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六十年时光荏苒 广播见证西藏发展

2014-03-13 19:42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一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进驻拉萨。六十年时光荏苒,一甲子斗转星移,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在封建农奴制度废墟上建设社会主义的人间奇迹。

  政治文明开天辟地,经济建设成就辉煌,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社会局势持续稳定。旧西藏民族传统文化停滞不前,看今朝文化事业实现前所未有大跨越,文化事业中的广播电视见证了西藏解放和发展的光辉历程。

  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前,只有少数贵族拥有一些交、直流电子管收音机,英国人福特在西藏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曾在西藏的拉萨、昌都、那曲、阿里、亚东等地方创办过小型电台。1950年5月22日,西藏人民第一次从电波中听到了自己的母语——中央电台首个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藏语广播开始播音。

  二

  西藏的人民广播事业肇始于1953年。当年10月1日,西藏首座有线广播站——拉萨有线广播站正式播音,以《歌唱祖国》为开始曲,结束曲是《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此后,又相继在日喀则、江孜、昌都等地建立了有线广播站。1959年元旦,拉萨有线广播站正式开播无线电广播,以“拉萨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每天用藏汉语播音8小时。拉萨人民广播电台系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据西藏民族学院教授周德仓统计,从1959年到1966年,西藏共建成基层广播机构37个,其中地市级30个,县级7个,可谓是广播事业初步发展阶段。其中的一个“亮点”有,西藏对外广播事业的创建。对外广播即国际广播,主要以国外听众为传播对象,具有传播范围广、不受国界限制、速度快和渗透能力强等优势。1964年2月14日,经中央军委批准,西藏军区政治部和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办了《对流落国外的藏族同胞广播》。无论从辐射范围,还是节目内容来看,广播是西藏当时影响最大的媒介。

  

  1966年5月4日-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8月1日至12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文化大革命”历经10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在整体动乱的“文革”期间,由于政治宣传和反分裂斗争的需要,西藏广播事业建设实际上在以较快的速度向前推进;西藏电视事业建设拉开了帷幕,以1976年9月西藏电视台筹备组成立为标志。

  四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雪域高原之西藏,广播电视事业谱新篇;欣欣向荣之新西藏,广播与电视事业比翼双飞。

  迅猛发展的西藏电视事业 1978年西藏自治区开始试播黑白电视,次年10月1日播出彩色电视。1984年,在拉萨建成卫星地面站,结束了西藏录像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的历史;次年,在拉萨、八一、泽当、日喀则、那曲建起了5座卫星地面接收站,在全区7个地(市)和大部分县城相继建成电视转播台。

  1985年8月20日,西藏电视台成立,邓小平同志题写台名,中央拨款4000万元建设发射台、购置节目和设备。1999年10月1日,西藏藏语卫视开播;2002年9月,西藏藏语卫视在尼泊尔成功入网播出;2007年10月1日,西藏藏语卫视实现全天24小时播出。2008年12月,西藏电视台在全国有线网落地入户,并且在周边国家落地。

  全区有省级电视台1座,4个频道,其中藏汉语卫星频道各1个,有地(市)级电视台4座,4个频道。作为西藏电视中流砥柱的西藏电视台,拥有4套节目,2个上星频道,36个自制栏目,全天播出59.5小时,前后期设备全部实现数字化,固定资产2亿元;拥有一线节目生产部门9个,二线节目保障部门7个,员工500余名。经过不懈努力,西藏电视台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手段先进、影响较大的全方位与多元化的电视宣传体系,成为人民群众了解社会、关注生活、获得信息、接受服务的重要渠道。

  广播事业更上层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西藏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中央实施“西新工程”(加强西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的工程)以来,西藏广播步入了快马加鞭的新时期。

  ——频率成倍增长。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藏、汉语广播频率由1978年底的2套,增加到现在的4套。4个频率分别是:藏语新闻综合频率、藏语(康巴方言)新闻综合频率、汉语新闻综合频率、FM98.0都市生活频率。使用藏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播音,已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年元月,拉萨人民广播电台对外播音。2011年5月,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结束了没有地方广播的历史,日喀则广播电台开播,覆盖人口70多万。

  ——播音时间成倍延长。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由1978年底全天播音24小时,增加到现在的80多小时。

  ——全区主要城镇实现调频覆盖。在拉萨地区,调频发射中一、中二、中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西藏台藏汉语共7套节目。全区其他主要城镇,实现了4套调频覆盖。

  ——藏语广播译制制作能力“大进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年节目译制量从1978年的每年1200小时,增加至现如今的10000小时。

  2001年10月1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西藏电台藏语康巴方言广播开播;同年12月,昌都人民广播电台康巴方言广播开播。次年5月,“西新工程”设备正式启用,西藏广播至此实现由模拟到数字化的飞跃;同年同月,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广播中,开辟了30分钟的《圣地西藏》英语节目。2009年6月,《中国西藏之声》网站实现在线广播。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广播电视投入逾10亿元,是1978年前近30年的30倍。目前西藏有县级以上调频广播转播台76座,电视转播台79座,有线转播台76座,中波发射台38座,广播电视专用上行卫星地球站1座,“村村通”广播电视站9371座。目前,一个以中波、短波、调频、微波、有线、无线、卫星传输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纵横交错,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站星罗棋布,遍布全区城乡。“天天一颗星,地下一张网”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体系业已成型。

  

  据《西藏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志》载,1959年广播人口覆盖率为12%,1978年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2010年,西藏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0.28%和91.4%,80%的农牧民能够收听收看到直播卫星广播电视。

  和平解放六十载,西藏跨越上千年。在社会制度层面,由封建农奴制一跃到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由封闭贫穷落后走向开放富裕文明。自治区经济总量实现了飞跃——1951年,全区生产总值仅有1.29亿元,2010年达到50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1年增长了111.8倍;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两位数增长。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发展进步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西藏自治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亦然,依靠中央直接投资、系列特殊优惠政策中的对口支援、业务骨干援藏等,西藏的广电事业从无到有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