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0:34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雪域高原“大动脉”——青藏铁路助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歌曲《天路》优美的旋律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
资料图片:一列火车行驶在藏北高原(2007年6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青藏铁路自开通近4年来,把凝聚着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关怀的大批援藏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雪域高原,把青藏高原特色产品送到全国各地,让青藏高原的发展与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
促使西藏旅游业 呈“井喷”式发展
青藏高原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然而,青藏铁路开通前受交通等多方面的限制,存在“出国容易进藏难”的局面。一是进藏航班运力有限,在旅游旺季,机票相当紧张;二是从公路进藏,高原反应令许多人望而生畏。因此,在整个“十五”期间,西藏旅游仅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2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也仅为61亿元。
资料图片:2009年7月1日,藏族女青年拉姆在青藏铁路西宁-拉萨客运段列车的餐车上为乘客服务。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 摄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后,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激发了“西藏旅游热”。2007年,进藏旅游呈现出“井喷”,来藏旅游人数突破4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到全区当年GDP的14%。2009年,克服拉萨“3·14”事件的影响,进藏旅游人数突破561万人次,旅游收入60亿元。
在西藏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中,青藏铁路做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截至2009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的3年里,共运送旅客830多万人。
促进西藏第三产业大发展
青藏铁路通车前的2005年,旅游产业规模较小。全区拥有旅游星级饭店和定点饭店150家,床位29551张;国际国内旅行社46家,旅游汽车公司8家,旅游车辆1186辆,旅游企业总数369家,固定资产23亿元。而到2009年时,全区拥有各类旅游企业1430家,国际国内旅行社80家,星级饭店(宾馆)136家,各类旅游豪华汽车近3000辆,全行业固定资产超过50亿元,全区旅游直接从业人数2.84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4.2万人。
2005年时,全区约有300余户农牧民依托旅游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青藏铁路通车后,铁路沿线农牧民家庭旅馆、特色帐篷、藏式餐馆、茶园、民俗村等形式的农家乐、牧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到2009年时,全区从事旅游的农牧民达到4664户,旅游收入达到6094万元,户均收入达13066元,人均现金收入1742元。
堆龙德庆县乃琼镇色玛村紧邻火车货运站,村委会组织村民成立了装卸公司,承担了火车站的货物装卸等。据统计,几年来,共输出劳动力达6000人次,劳务输出收入达到216万元,人均增收3600元。该村群众还承担了铁路沿线的绿化项目,户均增收1800多元。
第三产业在青藏铁路通车后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
带动西藏特色产 业实现质的飞跃
青藏铁路低廉的物资运输成本,为西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和经济效益。
西藏“5100矿泉水”在青藏铁路通车的前夕建厂投产,经过几年的发展,2009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产品供不应求。国庆60周年时,更是以“国礼圣水”的身份现身国庆观礼台。凭着铁路运输的便利,以最低的运输成本,在最短时间就可以将顾客所需的水送到。该公司总裁感慨地说:“没有青藏铁路就没有‘5100矿泉水’的今天。”
西藏藏医院藏药厂借青藏铁路开通的春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甘露”牌藏药驰名中外,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办事处,产品远销蒙古和俄罗斯。2009年10月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客商踊跃前来参观、拍照、咨询以及寻求代理产品等。该厂厂长贡嘎罗布表示,要把藏药这个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为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资料图片:2008年4月8日,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演员在排练藏戏《吉祥奥运》。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藏戏,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西藏文化的名片”。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藏戏作为现存的我国戏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藏戏发展、生存面临诸多问题。铁路开通后,随着游客的增多,藏戏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拉萨的许多藏餐馆里,游客在用餐的同时,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藏戏。记者在自治区藏剧团大戏院里的一场夜间演出看到,前来观看B的大多是游客,演员的精彩表演,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坐在记者旁边的一位游客说:“藏戏让我入了谜,虽然语言不通,但我通过演员的手势和表情,懂得了剧目的内容。”
是啊!青藏铁路像一条洁白的哈达,在给雪域高原带来吉祥的同时,给雪域高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会。(马疆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