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7 07:28 来源:新华社 点击:0
悠悠万事,安全为大。
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访了浙江、上海、重庆、江苏、陕西等地的学校,看到了健全立法、重拳执法筑起的“隔离墙”,多方合力编就的“安全网”,还有依托新科技撑起的“保护伞”。不断完善的安全保障,正共同呵护着祖国校园的安宁。
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清晨的阳光,照在浙江诸暨西湖小学的钟楼上,上课钟声响起,孩子们走进童话城堡般的教学楼。
目送完孩子们进教室,校长孙先菊拿出手机,看到微信群里的留言:
“2019年9月1日:今天要开家长会,烦请各部门协助维持秩序。”
“@黄队,这几天校门口发小广告的陌生人有点多”……
这个微信群里,有学校分管德育的校长、校管委会主任、家委会主任,还有公安、综治、文化等8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有事情大家第一时间通气。诸暨打造的“枫桥经验”校园版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诸暨的每个学校,会聘用一名法治副校长、设一位驻校民警、派一名专职安管员,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目前,全国70%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达到了国家建设标准,涉校刑事案件连续6年下降。
9月9日,在西安市莲湖区郝家巷小学的“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里,六年级学生薛宇恒正在学习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不一会儿,这个微胖的小男生额头上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我觉得学这个很有意思,能帮助别人。”
“2015年,我们创建了全省第一家‘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对孩子们进行亲子讲座、学校安全教育、应急演练等培训体验活动,普及现场自救互救技能,培养学生生命安全意识。”莲湖区郝家巷小学副校长曹剑说。
让科技赋能阻止“危险而陌生的面孔”
开学伊始,位于江苏南京江宁大学城的中国药科大学门口花团锦簇。一项“黑科技”的运用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走到门禁前,正视前方眨眼微笑,面板“滴滴滴”甄别身份,闸机打开“秒速通过”。
据悉,学校在校门、公寓门、图书馆出入口等位置安设了70多台这样的人脸识别面板机。“系统十分智能,也很人性化,再也不用担心扛着大包小包还要找校园卡的麻烦啦!”返校的大二学生赵曼如说,更重要的是,系统让人感到安心,减少了学校里“危险而陌生的面孔”。
打开微信,对准墙上的二维码扫一扫,拍下图片,输入“灭火器固定绳断裂,存在消防安全隐患”。48小时后,灭火器固定绳完成换新——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门、操场、食堂、教室楼口,都张贴着“随手拍隐患”二维码标牌。学生、家长扫码上传问题后,学校相关负责人将同步收到微信提醒,使用手机便可立即安排处理。
类似的“互联网+”高科技手段,有效弥补了校园管理人力资源的不足。
让孩子远离“魔爪”和欺凌
“希望那些有劣迹前科的人,没有接近孩子的机会。”重庆市九龙坡区家长刘汭雪的呼声,日前得到了政府的回应——2019年暑假,重庆出台了《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工作暂行办法》,“重庆市教职员工入职前涉罪信息查询系统”也正式上线运行。
记者登录后发现,该系统可查询2013年4月以来重庆市检察机关受理的所有刑事案件信息,特别是性侵案件信息。重庆市所有院校在招录聘用教职人员时,都需进入系统核对,依法依规决定是否录用。
“过去衡量一个教职人员的品行好坏,更多的是流于纸上,对其过去有无刑事犯罪无从查起。”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说,“入职查询制度建立后,聘用人员的品行考核有了切实的法律依据。”
“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不能以暴制暴”“在网络上不要泄露自己的私人信息”“受欺凌时绝不能保持沉默”……在上海市上南中学,学生们人手一册《网络欺凌预防指南》。手册的封底,还有模仿七言律诗的“网络欺凌预防口诀”。
这是上海首份由学校推出、直面“网络欺凌”的手册。
指南印发出来后,上海上南中学就在高一高二年级举办了班会和展示活动。期间,有网络欺凌知识的普及、相关视频新闻的播放;有学生心里话的畅谈,有抵制网络欺凌的签约承诺;有班主任老师的精彩点评,更有学生自编自演的角色扮演和自主设计的“欺凌杀”游戏。
如今,在上海上南中学,这本指南学生和家长人手一份。专题讲座、家长会、班会……围绕着这本小册子的学习教育从未间断过。册子里的准则也已融化于学生、家长、老师的行为和内心深处。
“将心比心,我们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为人父母,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浙江诸暨市浣纱初级中学校长周其耀说。漫步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鸟语花香中,孩子们或低头看书,或趴在课桌上午休。“希望有更多人,更多力量,一同守护这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