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自治区首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见闻

2014-03-13 20:29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扛起西藏文化产业的大旗——西藏自治区首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见闻

    7月的拉萨,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冒着炎热,记者来到了西藏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拉萨岗地经贸有限公司采访。

    “唐古拉风”魅力无穷

    在“唐古拉风”演艺大厅,前来观看演出的游客们品着青稞酒、吃着牛肉干,有的游客甚至情不自禁学着舞台上的演员舞姿跳起了舞蹈。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歌舞,让游客完全沉浸在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藏族舞蹈“火红的卓”、拉孜县民间舞“飞弦踏春”原生态表演里。

    说起“唐古拉风”的经营之道,总经理岗地感慨地说:“‘唐古拉风’的经营理念是保护和展示纯粹的藏区原生态文化,这也是‘唐古拉风’的生存和发展之道。”要展示原生态文化,就离不开土生土长的藏族演员。为此,每年演出不繁忙的时候,“唐古拉风”就派人奔赴藏区各地寻访资质不错、在原生态文化方面有潜力的人才,然后请相关的老艺人、专家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3、4个月后,这些经过培训的人员就成为了“唐古拉风”舞台上的一员。

    多年来,“唐古拉风”为很多年轻人提供了成长的平台,从“唐古拉风”演艺中心里,走出了像《茶马古道》主题曲《男人心》的演唱者阿桑古卡以及扎西尼玛、洛桑顿珠、格桑梅朵等500多名优秀藏族歌舞艺人。

    传统唐卡和藏香市场俏

    身着藏装的丁噶在一张未完工的大幅唐卡前挥动着纤长的画笔,这几乎是他每天工作的全部。对于有着20多年唐卡制作经验的他来说,用一年多时间来完成一幅画并不罕见。“这幅唐卡宽1米,长1.3米,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绘画部分,下一步将进行的就是涂色,全部完成需要一年的时间。笔触要求非常细腻,加上所用的珍贵矿物质原料和金、银粉,这幅精心制作的唐卡预售价在50万元以上。”丁噶向我们介绍说。   在西藏吞柏古藏香有限公司藏香生产制作车间里,藏香制作人益西平措正在熟练地制作藏香,他们几乎不用任何机械,更不添加化工原料。仔细观察后,我们才发现这些工匠们是用最原始的犀牛角制作藏香坯。在制作、阴干和包装3个车间内,空气中弥漫着浓郁扑鼻的独特香气。白檀木、藏当归、甘松香、丁香等28种香料陈列四周。一位工作人员说,为保持藏香的独特香气,这些坯体只能放在车间里阴干,一般要3至5天才能完成。

    “藏香和唐卡是目前市场认可度最高、销量最好的两种西藏文化产品。”公司创始人多吉顿珠介绍说,“我们的特色是将藏香和唐卡的整个制作流程都展示出来,并全部采用纯手工制作,保持原汁原味和纯天然。因为藏香整个制作过程一目了然,游客们可以直接参观,既能了解藏香文化的历史,又增添了产品质量的说服力,所以这里的藏香一直卖得很好,已远销香港、澳门、台湾等地。”

    打造西藏文化旅游龙头品牌

    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拉萨旅游产业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建设特色国际旅游城市的进程中,以西藏和拉萨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为依托,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树立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吞米岭藏艺文博园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

    经过历时2年多精心策划打造的大型综合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吞米岭藏艺文博园于5月27日举行了奠基开工仪式,这标志着“以集中展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吞米岭藏艺文博园第一期建设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文博园位于拉萨市达孜县桑珠林村,距拉萨市中心约25公里,紧邻318国道,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4.8亿元,计划于2014年底竣工,将建设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成后,吞米岭藏艺文博园将成为拉萨市乃至全区最大的一项文化旅游产业工程,年接待游客将达到8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马疆虎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