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0:14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十一五”期间,西藏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448元增加到2009年的1354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435元增加到3532元,连续7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十一五”期间,预计新增城镇就业10万余人,农牧区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371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4.5万余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截至“十一五”末,预计全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6.02万人。自2006年到2009年10月,国家和自治区共安排9.5亿元,用于加强和完善西藏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2006年,西藏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着重提出“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谋求更大更多的幸福,是执政党与人民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西藏“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庄严承诺。
即将过去的“十一五”,西藏农牧民群众和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市场一片繁荣景象,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一天比一天殷实的好日子,让全区290多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加。
腰包鼓了,生活好了
拉萨的德吉老大妈,每次去超市都会为“挑什么”而发愁。单说饮料就有矿泉水、纯净水、苏打水、茶饮料、果汁、可乐……各种品牌、各种类型,让人眼花缭乱。“连饮料都变出这么多花样,以前哪想到过会有这事!”德吉老大妈的感叹,折射出5年来西藏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过去5年,西藏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支撑幸福生活的是鼓起来的“钱包”。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448元增加到2009年的1354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435元增加到3532元,连续7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也从2000年的40.48亿元猛增至2009年的226.37亿元。
自治区统计局的分析结果显示,2009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为2193元、工资性纯收入达753元、转移和财产性纯收入为586元,农牧民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
西藏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收入的持续增长为提高消费水平提供了保障,农牧民的消费结构也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追求,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
如今,人们纷纷把空调、电脑、手机这“新三样”购回家,并把目光投向汽车、住房。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体现在每个细微的环节上。坐在电脑前,正在网上搜寻车市行情的桑培罗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怀憧憬:“再等十多天我就能拿到驾驶证了,证件一到手,我就要买新车,周末、节假日就可以带上家人和朋友一起去郊外旅游。”目前,在拉萨像桑培罗布一样准备买车、报考驾校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据统计,2009年西藏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95070辆,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三。
或许恩格尔系数更能说明问题。自治区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西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为50.7%,比2008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农牧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为47.9%,比2008年下降了2.9百分点,这充分显示了西藏群众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就业医疗安居一个都不少
拉萨市城关区热木齐居委会37岁的居民旺姆曾经是“零就业家庭”中的一员,她从小腿有残疾,一直和体弱多病的姐姐以及姐姐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生活十分困难。
2007年12月,旺姆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在家附近从事街道清扫工作。现在旺姆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她说:“有了这份工作,家里的生活好了不少,我要珍惜它。”
旺姆是西藏安排公益性岗位的受益者之一。“十一五”期间,全区公益性岗位总量预计达到15700个,累计消除“零就业家庭”1841户,实现了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充分发挥了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和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的积极作用,确保了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群众普遍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西藏“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对此,在近5年时间里,西藏相继出台了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公益性岗位开发、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等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法规,为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预计新增城镇就业10万余人,比“十五”时期增加34.2%,农牧区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371万人次,比“十五”时期增加34.9%,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4.5万余名,就业率平均保持在8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
在看病就医方面,来自拉萨市林周县松盘乡的农民仓菊有说不完的话和道不完的谢。前不久她因胃炎住院治疗,共花费了1600多元。这笔费用后来在乡政府获得了报销,身体一直欠佳的她今年已是第三次住进医院了。仓菊对记者说:“谁也不愿生病,尤其对农民来说,一次住院治疗的费用几乎要花去一年的大部分收入。过去,我们村里有不少人因病致贫。如今,我对看病拿药不再像过去那样担心了。”
她没有想到,看病就医原本是个人的事情,但在今天的西藏,政府正将这件事纳入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并对逐渐提高农牧民的健康水平作了长远、具体的规划。从她的话中,记者发现西藏农牧民对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普遍感到满意。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一项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十一五”末,预计全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6.02万人,其中基本养老保险9.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3.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1万人、失业保险9万人、工伤保险8.6万人、生育保险14.7万人、新农保95.52万人。自2006年到2009年10月,国家和自治区共安排9.5亿元,用于加强和完善西藏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当下,西藏已建立了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体系;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以关心、关注老弱病残为基本对象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从2006年起,西藏实施了声势浩大的、惠及农牧民群众的农牧民安居工程。正如当初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力争用5年的时间,使全区80%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住房”,这个目标如今已提前一年完成,20万户、百万农牧民住进了安全适用的新房。如今,在农牧区,一排排石木结构的二层新楼房随处可见,广袤的农牧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幸福感越来越强
幸福感是指人民群众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评价与感受。除了物质生活外,还包含着精神生活的内容。
深秋拉萨的清晨,太阳未出,有些许寒意,但很多人不畏严寒加入到晨练的行列中,为高原古城增添了勃勃生机。在晨练者的乐园——宗角禄康公园东门广场,正在晨练的洛桑卓玛老人说:“政府为我们修建了很多活动场所,我每天早晨要活动两个半小时,练习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操、广播操和秧歌舞等项目,不论刮风下雨,常年坚持不懈。过去许多人有关节炎、胃炎、冠心病等病,现在我们的身体越练越结实,健身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政府的的确确为群众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健身活动场所。”
据自治区文化厅统计,“十一五”期间,仅在全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和自治区就安排资金12356万元,实施“县乡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有力加快了西藏农牧区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有群众艺术馆7座、图书馆4座、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74座、乡镇综合文化站149个、村文化室300余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治区中心1座、县支分中心73座,乡村卫星三级站62个,流动舞台车13部,初步形成了区、地、县、乡、村五级文化设施网络,实现了县县有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目标。
与此同时,西藏基层文化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区共有19支县级民间艺术团、500余个基层业余文艺演出队和藏戏演出队,各级各类文艺演出队成为农牧区文化工作的骨干力量,极大地丰富了农牧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