图片,给大家展示一下在1亿5千万年前青藏高原尚未形成的状况:藏南包括拉萨,与藏北,包括藏东隔海相望的图景。藏北和藏东都是率先脱海成陆的。在此前的岁月都是来自南半球的板块向北推移,专家测量的速度是每年大概10厘米的速度。直到4千万年前,两块大陆发生碰撞,这是一个比较辉煌的时刻。在4千万年前,古特提斯的海水向西退却,最终它的遗迹成为现在的地中海。
当然,在很遥远的地质年代发生的故事与现在的人类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我在这里是为了说明这些图片是很少见的。在10多年前,我采访了沙博士,当时他讲的“牡蛎环球旅游”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去年底,在青藏高原研究会开年会的时候,我介绍我的新书“风化成典”要出版了,在开篇部分“自新大陆”,讲述了自然地理的背景,要把青藏高原的生成演化过程高度的浓缩,沙博士就提供了这些资料,当时我是如获至宝。 在4千万年前,欧亚大陆和印度板块碰撞以后,青藏高原历经三次隆起、两次夷平的过程。现在,我们正处在第三次强烈的隆升过程中,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青藏高原。这幅图片(图2)是在卫星上拍的青藏高原图片。有很多这样的图片,我觉得这张是最漂亮的。从自然科学家到经济学家,他们把青藏高原的地理地貌分成若干类型,但是从我们一般人看来,它大致分成两大块。一个是高原夷平面,以藏北高原为代表。它的特点是相对平坦,景色也相对单调。在被称为边缘破碎带的地方,是活跃的地块。它的表现是全方位的:地下是剧烈的地质活动,像汶川大地震就是发生在高原的边缘地带。在地面上,它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高山深谷,大江大河,其中三江并流就发生在横断山脉:从迪庆丽江一带几十公里的宽度,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这是个奇观。未来我们去旅游的话,可以观察这些自然界壮丽的景象。其中最丰富多彩的是植被的类型。当年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征镒先生在藏东南的森林中度过了他的六十岁生日。当时,他就坐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山顶上——就是图片上的这个位置,俯瞰垂直高度几十公里的距离,囊括了北半球7个自然气候带的所有植被类型,他就说,全世界的植物学家都应到这里来。从高山冰雪带、荒漠草甸地带,慢慢的进入灌木,针叶林,阔叶林以及(之间的)针阔叶混交林,最后进入到山下的山地热带。在这里,我国的很多植物学家像徐凤翔、李渤生等都进行过考察,并写了很多很好的专著。
不同族别的人群也是垂直分布的。在30多年前进藏的时候,当时的行政领导是天宝,他在欢迎大会上的一句发言,我一直记忆深刻,并且在处处验证:他说“哪里有牦牛,哪里就有藏族”。根据我多年的研究发现,牦牛和藏族确实是相伴而生,在海拔3000米以下,不会有牦牛。果然,在3000米以下居住着其他少数民族。像在藏东南地带珞巴族、门巴族,察隅则有內耍瑑人也建立了一个新村,我在2006年去过那里。在喜马拉雅西侧还有夏尔巴人。我曾采访兰州大学的博导方晓敏,他在甘南做土壤刨面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人文景观的现象:在同一座山上,高山牧场的山顶上,居住的是藏族的牧民;山下山谷农田居住的是汉族的农民;中间的部分是经商的回族。也就是说,居住的位置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后来,我看到其他地区的调查报告,四川也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未来大家或旅游或考察,都可以看看这些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我觉得是环境造就了族群,当然不能排除历史的传统。实际上,近些年的跨学科的交流很能启发思路、开阔视野。 青藏高原被称为千山之巅,万水之源,是亚洲的水塔。丰富的冰川资源给亚洲提供了巨大的水源。自从人类有文明以来,这些大江大河养育了古代印度的文明,古代中国的文明。这幅图片(图3)也是科学家提供的,是利用原始数据绘制的,相对比较准确。那好,我们看图片右侧,这是黄河,这是长江的上游,是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等等。这是澜沧江,它流到东南亚是湄公河;怒江流到国外是萨尔温江;这个比较长的是雅鲁藏布江,流出去是布拉马普特拉河。
再看看上面的部分,这是阿里。在阿里地区发源的几条河流象泉河、狮泉河、孔雀河,都流到国外,成为印度河、恒河的上游的支流,参与了古代文明的创造。在我们说起青藏高原、唱起青藏高原的时候,谈到我们对青藏高原向往之情的时候,我们会说出很多很多理由,但是在我们心中有一种潜在的情结存在,它就是对生命之源、文明之源的根与本的向往。 刚才讲到作为自然环境背景的一些思考,使我想起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谈到,为什么中国从能够追溯的历史,也就是夏商以来,是大一统的观念,有何依据。他谈到了三个因素:黄土、黄河、季风雨。这是自然因素的考量。我也觉得这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当然,这个结论写的时间较早,没有考虑长江,从现在的角度看应该加上长江。我觉得长江黄河流贯中国,三面环山,一面靠海,这样的一个地理环境,规定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决定了它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农业为主的方式,以及决定了它的根本的历史走向。当然,这是总结历史。我在写完《风化成典》以后,把西藏历史上下几千年做了系统的梳理,和中原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和联系,我觉得中华民族确实要团结一致,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才能把发展成本降到最低,把利益最大化。 在谈到人类走向高原之前,在自然地理方面,我再补充几个数据。 第一个数据是珠峰的年龄。中科院的科学家在70年代末的时候,展开了一次对青藏高原进行自然科学考察的行动,这次行动还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众多高等学府的相关研究机构,总共有上千人参加。珠峰的高度以前是8848.13米,现在是8844.43米。珠峰的年龄是通过同位素测量,最后核定是5亿年。这是根据珠峰的沉积层、化石层核定的。它是从南半球漂移过来的。而拉萨的地质年龄就非常年轻了,也就四五千万年,为什么呢?因为拉萨在俯冲过来的时候,它是插到古老的地层下边,然后重新高温熔化,形成岩浆,最后固化成花岗岩,几乎看不到化石。在藏东,刚才看到的那张图,在一亿五千万年前,露出海面,当时昌都是恐龙的世界,所以在此发现了很多恐龙的化石。藏北也是,在两亿年的时候,已经脱海成陆,可以看到在华南生长的植物的化石。直到现在,印度板块还在向北推移,拉萨在几千万年以来,它的纬度已经向北漂移了14个纬度带。青藏高原自形成以来,南北缩短了一千公里。 再一组数据就是,青藏高原一般来讲,它的面积是250万平方公里;人口上千万;藏族四五百万,其中西藏自治区的藏族有两百六七十万,周边藏区的藏族多一些;世居青藏高原的民族大概有二三十个,但我没有查到确切的数据。 人类从什么时候出现在青藏高原的?四川大学考古学家李永宪教授给我的《风化成典》这本书特意绘制了石器遗存图(图4)。红色的是旧石器,黄色的是新石器的地点,蓝色的是新石器的遗址、村落。
原来我就注意到,青藏高原有一个特别的现象:连几万年前的旧石器都是裸露在地表上。我曾经请教过科学家,为什么它们都没有地层,而是裸露在地表呢?科学家介绍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地势高拔,风也很大,地表存不住什么,包括新石器也是在非常浅的地层之下。没有地层,当时我不敢肯定你们说的三五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后来还是专门研究古气候学的湖泊专家跟我说,可以确定无疑的是,距今三万年到五万年之间,青藏高原的气候非常非常温暖,就像全新世一万年以来,就像现在这样的一个温暖气候。所以那个时候,人类活动是完全可能的。 到了新石器时代,它的特点就是定居。我们看到,现在的新石器遗址,比较密集的区域,是在三江流域,在雅鲁藏布,在拉萨河畔。江河和人类文明的关系现在也是常识了。新石器时代发掘的最早的是昌都的卡若遗址。它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一个遗址。这幅图片(图5—图6)是它的遗址所在地,现在是昌都水泥厂。上世纪70年代,也就是在昌都水泥厂建厂挖地基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陶罐(图)、骨器,报告给了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管会马上又从四川大学请来了童恩正先生带队的考古队,然后进行了发掘,这是当时非常大的一个轰动性的事件。2002年,四川大学对昌都卡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这个边上是澜沧江,这条公路是(昌都)机场公路。这些是2002年发掘的一些骨器、角器,这个是鹿角。这个是岩羊的角做的工具。这是骨针(图7),很精细的。(卡若遗址)它的一个标志就是双体陶罐(图8)。卡若遗址出土的农作物是旱作的粟米文化。黄河流域的,小米、谷物。但是后来发掘的拉萨河谷曲贡遗址,还有雅鲁藏布两岸发掘的那些遗址,两、三千年前,已经有了麦类作物,麦类作物的出现意味着农耕技术的进步,灌溉农业出现了。高产,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吐蕃的前身雅隆部落,它在山南,雅鲁藏布江南岸,它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利用小麦养活了更多的人,然后开始了扩张的步伐。到了松赞干布时期,正式定都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
在进入文化地理之前,有关的历史地理或者传统地理,我简要地介绍一下(图9-图10)。吐蕃的前身雅隆部落是在雅鲁藏布江之南。从松赞干布的祖父辈开始扩张,所以松赞干布是在拉萨附近墨竹工卡县出生的。在松赞干布一生的业绩中,他征服吐谷浑:吐谷浑建国很早,在公元三百多年,是来自东北的鲜卑族。他们游牧到了这个地方,正式立国。后来隋朝也打它,它投靠了唐朝,但是它最终被松赞干布灭掉了。他向西征服了象雄:象雄在汉文史料中是羊同。象雄建国也是比较早的,汉文史料记载,早在文成公主嫁往吐蕃之前的几年,羊同还派了使者到长安。很了不起,因为西藏的本土宗教是苯教,据说就是从这里传播而来。松赞干布的业绩还有就是创制了藏文,形成了藏族,迎娶了文成公主,跟唐朝建立了联系。
把疆土最大化的是晚他几代的赤松德赞(图11)。在赤松德赞出生之际,吐蕃的疆土有那么大。这是河西走廊,这是敦煌这一带。一直到这全部是唐朝的地盘。这个是突厥。唐朝那个时候挺大,但是经过赤松德赞一生的文治武功,他把吐蕃疆土最大化,把敦煌给占领了。实际统治了敦煌六七十年,782年到848年。这是吐蕃疆土最大化时,公元820年的地图:唐蕃和好了,和盟了,不再打仗了。但是两家都气数已尽,不久都相继衰亡。
吐蕃解体以后,到元朝真正纳入中央的行政管理,有三四百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段西藏没有统一的政权,是各地豪强割据的局面。但是藏传佛教在此期间发展起来,这三四百年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黄金时段。他们对于周边相安无事。这个时候中原地带烽火连天,群雄并起。从北宋、南宋,到辽、金、西夏,南边还有个大理,北边有蒙古,正在崛起。西藏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告别了它两三百年的金戈铁马的生涯,以武力称雄的时代,它进入“闭修”。最后元朝忽必烈时期把西藏列入了行政管理。元朝的划分(图12),学术界评价是非常高的,它是承前启后的一个划分,既照顾了传统地理,又照顾了文化地理。它的划分是把整个藏族聚居区一分为三,以北是安多,以南是康巴,所以在讲到传统地理的时候,到西藏旅游,你可以问到一些藏族,他们不说他们是哪个地区的人,他经常会说:我是前藏的人,我是后藏的人,或者说我是康巴人,我是安多人。给大家讲一个常识,四川藏族包括西藏的昌都、包括青海的玉树,他们是康巴地区,包括云南迪庆;安多就是甘青。西藏比较复杂,一会儿我专门讲一下。西藏有一句俗话,康巴的人,安多的马,卫藏的宗教。这就是他们对三大历史地理主要特征的概括。大家都知道康巴人有很多很多传说,包括希特勒二战期间派来两拨人,寻找所谓日耳曼优秀的族源。很多都是笑谈,但是也确有其事。康巴的人,男子很彪悍,女子很漂亮。安多的马,是茶马古道、茶马互易等。青海出青海骢,青海湖畔的良种马。还有甘肃的河曲马,都传说是汗血宝马,说明了它是牧区。但是我觉得,安多出学者,我们藏研中心一批藏族学者是青海的,青海的文化力量还是很强的。
卫藏的宗教,它是宗教的中心。元朝的大致划分把原来的吐蕃故地划分为三个宣卫使司,他们是平行的单位,他们都归宣政院管,原来叫总制院,后来由宣政院管辖。明朝对西藏的管理是最松散的,它采取了因袭故元、多封众建、分而治之这种执政方略。他封了三大法王,五个王都有行政的管理,很尊重当地传统的权威,属于因势利导。五大王包括阐教王、阐化王、辅教王等,他们是因俗而治,管理松散。清朝管理的是最最严密的,而且清朝的划分,接近现代地图了,周边也都是行省,或者说,现代的行政区划,就是从这来的。清朝划界发生了很多故事,从康熙到乾隆,管辖西藏很有力度,恩威并重。在划界的方面也是几百年来有变动,(昌都一带)划到过四川,划到过西藏。但是最终确定的就是我们今天的行政地图,从那时开始有了历史延续性。 从前的时候,我在西藏走得很多,在西藏27年,七个地市,反反复复都走过了,我觉得西藏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已经相当的丰富。但是有一些周边地区的人对我说,你去周边看看,那里还要丰富多彩。在多民族混居的地方文化也互相影响,形成了一种非常非常绮丽的景观。当时我还没有概念,后来还是走出去了,到了云南的藏区,到了四川的藏区,到了青海,我觉得这种文化的交融、碰撞,撞击出十分绚丽的光彩。 下面我们讲文化地理,这是现在西藏自治区的地图(图13),这个地图充分反映了刚才概括过的西藏自然,它分了七个地市。这七个地市的划分也充分体现着我们刚才概括的自然地理、历史,就是传统地理。我们先来宏观的划分一下,从历史上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日喀则后藏的年楚河,这一江两河交汇的地区,是从历史到现在西藏的中心。可以看到这里的地名、城镇非常非常密集。所谓前后藏的中心基本上就是这一块。像拉萨市、泽当、山南它是前藏,日喀则、仲巴这些都是后藏。前后藏的划分是从北面纳木错开始。我到班戈县去,班戈县的人就说,我们这原先是班禅大师的牧场,当时他们向班禅、向后藏交税交酥油。南边从岗巴拉山,以前我们从拉萨到日喀则经常是走南线,后来才沿着雅鲁藏布江的中线走;如果你要去江孜可以走羊卓雍湖,那有一个很大的电站,湖非常漂亮,旁边就是岗巴拉山,岗巴拉山的东西是前后藏的分界。前后藏的故事从历史上到现在,发生了很多很多。藏北的首府那曲,它属于(藏北高原)边缘。因为这条线现在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过去是唐蕃古道,他们都要经过这里,算是一个重镇,所以它的首府设在这里。实际上它管辖的更多是属于藏北高原,包括了(阿里的)措勤、日土、改则。它们也有很多地名,但是这里有地名无人,属于大片的无人区,包括青海可可西里都是这样。划分在那曲地区有几个县不是属于藏北高原,而是藏北高原与横断山脉过渡的巴青、索县等。这些地方与横断山脉的地形地貌接近,同时也是往藏北高原过渡的自然景观。
现在讲两个特别的历史故事,一个是林芝地区。林芝地区有一个变迁的过程。在西藏和平解放后,我们政府曾经在林芝设立了一个塔工地区,说明它还是在历史上有特殊之处的,但是后来又取消了。取消之后基本划归为拉萨市管。波密县、察隅县则划分到昌都。林芝现在也通航了,很多人到西藏都会去林芝旅游。林芝的风光是最为秀丽、最为美妙的一个地方,但它不是代表青藏高原。人们把它称为“西藏的江南”,说明林芝十分秀美。它历史上也有一个很特殊的时段,在吐蕃尚未建立还是雅隆部落的时候,大概是两千年前,它的王被人篡权,王子们流放到林芝地区。林芝从两千年前作为流放地一直到上个世纪,西藏地方政府还是把我们认为最美妙的林芝作为流放地。因为是高原民族,他们觉得阳光灿烂气候干燥是非常吉祥的,有益健康的,比较潮湿的地方则认为对身体不好作为流放地。后来他们又复辟了,其中有一个王子的兄弟就在此当了土王,两千年的统治一直是工布王和波密王,一直到1927年的时候才被西藏地方政府消灭了最后一个波密王。后来成立了一个专区,又取消了。最后80年代把林芝地区给恢复了,八一镇是它的首府(图14)。
我要隆重推出的是阿里地区,是古象雄、古格的所在地,它要比吐蕃崛起得早,因为有学者研究说它是在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上,现代的考古发掘还是发现了很多东西,是考古学家最注重的一个地方。象雄即使是被吐蕃征服了,但也许是有距离的原因,也许是吐蕃对它很敬畏,让它享有一些特权,比如说把吐蕃疆土最大化的赤松德赞,倡导佛教、打压苯教,颁布的禁苯令中归定,只有象雄可以保留苯教的仪式,进行一些苯教的活动,其他地方都不准。在吐蕃解体以后,又有吐蕃王室后裔流落到阿里,建立了古格王国,现在到阿里去旅游,古格王城遗址是必去的重要的景点。阿里还有很多很多故事,比如被外来的人侵占,又被收复。我们进藏的时候,虽然它的行政版图在西藏,但是管理在新疆,比如说阿里的人大代表开会,要到新疆去,阿里的干部,新疆派遣,它的边防是南疆军区管辖,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重新交给西藏。于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拉萨形成了阿里热。我们的新闻记者,搞文学的、搞艺术的、还有搞学术的,都纷纷奔赴阿里。1990年我去了,写了一本《西行阿里》,用了很多翻译的藏文没发表的材料,到现在还是有价值的。所以这是我力推的一个地方。好多人问我,到西藏旅游应该到哪些景点,我说一般就跟着旅行团的安排就可以了,不过它有可能安排的你会不满意,如果有条件,还是推荐去阿里,真正的高原风貌,而且那种古史之地的感觉是非常强烈的(图15)。每年夏天,四川大学考古系,还有陕西的考古研究院,他们每年都要去阿里,不断发现一些古格时代的,甚至象雄时代的遗址,一些洞窟。有很多学术界讨论的问题,比如说象雄的都城在哪里,好多业余爱好者也去拍了很多东西。阿里很难去,我1990年去的时候,从拉萨出发,丰田越野车走了三天半。但是它明年就要通航了。对此,我很忧虑。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人,有很多的洞窟,还有文物的保护是有一定问题的。
我们把这几个大的地区,大致的介绍了一下,从文化地理上讲,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它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大家会想到西藏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我们对西藏所了解的,差异真的太大了。可以分为农、牧两大翅膀,这个图片是山南(图16),吐蕃的发源地雅隆河谷,农田。这个是藏北无人区(图17),这是80年代拍的,它是荒漠半荒漠地带。有很多寸草不生的地方,很多地方草也很稀疏,长的也很矮小,自然景观差别比较大。这是横断山脉,我们如果走318国道,沿着青藏公路进藏,这就是在路边上拍的,经常能拍到类似的高山深谷间一个洪积扇就盖起房子,住起人,小片的农田开起来,所以康巴人有经商的传统,也是跟它的自然环境有关系的。放牧的,我只有到昌都的乡村听说过,他们统计说摔死了多少头牛,其他地方都说狼吃了多少,或者生病多少,只有昌都是说摔死了多少牛,它那里的山非常陡,这是它的一个特点,农牧都很不容易,所以它有经商传统。阿里是非常辽阔的,我1990年去的时候,阿里的数据,是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6万人,平均每5平方公里1个人。阿里的歌舞比较古老,民俗,还有服饰也很引人注目,非常有古风(图18)。从象雄以来,保持着一种生活风貌。这是骄傲的康巴人;周边农区的人穿藏装、皮袍上面有布面,牧区一般是光板皮袄。这两张图片是画家李小可又把它加工了(图19-图20),电脑设计,用各种色彩、几十道工具做成丝网版画,弄出的效果。去年让我去看他们的新作,看到这幅画非常有震撼力,这是版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流通”起来。所以我就感慨,藏族在高寒地带无意之间就成为了世界装饰,成为了现代生活的装饰和点缀。他们穿藏装非常敦实,就像一口座钟,很稳重,他们随便一个造型,就是一组非常好的群雕。
因为农牧差异比较大,原来我在山东长大,我没有见过牧民,所以我去西藏,最早就积极的奔向藏北高原,观察藏族牧民的生活。我发现他们的传统生活现在变化非常大,传统的生活里,他们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他们所需要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外来的材料并不是说很多。我统计了一下,当然锅碗瓢盆现在都是外来的,原来都有代用品,木碗之类的,搭帐篷杆子需要外来的材料,缝衣服的针。饮食方面,茶叶,那是必备的,一天都不能少的。我看他们的黑色帐篷,是用牦牛毛编织的,用10头牦牛的裙毛,长可及地,来编一顶帐篷。牦牛毛的帐篷,冬暖夏凉,防雨雪,本身有油脂,它不会透水,挡风,都是非常好的。我们看到固定帐篷的绳子,也是羊毛编织,固定帐篷的橛子是羚羊的角,长长的,尖尖的,弄断制成。我在牧民的帐篷里切菜,菜板是野牦牛的头皮,好几寸厚,几辈子都用不坏的,非常结实。这是80年代拍的,他们家已经接近无人区了,岗嘎老人,当年野生动物保护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他背着叉子枪(图21),在西藏的安多县,最边远的地方,他们经常跟青海的牧民争夺草场,发生纠纷。据说他们很勇敢,最后一次,大概是三、四十年代他们打赢了,很骄傲。我看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衣服都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我仔细看了他们的皮袍,有很多功能,比如说一个成年人穿上一件藏装,可以使用大半辈子。天冷的时候,我看他们的空袖子在那儿甩,把手抽出来放在怀里取暖。干活的时候,或者天气稍微热一点,他经常是裸露一个膀子的,活动方便;天气再热的时候,他们就把两只手都拿出来了,然后把袖子一扎,一耸,走路也方便。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抖出来,把腿圈起来,脑袋也缩到那,不管是风餐露宿的野外,既当被子也当褥子。当然还有一个特别功能,80年代,我们到藏北到区公所都没有厕所,也当厕所。我记得我进藏不久,有西藏一个领导人在大会上讲话,藏装为什么这么长,能不能改良一下啊,弄短一些。我觉得这是几千年的适应,最合适的,弄短也不好看。
当年牧民生活中,对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一个是驮盐,一个是盐粮交换、农牧交换。但是现在都很难看到了。80年代我采访的时候还有好多人去盐湖驮盐。因为藏北高原仅仅在7000年前还是高湖面时期,好多湖泊都上万平方公里,像藏北奇林错,曾有上万平方公里,但是气候迅速干燥、暖化,蒸发量非常大,这些湖泊迅速咸水化,就成为盐湖(图22)。正好给牧民提供了资源,他们在每年的春夏之交,赶上驮队去盐湖驮盐。秋天秋收以后,他们就驮上这些盐、驮上畜产品到农区去,去换青稞、换粮食。根据路程的远近,他们往返的时间有时候最长可达两三个月。驮盐可能是他们很久以来的生产方式,他们创造了一个驮盐文化,一系列的仪式、禁忌、歌谣,从离开家乡上路、到达湖边,怎么挖盐,装好了盐离开之前,有什么仪式,唱什么歌,非常有意思,有人专门整理成一本书。相比起来,驮盐的路程是非常艰辛的,大致牛还是比较幸运的(图23)。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去往纳木湖途中,碰到一支八百只羊子的驮盐队,羊子驮盐都是小小的袋子,羊毛编的袋子,能装七八斤,但是它们没有牛那么幸运。牛还能每天晚上卸驮子,它们只能白天晚上驮着,懒得给他们卸吧。一走一两个月,背上的毛磨秃了,背上的肉磨烂了。当时这个角度,没有更高的角度,拍的也不好。但是现在再也看不到了,还有人在运盐,但是都用汽车了。农区和牧区很多文化现象和精神生活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当然藏传佛教是普遍信仰的,但是在牧区,传统生活、精神生活里他们神山、圣湖的崇拜这是一项;第二,他们的文化娱乐就是格萨尔说唱,这是他们比较突出的两点。牧区的人除了崇拜西藏共同信仰的一些大的神山以外,他们每一个部落,都有各自的保护神山,大家有机会可以考察一下。格萨尔说唱艺术在牧区是最盛行的,农区有藏戏,牧区没有。因为藏戏需要群体演员,一个群体,然后要很多观众,牧区高度分散,所以这也是它们的区别。
当年牧民生活中,对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一个是驮盐,一个是盐粮交换、农牧交换。但是现在都很难看到了。80年代我采访的时候还有好多人去盐湖驮盐。因为藏北高原仅仅在7000年前还是高湖面时期,好多湖泊都上万平方公里,像藏北奇林错,曾有上万平方公里,但是气候迅速干燥、暖化,蒸发量非常大,这些湖泊迅速咸水化,就成为盐湖。正好给牧民提供了资源,他们在每年的春夏之交,赶上驮队去盐湖驮盐。秋天秋收以后,他们就驮上这些盐、驮上畜产品到农区去,去换青稞、换粮食。根据路程的远近,他们往返的时间有时候最长可达两三个月。驮盐可能是他们很久以来的生产方式,他们创造了一个驮盐文化,一系列的仪式、禁忌、歌谣,从离开家乡上路、到达湖边,怎么挖盐,装好了盐离开之前,有什么仪式,唱什么歌,非常有意思,有人专门整理成一本书。相比起来,驮盐的路程是非常艰辛的,大致牛还是比较幸运的。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去往纳木湖途中,碰到一支八百只羊子的驮盐队,羊子驮盐都是小小的袋子,羊毛编的袋子,能装七八斤,但是它们没有牛那么幸运。牛还能每天晚上卸驮子,它们只能白天晚上驮着,懒得给他们卸吧。一走一两个月,背上的毛磨秃了,背上的肉磨烂了。当时这个角度,没有更高的角度,拍的也不好(图24)。但是现在再也看不到了,还有人在运盐,但是都用汽车了。农区和牧区很多文化现象和精神生活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当然藏传佛教是普遍信仰的,但是在牧区,传统生活、精神生活里他们神山、圣湖的崇拜这是一项;第二,他们的文化娱乐就是格萨尔说唱,这是他们比较突出的两点。牧区的人除了崇拜西藏共同信仰的一些大的神山以外,他们每一个部落,都有各自的保护神山,大家有机会可以考察一下。格萨尔说唱艺术在牧区是最盛行的,农区有藏戏,牧区没有。因为藏戏需要群体演员,一个群体,然后要很多观众,牧区高度分散,所以这也是它们的区别。
我在1992年集中了全年时间采访了拉萨和山南最典型的农村,我每到一个地方每到一个村庄就问他们的基本情况,问他们人口有多少,牲畜有多少,产量怎么样啊,接着就进入神谱访问,你们在当地信仰什么保护神,有哪几种类型,哪些层次,都一一记录,所以我觉得比较全面了。如果说我不是专家,不专业,至少在民间文化上知道的现象是最多的。同时1992年那年在西藏是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但是我恰好就是在92年访问到了几个降神的人。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后来一直在跟领导和有关方面说,民间的东西是无害的,不要人为的去禁止它,让它自行消亡,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所以我就用这个场景,来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西藏的交融、撞击、参与、互相渗透。这个是拉萨附近曲水县一个村庄的降神者(图25),当年23岁,一个女孩子,她降的神是念青唐古拉大神,最高的。她那天降的神是念青唐古拉大神手下的“助理”伦布。念青唐古拉大神在《格萨尔传》里面是一个法力很大的神,同时医术很高。所以她降神一个重要的职能是为人治病,还有心理咨询。我们就看她在那咨询,这一位女士(图26),她说她老心口痛,吃药也不管用,请神灵指示,应该怎么办。然后降神者就代神灵发言,就说你是心理上的问题,你拿了别人的东西,你要把东西还给人家。然后你回去祭拜你的保护神,地方保护神。实在不好的话,你到医院去。
最典型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交融的最有意思的现象,在藏北我采访到的,他一方面在输液,相信现代医学,一方面让僧人念经,双管齐下,“双保险”。我觉得这个是最最典型的。这个人来咨询(图27),这是个康巴人,他住在澎波,说几年前他山南的朋友借了他两千元,92年两千元还是挺多的钱;他说这个人老说还老不还,我想请教一下,我是去要,还是等他来还。这个属于心理咨询。神灵就在那测算,她说你还是去要,不然他不会主动还。你还要尽快去要,不然呢,他会有些变故发生,比如说这个人生命有危险啊,他要是出了问题,你再也要不回来了。然后她突然冒出一句——经常是妙语连珠,然后接着就说一句:朋友总是笑嘻嘻把你给骗了。所以一般降神的人可不要轻易说人家装神弄鬼啊,他确实有一些很好的准备,包括以前很多人,又懂气象,又懂医学。他就是借助一些形式。是他在发言,他在代神灵发言。这个是尼木县一个人(图28),他是替一个病人来看病,那个病人发烧来不了,我来替他求药。结果神灵就很不高兴,说了一番话,训斥他的话,但是我觉得是说给在场的我们听的,敲山震虎:不要过了山忘了路,过了河拆了桥,得不到的时候怎么样,得到了又怎么样。至少我觉得有点心虚吧,所以我从此再也不说他们降神的人的坏话。我只是从正面理解人家。还有个镜头没拍上。她在降神状态嘛,就说“白头发的人过来”,当时陪着我们去的是县干部,藏族,头发白白的。白头发的就赶紧上前听令,她就说“你在政府工作,要好好的工作。我们是藏族,要搞好民族团结”,再有一个就是正在搞社教运动嘛,说“今天的事情,你们不能对主人家有伤害,你们做了什么其他人不知道,我们护法神是知道的”,威胁要是打击家里主人,护法神要找他们算账。实际上我觉得这些都非常有意思,然后说“还有没有人有什么问题,没有的话,我就走啦”,几个大幅度动作以后,就走了(图29)。她换了衣服就出来,跟我们说“我家的电视机收不到信号,请你们帮着看看,是不是哪儿坏了?”后来我们技术人员一看,不是他们电视机有问题,接收转播的设备没有到达那里,正好有个山脚,挡住了拉萨的信号,跟她讲了是设备的问题。
时间不多,我简单讲一下,2000年我到拉萨河南岸乡村去过藏历年,参与了他们全部的从送鬼开始的程序(图30),是个观众,也像个演员。而且在这个场合比较典型的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乡村也在改变,传统文化还在形式上持续,但是敬神的时候,撒糌粑的时候,我们全部笑场(图31)。为什么大家都笑起来了呢?因为传统仪式还在进行,但是心已经不是传统的心啦。大家觉得挺好玩哈,游戏,还装模做样的在那儿敬神。拿着糌粑,嗦嗦嗦,要撒上去,神胜利了,向神致敬,或者是请神祝福,祝福神,请神保佑我们,就是这个意思。大家都哄笑起来,这个场景比较典型的就是,我们那天初三插经幡嘛,经幡插上去了,是在电视天线上。恰巧就是这样一个标志性的时代的标志。
2006年我去林芝地区采访珞巴族最大的最有名的一个女巫亚崩(图32),她的女儿亚依是我的好朋友,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原来是舞蹈演员,后来就当编导啦。我去采访她就有两个问题请教:珞巴族的创世神话,珞巴族传统认为的人的灵魂的去向。前一个问题呢,创世神话,老人家一开口就把我震住了:“世界上本来一无所有,直到天和地结了婚。”噢,我就觉得很震啊。然后她说,“天和地结婚以后,生下了人、猴子和老虎三兄弟,后来因为他们差异太大,就都各奔前程。”但是直到现在呢,珞巴族还有很多人和老虎是兄弟的一些说法,和一些故事,都很动人的。然后讲到灵魂的去处,在北大特别要讲一下,这些年来,每年都有大学生怎么样自杀的事。从传统上从历史上讲,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都不会鼓励自杀,都有相当严厉的惩处和恐吓。她讲人的灵魂的去处,可能跟我们最早的观念还比较接近,不是佛教传来以后,不是生死轮回。死后的灵魂有三个去处:上天,入地,在人间。听着上天很好,其实不好。上天都是非正常死亡的人,战争、打架斗殴,流血牺牲啊,他要上天,作为补偿。在天上的生活很好,但他总是要返回人间寻仇,就变成像吸血鬼那样的,非常不好的。正常死亡,因老因病死亡的,他就进入地下,其实是另一个世界。阴间,异度空间啊,死亡者的家乡啊,就和他们死去的亲人团聚,他生前养的家禽家畜也跟他团聚,这是最好的归宿。在人间,是不好之最,是自杀死亡的人。如果是投水自杀的,它就永远生活在水中,浑身长满了鳞片,像鱼一样,但它又不是鱼,和鱼也不能交流。上吊自杀的要在山林里游荡,像猫头鹰一样的。它们都非常的孤独,它们看得见人,人看不见它们,无法交流,永远的孤魂野鬼。多年来我也注意搜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中对待自杀死亡也是极其严厉的,最轻的是500年不许投生,500世不许投生,最严重是说自杀者直坠十八层地狱最下面一层,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是无间道。 今天在北大很神圣的科学的讲堂讲这些好像是迷信,实际上就是说明,在人类从出现,生存发展至今,我们创造了很多的成果,逾越了很多难以逾越的艰难困苦。现在要从励志的角度去讲,但是从我们传统智慧看,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延续到现在,就是因为有那么多几千年所倡导的,所禁忌的。我希望,当然现在说了他们也不信,这种威胁无效。我们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敬畏历史,敬畏自然。我就说到这,谢谢大家!
(责编:小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