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国家系列生态工程促青藏高原局部地区生态环境

2014-03-13 19:38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新华网西宁10月20日电 题:草长高 湖变大——国家系列生态工程促青藏高原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新华社记者何伟、拉巴次仁

    西藏那曲地区聂荣县色庆乡第8村藏族牧民珠色惊喜地发现,近两年,草原牧草变得更加繁茂,牛羊吃得饱、长得壮,和过去不一样了。

    “这里没有虫草,我们赖以生存的就是牲畜。”珠色对记者说,国家退牧还草等工程实施后,家乡草场牧草长高近6公分,不用再想另买牧草、租草山,家里的“钱袋子”开始鼓起来。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5大水系的发源地,当地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每点细微变化都可能波及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厅长张永泽说:“随着近年国家加大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青藏高原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这一初步成果,是在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取得的,实属不易。研究显示,青藏高原气温上升速率不仅高于我国平均水平,更明显高于全球气温每10年0.13℃的增温率,成为气候变化最敏感、最直接的受害区。

    张永泽告诉记者,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十一五”期间西藏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资金超过100亿元,这一数字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在此期间,西藏在全国率先启动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使全区1.5亿多亩公益林全部纳入补偿范围,累计植树造林172.1万亩,防沙治沙64万亩,退耕还林58.5万亩。

    通过“一江两河”流域宽谷低地等防护林体系建设,西藏部分地区风沙肆虐的现象得到初步遏制。与30年前相比,拉萨市和山南地区的大风风沙天气年均减少32天,日喀则地区年均减少34天。在青藏高原中南部,纳木错、色林错等湖泊水位、面积都有所增加,环湖地区水草愈加丰美,野牦牛、岩羊、黑颈鹤等野生动物又多起来了。

    在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地区,生态改善同样效果明显。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素有“千湖之县”的美誉,人们明显感觉到这几年大小湖泊不断长大。玛多县三江源办公室主任李大伟指着鄂陵湖西北边一个大约5公顷的湖泊说:“五六年前,这里全都干涸了,中间能开着车经过。现在湖水深10多米,原先通往黄河源牛头碑的路面不得不顺势抬高一大截。”

    遥感解析表明,2005年至2010年,三江源地区主要湖泊面积净增加245平方公里,5年间出境水量平均值为564.35亿立方米,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18.3%,“中华水塔”增水效果显著。

    青海省生态办公室副主任李晓南说,规划总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是国家在青藏高原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项目,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自2005年至今年6月,共计完成投资42.2亿元,整个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其中森林草原防火、鼠害防治、退耕还林还草、沙漠化土地防治、人工增雨、生态移民等项目已完成规划任务,生态修复治理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6年前,黄河源头玛多县扎陵湖乡54岁的藏族牧民强智离开马背和羊群,搬迁到几百公里外的城镇居住,成为三江源地区近5万生态移民中的一员。他说:“尽管这几年面临不少困难,但看到家乡草高了、密了,山也青了,‘千湖’又回来了,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

    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加快推进的基础上,去年10月,青海省开始实施我国首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性法规——《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并在部分地区先行探索试点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

    今年3月,国务院讨论通过《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根据这个规划,我国将分三个阶段实施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争到2030年实现青藏高原区域自然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规划是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国务院颁布的首个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青藏地区有望被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的‘先行区’‘试验田’,雪域高原的碧水蓝天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张永泽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