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共同意志更加统一

2016-03-17 10:32 来源:新华社 点击:0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

2016年全国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新的历史画卷正在眼前铺展。

这是承前启后的大会——“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昂首开局。

这是催人奋进的大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响决胜战役,第一个百年目标胜利在望。

这是凝心聚力的大会——增强自信迎难而进,上下同心全力冲刺。

历史将为其作出鲜明的注脚,刻下难忘的印记。

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共同意志更加统一——在民族复兴的航程中,全国两会标注了新的历史方位,开启了新的历史起点

“通过!”

16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随着近3000名代表按下表决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并高票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掌声响彻万人大礼堂,一个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新时代就此开启。

——如潮掌声,是对继往开来新时代的期许。

六十一甲子。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以12部总体规划为蓝图,在发展道路上风雨兼程,砥砺奋进。

国家规划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生于“一五”计划第一年。他的父亲胡兆森作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亲眼见证了“一五”计划在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身为鞍钢员工,胡兆森又参加了“一五”计划中三座大型自动化炼铁炉的基建。

“五年规划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方式,已经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评价国家治理绩效的重要依据,它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胡鞍钢说。

历史已经证明,矢志不渝的奋斗终将成就辉煌。

“‘十三五’规划保持了这种连续性,对中国的发展前途至关重要。”法国中国问题专家皮埃尔·皮卡尔认为,中国制定的为期五年的发展蓝图务实、灵活,推动了当代中国的振兴和发展,为中国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潮掌声,是对实现千年梦想的憧憬。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中华民族穿越千年的社会理想,曾走过激荡百年的奋斗历程。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确立“三步走”战略。上个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仍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均衡的小康。

跨入新世纪,我们党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今天的中国,站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

美好图景已经绘就: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以“两会时间”为开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五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近在咫尺,中华民族正日益接近实现复兴梦想。

一届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未离开农村。60多年间,她见证了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

“奔向全面小康是全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我很幸运能亲身参与决战,我和乡亲们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这个仗。”申纪兰说。

这样的时刻无法不让人热血沸腾——

小米公司,成立不到6年,从智能手机新兵到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前列,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制造的创新奇迹和速度。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看到了巨大机遇。“未来是创新创业的黄金时期,大机会前要抓住物联网、农村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这样的‘风口’,勇于争先,在国际市场展示中国企业竞争力。”

——如潮掌声,是对万众一心携手奋斗的坚定表达。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落实党的主张,顺应人民意愿,要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

“‘十三五’规划纲要是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规划建议精神编制的,凸显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最终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指导共同行动的国家意志。”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岳修虎说。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表示,纲要体现出党的主张、人民意愿和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表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了广泛共识,“十三五”抓什么、怎么干,有了明确方向。

上下同欲者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国梦的大格局,事关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以‘十三五’规划纲要统一全国的行动,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说。

两会汇聚党心民意,连通国计民生。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平台,把亿万人民的思想和认识集中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把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步调一致迈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