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爱国情 奋斗者】“我们是中国人,要为祖国做点事”

2019-03-25 20:22 来源:新华社 点击:0

记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率领的量子信息科学团队

开栏的话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伟大事业、光荣使命召唤我们每一个人传承爱国奋斗精神,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开拓创新,苦干实干,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本报今起开设“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多视角、多形式讲述江淮儿女为祖国建设发展矢志奋斗、作出贡献的动人故事,弘扬他们接续奋斗、建设强大祖国的壮志豪情,引导全社会挥洒汗水、努力奔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又斩获一项大奖,因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潘建伟被美国光学学会授予2019年度伍德奖。这是自伍德奖设立40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因在本土研究工作而首次获奖。这已不是潘建伟院士团队今年以来首次获奖。就在2月14日,该团队印娟教授代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赴美国华盛顿,领取美国科学促进会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这是克利夫兰奖设立96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获得这一重要荣誉。

“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来到中国,他所看到的是一个分裂而弱小的国家正饱受战争蹂躏。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很高兴能够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为科学进步贡献力量。”印娟在领奖时表示。对于潘建伟团队的成员来说,响应祖国召唤,代表祖国参与国际竞争,是他们永远的骄傲。潘建伟认为,新一代科学家有责任让祖国成为一个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

科技报国,要让中国“全面领跑”世界量子通信研究

量子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之一,与相对论一起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量子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前沿科技,也是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

20多年来,潘建伟院士和他的团队成员彭承志、陈宇翱、陆朝阳等一直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辛勤耕耘。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飞向太空,世界首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开通运营,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原型机诞生……潘建伟院士团队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不仅让中国“全面领跑”世界量子通信研究,使中国赢得了巨大国际声誉,更是提振了中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的信心。

“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1996年,奥地利,时年26岁的潘建伟,第一次在因斯布鲁克大学见到导师塞林格教授,就确立了科技报国的理想。潘建伟坦言,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但的确反映了他们那一代人希望改变我国科技领域在国际上长期处于跟随水平的迫切心情。1999年,潘建伟参与完成的量子态隐形输送的研究成果,被《自然》杂志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2001年,潘建伟学成回国,在中国科大组建团队。归国之初,面对幼小的女儿提出“为什么要回国?”的问题时,他坚定地说:“我们是中国人,要为祖国做点事!”

师生有个“君子之约”,学成后报效国家

潘建伟始终认为,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密不可分。他的爱国思想和实际行动,也深深地影响着团队的每一个人。

“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早日归来,为民族复兴作出贡献!”潘建伟团队成员陆朝阳的手机里,至今仍保存着这条10年前老师发给他的短信。2009年的一天,潘建伟在北京参观完“复兴之路”主题展后,给大洋彼岸的学生们分别发去了短信。当时,陆朝阳正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固态量子光学的研究。2011年初,在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同时,陆朝阳入选比例仅有1%的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的研究员,但他毅然决定回国,“同样做一项科研,如果能在国内做,就算更艰苦些,为什么不回去做呢?”

“潘老师的爱国情怀,打动着弟子们的心。”陆朝阳坦言,他们出国深造的弟子与老师有一个“君子之约”,学成之后立马回归,报效国家。“潘老师之所以送我们出来,是他对于团队建设的提前‘布局’,让我们学习国际最前沿的技术,把新的理论和方法带回国。”2017年5月3日,中国科大主导研制的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上海诞生,比首台电子管及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100倍,创造世界纪录,陆朝阳正是这一成果的“重要功臣”。

“候鸟”回归,成就量子“梦之队”

潘建伟表示,从事量子信息研究就像炒菜,要有各种好的原料。回国建立实验室后,他陆续将一批有潜力的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深造,让他们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国际学术前沿开阔眼界、锻炼成长。陈宇翱到德国慕尼黑研究超冷原子调控技术,陆朝阳到英国剑桥研究量子点光源技术,张强到美国斯坦福学习单光子探测技术……祖国像个强磁场,这些被送出去的年轻学子们,如今陆续像候鸟一样学成归来,最终成就了世界上著名的量子“梦之队”。

“回想自己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达。”在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的墙壁上,醒目地镌刻着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的这段话。“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奋斗,贡献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这个时代。”在潘建伟看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老一辈科学家通过他们的努力为祖国的国防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新一代科学家,他们更要通过科技创新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去奋斗,竭尽全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记者 桂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