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新华时评:从孔繁森到龚曲此里

2014-03-13 20:37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 题:新华时评:从孔繁森到龚曲此里

    新华社记者贾永、刘永华

    纵然苍天会老大地会变,但总有一种不变的精神,会永远令高山仰止、大地起敬。这,就是崇高、忠诚和无私。今天,在龚曲此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精神。

    捧读这位“香格里拉之子”、这位把生命融入迪庆高原的共产党员的事迹,我们的眼前不由得闪现出另一位同样把生命献给雪域高原的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孔繁森。

    1995年4月1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通知。 这是藏族农民向孔繁森敬献青稞酒。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15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春天,孔繁森的名字从阿里高原传遍大江南北,直到今天,他的事迹和精神仍在感动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

    孔繁森、龚曲此里——一个是地方领导干部,一个是部队大校军官;一个用毕生的精力投身于带领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艰难进程,从而无愧于领导干部的楷模的光荣称号;一个把全部的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和睦与社会和谐的神圣事业,从而赢得了促进民族团结的优秀干部的崇高荣誉。虽然他们的经历不同、职业各异,虽然他们的工作地点相距千里,但跨越15年的时空,我们依然发现他们的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的相似。

    在他们的心中,党的召唤就是自己的选择。

    孔繁森两次进藏,历时十载。1992年底,当已在拉萨工作6年的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期满时,又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奔赴自然条件更恶劣的阿里地区,挑起地委书记的重担。面对选择,他的回答坚决而又干脆:“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龚曲此里三次放弃离开迪庆到昆明安家的机会,甚至把一双儿女也留在了高原。2007年,重返高原22年、在分区副司令员岗位上已届10年的龚曲此里到了规定的最高任职年限。面对去留,他又一次选择留在高原的理由简单而又真诚:“留在民族地区,发挥一名藏族干部的作用。”

    在他们的人生天平上,职责重于泰山,使命高于生命。

    孔繁森视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在藏北高原,在生命的禁区,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跑遍了阿里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超过8万多公里……为的是寻求这一藏族地区的发展优势。今天,人们的记忆深处还珍藏着他在暴风雪中把毛衣脱给一位藏族老阿妈的动人一幕。
  在龚曲此里的心中,峰峰相依的梅里雪山,如同耸立在天地之间的和谐标志。在云南省海拔最高的迪庆州,他用24年从不停歇的脚步丈量着高原的每一寸土地。他带病行程5000公里,深入牧场、寺庙,为7万多名各族群众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直至虚脱得瘫坐在草地上的场景,令人为之动容。他冒着生命危险指挥修筑的通山路,成为披在高原上的最美的“哈达”……

资料图片:龚曲此里在组织部队野外训练(2001年9月摄)。新华社发(邝昌健摄)

    孔繁森最喜爱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龚曲此里常说:“一个人心里只要有爱,就要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像每一位心中有爱的人一样,无论是孔繁森还是龚曲此里,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家人,但他们的心中还有一份更炽热、更深沉的爱。正是因为心中装着这样的爱,孔繁森献出900毫升鲜血,抚养从地震废墟上领养的3名藏族孤儿,奉献的是比血还浓的情感;也正是因为这份不变的承诺,龚曲此里先后资助了17名藏族、汉族、纳西族和傈僳族孩子,捧出的是博大无私的爱……直到去世前,还惦记着藏族群众忠木家住进新房没有,还牵挂着给那几家傈僳族群众准备的年货送去了没有……

    即使是面对生死,孔繁森和龚曲此里也同样泰然处之。进藏之后,孔繁森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救灾途中,忍受着剧烈的高原反应,他在笔记本上写到:我在哪里发生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病重期间,龚曲此里仍念念不忘高原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和谐。弥留之际,他留下的遗言是:穿上军装,葬在高原……虽然,他们都过早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他们的不朽名字和生命高度,就像他们献身的高原一样巍峨耸立。

    狮泉河水日夜流淌,那是人们对孔繁森的绵绵思念;澜沧江水滚滚而去,寄托着人们对龚曲此里的无限哀思。孔繁森和龚曲此里的事迹之所以让人落泪,是因为他们都以自己的形象树立起了党在各族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形象。人们呼唤他们的名字,颂扬他们的精神,是因为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优秀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这就是:参加革命为了人民,手中有权服务人民,一生一世造福人民。

    从孔繁森到龚曲此里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也许,他们经历中的某种相似是偶然的,但他们在党的需要面前,在人民的利益面前,所做出的同样选择,却是必然的。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永葆先进性,就在于在她鲜红的旗帜下,始终都站立着一批又一批像孔繁森、龚曲此里这样有着同样理想、同样信念和同样追求的共产党人。只要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能时刻恪守党旗下的誓言,只要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够像孔繁森和龚曲此里那样时刻牢记和践行党的宗旨,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