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 17:38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拼版海报:大图:3月23日,吉林大学服务团队在往学生公寓搬运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新华社发(方卫东 摄);小图:在哈尔滨市香坊区一核酸采样点,医务人员进行核酸采样(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16辆移动微生物检测车,297名医疗队员星夜驰援;480小时,30万份核酸样本检测……这是一场无声的战“疫”,在狭小的空间内,身着白衣的“战士”正与病毒“作战”,分秒必争,昼夜不停。
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两支医疗队半个多月前来到这里,全体队员分成三组,轮岗作业,全程闭环管理,24小时全负荷开展检测。从3月4日起,第一批队员已经坚持了整整20天,第二批队员也已经坚持了17天。截至3月23日,两支队伍已累计完成30万份核酸样本检测。
“结果早一分钟出来,就能早一分钟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我们必须全速奔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许建成说。
面对疫情,吉林将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结合,做好针对社区、小区、楼栋的“敲门行动”“扫地行动”,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人。
连日来,吉林市公安局龙潭分局榆树沟派出所社区民警王玮波和战友们坚守在“哨位”上,他所在的榆树沟派出所共有14名民警,负责3个社区和1个村的防控工作,辖区内人口接近1.3万人。社区防控、密接转运、巡逻,一样都少不了。
拼版海报:3月18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一处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冒雪引导前来检测的居民。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时间上争分夺秒,在空间上进行严格排查,基层抗疫的精准防控,为坚持动态清零提供了必要基础和信心。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的精髓是快速和精准。
在和吉林相距两千多公里的上海,精准防控在顶层设计方面正在不断完善。在24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上海采用切块式、网格化推进的方法,扩大筛查覆盖面。在此基础上,根据筛查异常人员的分布,进一步缩小锁定重点区域。同时,缩短核酸检测完成任务的时限,要求在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核酸检测在24小时之内要完成。
精准防控稳步推进的背后,是防疫人员“连轴转”的付出、“白加黑”的坚守、舍小家为大家的努力。面对困难,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拼版海报:3月20日,在山东烟台理工学院,学生们排队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唐克摄)
疫情期间,中国要求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保障百姓生活,稳定物价、畅通物流,切实保障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兜底困难群体民生需求,同时为抢救生命开辟绿色通道……
黑龙江省五常市的拉林镇18日被划为高风险地区,全域封控后,拉林镇内的33个小区的居民的日常生活物资由包保工作人员实行统一上门配送。在富力广场小区,封控第一天,防疫人员们为满足居民们的需求,为四栋楼100多户居民们送订单直到半夜;在没有电梯的华富裕景小区,防疫人员送一次菜就五十多份,一袋菜十多斤,都得穿着隔离服爬楼送;在拉林镇大市场小区,降压药、痛风药送至居民家门口。
隔离不隔爱。厦门市湖里区民政局专门组建了“凤之湖”湖里社工疫情联动应急先锋队,采取“线上询问+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为特殊人群提供就医协助、心理咨询等服务。目前,湖里区全区已有207名社工和2298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开通22条疫情防控公益求助热线,回应管控区居民的生活就医需求,排遣居民们的心理压力。
拼版海报: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东孝街道各个核酸检测现场,活跃着一群“的哥”“的姐”。他们主动请缨担任志愿者,义务运送医护人员完成核酸样本转运。新华社发(胡肖飞摄)
抗疫中,人们守望相助的精神也增添了中国战胜疫情的底气。在执行全城“静态管理”时,长春九台区的志愿者们组建了贴着“城区疫情防控车辆通行证”的“爱心车队”,接送医护人员、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志愿者、医疗物资。
在吉林长春,朝阳区桂林街道同光路西社区的核酸检测点排了3支队伍,其中2支队伍是常规检测通道,1支为“绿色通道”。社区党委书记钟立苹说,一些学生要上网课,时间紧,还有一些人因身体原因,不适合长时间排队。“绿色通道”就是给他们开的。
在抗疫过程中,中国坚持精准防控与温情关怀并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的同时,与人民群众并肩作战,抗击疫情。疫情暂时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无法隔绝人心之间温情的传递。(执笔记者:谈昦玄;参与采写:赵丹丹、马晓成、邵美琦、袁全、梁书斌、王鹤、李双溪、张博宇、曾焱、颜之宏、姜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