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7 21:27 来源:人民网 点击:0
5月6日,科大讯飞认知大模型成果发布。这次发布,是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一个缩影。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安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锻造长板,在推进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上勇当先锋,努力在新征程上实现更大作为。
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3月31日,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安徽)有限公司招聘全球合伙人的申报截止,共有国内外164家投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等报名。“报名情况超出预期。”公司董事长吴海龙说。
不远处,合肥市高新区中科院创新院二期项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这里也是“科大硅谷”的中心区域。创新院园区管理部部长汪平介绍:“6月就能建成,将迎来150多家科技型企业。”
“科大硅谷”由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手打造。去年6月,建设方案刚公布,便引起关注。按照规划,到2025年,“科大硅谷”将形成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多层次基金体系,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50家以上。
在方案设计者眼里,这里是一块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通过省、市、校三方合力共建,创新研发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人才聚集机制及投融资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科技创新策源、新兴产业集聚的融合示范区。”安徽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希望通过这个高品质空间载体,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
新措施相继推出:成立“科大硅谷”战略咨询委员会,创办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和全球校友事务部,聘请“联合创业导师”……
周宇,中科大对外联络与基金事务处处长,也是“科大硅谷”全球校友事务部负责人。这段时间,周宇忙着与国内外校友、投资机构和企业的沟通协调,“目前在库项目超过400个,69个项目已确认落地。”
海尔集团的加速器平台——海尔海创汇便是其中一家。“‘科大硅谷’在全球校友中影响力很大,能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合肥近年来也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海尔海创汇安徽区域负责人高人宇说,目前正在进行签约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此次全球合伙人招聘,指向更为明确:由“科大硅谷”提供若干“创新单元”,招募全球校友、投资机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等各类高水平团队,在创新单元上构建起“团队+基金+载体”的运营模式,支持联合设立子基金,提供“一事一议”“基金+奖补”支持。
“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合肥市发改委主任拱艳说,“我们希望‘科大硅谷’成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产田。”
让企业成为产业的创新担当
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签约项目309项,金额超740亿元,新达成合作意向377项;科技金融签约项目43项、金额约186亿元,新达成合作意向15项……
几天前,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刚刚在合肥落幕。这场“突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注重企业创新主体需求”的科技大集,以亮眼的交易单展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潜力。
在安徽,企业作为产业创新主体的态势基本形成。省级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一半为高新技术企业承担;132家新型研发机构中,85家为高新技术企业牵头组建。今年前两个月,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3156项,其中企业作为科技成果完成主体的有2812项。
为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2021年12月,安徽依托科大讯飞组建省内首家创新联合体——安徽省智能人机交互创新联合体。一年多来,科大讯飞已通过创新联合体平台开放559项人工智能产品及能力,聚集超过398万个开发者团队,总应用数超过164.6万。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反复强调,作为人工智能的“国家队”,就要更多站在民生刚需、产业应用生态、国家产业安全的角度,进行源头核心技术的系统性创新。
“这样的创新联合体,全省已有4家。在创新联合体中,牵头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市场、人才资源,以应用带创新,以创新促应用。”安徽省科技厅科技企业服务处四级调研员张鹏说。
参加完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的工作计划里,又添了许多新内容。罗平说:“我们将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
走进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项宏发教授和团队正对一块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参数检测。此时,位于芜湖市的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厂房里,公司市场总监张宇翔正忙于建设半固态动力电池生产线。双方联手开展的,正是企业提出需求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半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项目。
“向企业征集需求,是安徽科技创新常态化的制度安排。”安徽省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副处长段菖蒲介绍,由科技厅牵头主持的“揭榜挂帅”榜单项目需求,全部来自企业。
“下一步,我们会邀请更多企业代表提出技术需求,让他们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决策过程。”合肥市发改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管理处处长张杰介绍。
为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3月22日,安徽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韩东成又回到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课堂。这次,他的身份是中科大科技商学院的首批学员。
中科大科技商学院由安徽省政府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手打造,旨在探索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和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
“从科研到产业到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创造创新过程,要把要素资源高效合理配置起来。”科技商学院执行院长叶强说。
近年来,安徽全力创造良好人才环境,2022年全省新增人才84万,总量突破1100万,入选国家级计划1300余人,居全国前列。眼下,安徽正在积极对标沪苏浙,建立紧缺人才和团队定向招引机制。同时,在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上下功夫,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让更多科研人员“敢闯敢创”。2021年3月,中科大启动赋权改革,将传统的“先转化、再奖励”模式,改为“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新模式,科研人员享受成果转化收益的比例不低于70%。
“这次改革,为提升科研成果产业化发挥重要作用。”中科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业务主管韦峰感叹。中科大公示的35个赋权改革试点,目前已有27个项目落地,成立公司25家。
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科研人员的才能得以发挥。
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小麦二所所长吴兰云干劲十足。她的科研团队需要的一种进口分析仪器,前不久得到了省里相关部门的批准,“政府想科研人员之所想,为我们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一定当好科大的服务员,当好科学家、人才和企业家的服务员。”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学家们座谈时表示。眼下,安徽正着力营造创新生态,以更优更好的服务助力科技创新。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07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