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6 23:01 来源:人民网 点击:0
为全面掌握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202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近三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区组织全国近500万人开展普查调查工作,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
2月1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减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及相关专家介绍具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
据了解,这次普查参与部门多、人员多、层级多、链条长、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协调难度大,且没有现成经验和方法可循,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近三年来,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气象、林草、地震等行业部门共同研究普查工作方案,再分行业部门组织全国培训、研发调查和数据质检软件、组织调查、开展数据质检等,100%的乡镇、100%的社区(行政村)和7‰的家庭都参与了调查。通过各方协同推进,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任务。
普查调查是这次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其任务是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六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六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三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以及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还有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等。
“通过调查,我们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地方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技术队伍,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防灾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郑国光说。
郑国光分析,普查调查工作体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综合性,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多灾种综合、致灾因子和承灾体调查综合、调查和风险评估区划综合;二是协同性,比如部门协同,国家层面19个部门和单位参与调查,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三是科学性,各行业专家研究编制出台了48项调查类技术规范,保障调查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四是应用性,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及时把调查数据应用到风险评估与区划当中。
普查工作取得一系列开创性进展
郑国光表示,这次普查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进展。例如,第一次在统一的技术体系下开展普查调查工作,推进部门间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第一次全面摸清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第一次摸清了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家底”;第一次补齐了1978年以来长时间序列县级尺度历史灾害数据不完整的短板,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来89场重大地震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情数据和救援救灾情况;第一次开展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家户”的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全国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集。
“针对乡村地区,我们重点开展了覆盖乡村致灾要素及人口、房屋、桥梁、道路等重要承灾体的调查,以及乡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调查,还有群众灾害风险意识、自救互救能力的抽样调查等,已基本摸清乡村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和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说。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动员了260多万人,把每一栋房屋数据‘跑’了出来。通过普查,我们第一次形成了反映房屋建筑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海量数据,城乡房屋建筑有了‘数字身份证’,有利于推进全行业各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和发展。”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曲琦说。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介绍,普查在公路、水路行业实现了全覆盖,形成了一套交通运输行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建成了一个交通运输行业自然灾害数据库,全面掌握了公路、水路设施属性数据信息以及自然灾害风险信息。
国家林草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负责人陈雪峰说,普查首次完成了全国灌木、草本、枯落物、腐殖质调查,填补了林下植被可燃物载量调查方面的空白,还全面调查了历史火灾、野外火源、减灾能力等三方面底数,为全面评价林草火灾防治状况、精准提高防控能力提供了基础依据。
持续深化拓展普查应用成果
普查的目的在于应用,根据“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目前我国已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点和行业特色的普查应用成果。
郑国光介绍,一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国务院普查办组织专题组,利用普查数据成果开展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杭州亚运会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形成专题评估报告,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是服务行业发展需要。例如,住建部门根据房屋建筑调查数据和灾害风险属性信息,牵头开展2022年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交通运输部门针对干线公路普查发现的高风险点,全面实施“十四五”期间灾害防治工程;水利部门将普查数据成果用于指导完善流域、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支撑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等。
三是服务城市安全管理。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省份将普查数据与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等城市管理平台融合,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处置等提供参考,切实提高城市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服务基层能力提升。各地积极探索将普查成果融入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用于排查隐患房屋建筑、部署应急避灾点等,筑牢基层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下一步,如何深化普查成果的应用?
“我们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各地各部门实际需求探索开展普查成果应用,形成国家级成果运用示范案例,充分发挥普查成果对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在灾害监测预警、国土空间防灾减灾规划等重点领域深度应用。”陈胜说。
《人民日报》(2023年02月16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