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解读西藏政府工作报告之“三农”篇:让农牧民得

2014-03-13 20:43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让农牧民得实惠——解读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之“三农”篇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力争完成“八个基本解决”,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这一项项民生工作,凸显出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

    政策一:确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

    解读:让农牧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资料图片:2008年1月5日,西藏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农民平措在炒青稞。据了解,2007年西藏粮食总产量达到94万吨以上,比上一年增长2%左右,以青稞、小麦为主的高原粮食作物连续20年获得丰收。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0年,我区将巩固和完善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强化组织引导,积极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继续发挥政策增收作用,抓住农牧业内部增收这个根本,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另外,坚持农外结合,多业并举,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培育劳务经济,积极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力争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

    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普穷说,2009年,我们按照“打牢一个基础、转好两个轮子、搭建一个平台”的工作要求,通过农牧业增产增效、特色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科技推广、加大信贷投入和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多项措施,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完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9元,增长13%,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农牧民增收工作必将取得长足进步。

    政策二: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解读:让农牧民享受更多优惠

    普穷说,2009年,对我区广大农牧民来说是幸福的一年,全年累计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化肥补贴、牲畜出栏补贴等各项补贴2.13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全年涉农信贷余额51亿元;商业保险面不断扩大,在30个县开展农牧业商业保险,有效降低了灾害对群众造成的损失。以科学文明进步为导向,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共安排培训资金5000万元,培训农牧民28万人次,农牧民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我区将进一步增加三农投入,自治区将安排34.9亿元,促进农牧区发展。

    同时,进一步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扩大财政对农牧区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发挥政府投入带动效应。进一步完善补贴办法,加大补贴力度,安排29240万元,用于化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各类强农惠农补贴。

    资料图片:1月20日,西藏堆龙德庆县乃琼镇农民伦珠旺杰(左)一家刚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新房。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 摄 

    政策三:力争完成“八个基本解决”

    解读: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自治区始终把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作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着力点,加快推进“八个基本解决”,到目前已解决了23万户、120万农牧民的安居问题,去年又投资2.9亿元,实施了农房抗震加固工程;累计解决了122.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共有668个乡镇、4222个行政村通了公路,提前一年实现了80%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首要任务,普穷说,今年,我区将整合资金,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八个基本解决”。经过一年的努力,提前实施并完成剩余20%的安居工程计划任务。再投入3亿元资金,提高新建安居工程抗震能力;对已建安居房,在拉萨、那曲开展抗震加固试点工作。安排2.6亿元“以奖促治”资金,积极开展500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力争使所有乡镇通公路;加快农牧区邮政、通信建设,力争实现85%的乡镇通邮、88%的建制村通电话。加大碘盐推广力度,力争农牧区碘盐覆盖率达到 90%以上。着力加强农村电力、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再解决15万人的用电和2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政策四:加大对农牧民培训力度

    解读:培养造就“有觉悟、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牧民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普穷说,今年,我们将加大培训力度,把农牧民培训与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以崇尚科学、追求文明为方向,以党的方针政策、思想道德、法律常识、实用技术、劳动技能等为重点,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培养造就“有觉悟、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牧民,不断增强广大农牧民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强化和巩固农牧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黄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