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优良工程”为何重病缠身

2014-03-14 20:22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由于质量不过关,黄石大桥“治超”工作反而成了搞得最好的,大桥两端都安装了超大型衡器,每天投入80多人进行管理。

    1996年12月16日正式通车的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公路干线312国道(上海至成都)上的特大型桥梁,是交通部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座特大型桥梁,1999年竣工验收时被评为优良工程。然而,竣工仅仅7年,种种安全隐患却逐渐暴露出来。

    安全储备偏小 局部出现裂缝

    不断有司机反映,在武汉至黄石的高速公路鄂州段,立了一块标志牌“黄石长江大桥限载“汽车-20级,挂车-100级”,这是什么意思呢?据有关专家解释,原设计标准是与高速公路一样的“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但施工完成的黄石大桥却比原标准降低了一档。为了确保大桥安全,超过现有标准的载重车过长江只能选择走九江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或轮渡。

    降档通行是在“优良工程”运行7年后发生的事。因为在2002年11月,有关单位就已发现大桥3个跨度为245米的主跨存在跨中下挠(连接桥梁的桥面向下弯曲)现象,如继续下挠大桥就会垮塌。建设单位只得再投资7000多万元,对大桥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大修”,采取对原主桥混凝土缺陷修复、箱梁裂缝处治、箱梁碳纤维补强等措施。

    在1999年的竣工验收报告上记者看到,“主桥边跨现浇段结构主拉应力安全储备偏小,局部出现裂缝”、“主桥纵向线型控制不够理想,主梁腹板局部尺寸控制不严”等。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安全储备偏小,局部出现裂缝”的大桥却被评为了优良工程。

    据知情人士介绍,大桥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和当时设计、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施工中随时变更设计及地方政府为抢时间急攻冒进等各种因素有关。

    仓促开工埋隐患 施工摸石头过河

    在大桥建设开工时,施工方认为大桥全面开工的条件尚不具备,如征地拆迁、“四通一平”等还有一些工作要做,且地质资料不全,施工图设计也未及时提供。然而,建设方却要求尽快开工,因为国务院已将黄石长江公路大桥列为1991年全国56个新开工项目之一,也是国家利用第三批日元贷款的7个交通项目之一,如不按计划尽快动工,既有丧失贷款机遇之虞,也有另外一座大桥抢先上马而使之暂停缓建的可能。为抢时机,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黄石大桥仓促开工建设,也因此留下了隐患。

    另据了解,大桥建设时,交通部门的技术能力不足,摸着石头过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桥志上这样记载着:1992年3月15日交通部负责人在黄石长江公路大桥工作汇报会上讲:“交通系统在长江上同时建两座大桥,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是‘野战军’施工,一公局、二公局、二航局,还有二公院(另一座桥的施工方)都是部直属队伍。如果两座桥我们能取得成功,那么今后我们交通系统在长江上建桥就没有问题。”

    此外,在黄石大桥建设过程中,不按设计施工或随意更改设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也使桥的质量大打折扣。记者查阅1991年12月14日《交通部关于黄石长江公路大桥建设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发现这样的字句:“目前已发现任意修改设计的倾向。”

    管理部门无奈 降标“治超”限行

    改扩建工程验收报告中有这样的话:“原桥梁病害严重,大修后未对大桥进行静载试验,无法准确判定其结构承载能力。”对此,在大桥改扩建后,湖北省交通厅无奈同意其负载标准按“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执行。要求采取强制措施严禁超限、超载车辆过桥,以保证大桥安全。

    一座桥梁运行7年就大修,湖北省交通厅只能靠限载解燃眉之急且没有设法追究根本原因,却在《关于印发〈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改扩建工程验收鉴定书〉的通知》中说,黄石大桥改扩建工程为国内同期同类特大型桥梁的加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要求各参建单位认真研究总结,相关成果及时上报。

    黄石大桥管理局吕总工程师介绍,黄石大桥“治超”可以说是搞得最好的,大桥两端都安装了超大型衡器,他们每天投入80多人管理,车辆的总重量只要超过70吨,就要限行。

    目前,交通部门以黄石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时间较早,技术标准较低,交通量已趋于饱和状态等为由,已决定在离黄石长江公路大桥不过千米的江段上,投资29.4亿元,再建一座鄂东长江公路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