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4 13:54 来源: 新华社 点击:0
“我去过很多医院包括乡镇医院考察。老百姓普遍觉得,有病能就近就医、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是最好的。谁愿意千里甚至万里迢迢离家到特大城市看病,连个住的地方都不好找啊?”李克强总理把基层群众改善“看病难”的迫切愿望,带到了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会场。
当天会议部署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李克强指出,建设和发展医联体,是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医改工作一直着力保基本、强基层,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种公共品,向全社会提供。”总理说,“而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真正让集中在特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更多下沉到基层医院,切实方便老百姓就近看病就医。”
他强调,这项工作既顺应老百姓迫切需求,也有利于整个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补上基层医疗的“软件”短板
去年11月的一场座谈会上,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益新在发言中介绍,深圳罗湖正在试点“医共体”模式,通过整合辖区内的公立医院和社区诊所,办出“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李克强当即肯定这一打破行政层级、引入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很有价值”。
总理在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近年来,我国通过深化医改、加大财政投入,已经建立起了一张覆盖全民的医保网,同时不断提升县、乡镇和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基层医疗的“硬件”水平显著提升。
“现在看,基层最缺的还是人才、人力资源。所以我们要在高等院校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同时加大对乡镇医院医生和村医的培训力度。但仅靠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李克强分析道,“我们的优质医疗资源还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级医院。要推动这些优质医疗资源走下去,真正‘下沉’到基层。”
当天会议决定,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因地制宜探索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县级医院牵头,组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城乡医疗机构或专科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医联体,大力发展面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内流动执业一般不需办理相关手续。
李克强说:“我们已经有了‘硬件’的基础,现在关键要让人力人才等资源跟上,补上基层医疗的‘软件’短板。”
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到基层
今年1月的另一场座谈会上,李克强与北京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再次谈起了“建设医联体”的话题。总理明确表示,要调整大医院考核评级标准,加入建立医联体、向基层乡镇社区医院签约等内容,真正推动医联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下沉。
两个月后,“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就被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要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让三级公立医院等医疗资源集中的医院,既有主动意愿,也有具体措施,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到基层。”在12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强调。
当天会议决定,通过派遣专家、专科共建、业务指导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在医联体内实现健康档案、病历等互联互通,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处方流动、药品共享。建立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等中心,在医联体内提供一体化服务。不同医联体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同时将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
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要为医联体硬件设施建设提供应有支持,更要对医保制度作出相应调整,鼓励和引导居民更多选择基层就医。
“如果患者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中城市、中心医院跑,搞得人满为患,那不仅会浪费医疗资源,还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李克强说,“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推动有关措施尽快出台。要以改革创新更好满足群众疾病预防、方便就医和护理康复等需求。”
这是一件造福人民群众的好事,办好了,一举多得!
“这几年,我们要推动多少个公立三甲医院成立医联体,有关部门既要拿出具体规划和明确目标,又要因地制宜,给地方更多探索空间。”李克强指着手中的文件明确要求。
总理说,这些年各地推动大病保险等医改试点时,有很多有益的探索,为改革在全国范围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推动医联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调动各地积极性,同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有价值的要及时加以推广。
李克强最后强调,把推动医联体建设作为医改的重大步骤向前推进,这不仅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也有利于带动经济发展。
“我一直说,我们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力人才资源。没有健康,哪有人力人才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的健康产业这些年需求越来越大,蕴含的市场潜力也越来越大。”总理说,“必须认识到,推进医联体建设是一件造福人民群众的好事,办好了,一举多得!”(王念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