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8 10:23 来源:人民网 点击:0
编者按:
目前,医改已进入攻坚期,公立医院改革难题亟待破解。9月6日,在浙江温州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医院院长高层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公立医院改革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争论与激辩,产生了不少精彩的观点。人民网记者将这些内容予以整理编辑,推出“追问公立医院改革”系列报道,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赵敬菡、傅立波)“中国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公立医院。”在9月6日于浙江温州举办的2014第十届中国医院院长高层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语出惊人”。他的理由是,现在的公立医院收入结构的90%来自于市场的收入,政府投入极少,而真正的公立医院由政府投入,是公益性的,提供基本医疗甚至免费的救助医疗服务。
记者调查得知,由于财政投入不足,我国公立医院基本是“自负盈亏”。其中,很大一部分收入主要依靠药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所得收入,占医院收入的四至五成,越是基层医院,比例越高。新一轮医改中强调“医药分开”,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药品零加成”。医院不再依靠药品15%的加成来获得收入,相当于砍掉了一部分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医院还要维持正常的运转。这一“砍”之后,医院的资金缺口谁来补上?取消药品加成对公立医院改革是否有推动作用?记者在论坛上采访了与会的多名业内人士。
理顺价格机制
取消药品加成,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合理地补偿。蔡江南认为,按照医院的规律来说,医院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医疗服务来维持运转,之所以出现“以药养医”、“过度医疗”,关键在于人为地限制了医疗的价格,而没有反映其真实的成本。
图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
《人民日报》曾报道,一位外地患者来北京看病,就诊当天就要求马上住院,原因是宾馆太贵,“北京最便宜的宾馆也要一两百元,医院的床位费才7元,能省多少钱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医疗服务定价不合理。
北京市曾对8家公立医院的医疗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结果显示,均呈现较严重的亏损状态。在亏损项目中,有近半数属于政策性亏损,即医院无法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而扭亏为盈。
“我们医疗的人力成本算得太便宜了,医生的劳动价值体现不出来。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各个行业的收入也明显增加,医生作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收入也应该有所增加。过去一包棉签几分钱,现在涨了六七块钱。所有的成本都在增加,人力也是一样。”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感慨。他认为,取消药品加成后,一定要理顺价格体系,按照市场规律给医疗服务定价。“提高我们的服务费,测算一下,这个人上班值多少钱,我就给他多少钱,床位费该收多少钱,就应该合理进行收费。”
图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陈肖鸣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陈肖鸣也认为,当前情况下,最可行的就是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因为政府补偿更难。”
有些人认为,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病人的负担增加了,看病还是贵。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提高价格会“引起民愤”。对此,蔡江南认为,虽然医疗服务价格提升了,但药品方面的过度用药减少了,节约下来的钱是可以补医疗服务的涨价部分的。“应该把价格提上来,这应该是合理的。”
图为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院长秦成勇
除了改革定价机制,医院自身也可以有所作为。“作为医院本身,应该通过抓质量、抓服务,通过降低成本来弥补这个损失。”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院长秦成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