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2020-08-05 23:40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新华社拉萨8月4日电 题:“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唐弢、曹鹏远

  雪域高原的8月,绿草如茵,山川竞秀。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多措并举保护冰天雪地、绿水青山。如今,雪域高原成为美丽绿色高地,谱写着经济社会发展崭新篇章。

(图文互动)(2)“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雅鲁藏布江岸边的绿树(6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林进沙退 碧水青山塑造高原美

  “只要你说话,沙子就会掉下来”——这是西藏山南市隆子县过去的一句谚语。上世纪中叶,因为天气干旱,隆子河谷风沙肆虐,庄稼难以成活。

  “当年河谷里全是沙土,几乎看不到绿色。”73岁的隆子县隆子镇芒措村老书记拉杰回忆说。为了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1964年起,隆子县开始试种生命力顽强的沙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隆子县的人工沙棘种植面积达50.33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超过40%,形成了一条长40千米的绿色“长廊”,曾经的荒凉河谷“换颜”宜人景色。

  “经过不断的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隆子县自然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现在我们还推行林草共生的新模式,在沙棘树下种植苜蓿草,不但有生态价值,还有经济效益。”58岁的护林员索朗仁增说,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20余年。

  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西藏以“两江四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年楚河、狮泉河、尼洋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为重点,实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西藏雅江流域早已告别“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的历史,高原披上了“绿色哈达”。

  西藏自治区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西藏各类沙化土地面积较前期减少了3.5万公顷,年均减少面积0.7万公顷,防沙治沙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图文互动)(1)“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西藏山南市桑日县程巴村村民进行扦插苗泡水作业(3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和谐共处 森林草原成动物乐园

  驱车从羌塘大草原经过,不时就会和藏羚羊群“不期而遇”,并可见到野牦牛、藏羚羊和三五成群的藏野驴漫步草原,悠然自得。随着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增加,青藏高原特有的蹄类动物种群在逐步恢复。

  嘎玛边久住在那曲市双湖县城附近,他成为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员已经14年了,每年都要在外巡逻近半年,独自巡查方圆上百公里的无人区。每次出发前,他都要戴上红袖套,挂上工作证,震慑盗猎分子。

  双湖县境内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约有1.7万平方公里,处于无人区,大部分地区不通公路,嘎玛边久常常是骑着摩托车巡逻。

  因为野生动物随季节迁徙,嘎玛边久需要在野外仔细寻找它们的踪迹。每当嘎玛边久发现野生动物的时候,都要停下来,仔细观察它们的分布情况,统计它们的数量,上报给林业部门。

  在双湖县,像嘎玛边久这样的野保员共有74名。

(图文互动)(3)“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在珠峰大本营附近,一只黄嘴山鸦停在岩羊背上(5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图文互动)(4)“最美第三极”:筑起生态文明高地

  西藏山南市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黑颈鹤(3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美丽西藏 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

  西藏,因湛蓝和纯净,吸引着八方游客。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是西藏推进绿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条件。

  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依托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净土健康产业,从昔日的贫困乡变成闻名遐迩的富裕乡。

  “以前乡里条件差,环境乱,现在这里道路宽阔,村里干净整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来这里旅游的人也多了,有的村民还开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才纳乡党委书记达瓦说。

  近年来,西藏陆续实施了消除“无树村”“无树户”“无树单位”以及“绿色围城”“树上山”等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并通过实施极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把大自然留给野生动物、恢复原生态。2019年,西藏有4058人搬出极高海拔生态保护区。

  那曲市委书记敖刘全表示,极高海拔生态搬迁既减轻了人类活动对草原的干扰破坏,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同时,通过统筹做好搬迁群众的管理引导、群众安居、转移就业等工作,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藏最好的名片。《2019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9年西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总体稳定,仍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