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给辽宁抚顺"棚户区"居民

2014-03-14 20:01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2月16日,正值农历腊月二十九。辽宁抚顺,最低气温零下九摄氏度,寒气依然袭人。然而,抚顺棚改新区的居民们心里却格外温暖。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看望大家。 

    棚户区是我国东北等地一些资源型城市的特定历史产物,那里几乎全是危房,拥挤不堪,居民吃水难、行路难,生活条件十分艰苦。2003年除夕,温家宝就曾来到辽宁省阜新市,深入矿区慰问困难职工。2003年6月,他又来到辽宁本溪、抚顺等地看望棚户区居民。随后,国务院作出了改造棚户区的决策,辽宁省委、省政府认真组织实施了这项工作。 

    棚户区如今改造得怎样?群众能不能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16日中午,温家宝在北京刚参加完春节团拜会,就来到在全国最早开展棚改工作的辽宁省抚顺市。 

    下午2时许,温家宝在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张文岳陪同下,来到望花区古城棚改新区。看到小区里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温家宝十分高兴。他微笑着和围拢上来的群众握手,互致新春问候。走进回迁居民王洪玉家,温家宝拉着他的手亲切地攀谈起来。已搬进新居一年多的王洪玉激动地说:“和过去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温家宝说:“关注民生,首先要关注最困难的群众。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紧迫的利益问题,必须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棚户区改造就是这样。” 

    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春意盎然。 

    温家宝叮嘱同行的干部:“逢年过节,是老百姓高兴的日子,也是干部应该关心群众的日子。干部要想一想,哪些人还没有房住?没有饭吃?”临别时,他走到窗户边摸摸暖气,到厨房看看年货。 

    在74岁老人费桂荣的新居里,温家宝说:“我2003年来,先看大坑(露天煤矿采区),然后就看棚户区。当时就下了决心,一定要改造棚户区。2004年,我们开始做这项工作。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只要下了决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老人激动地对总理说:“以前的棚户区住着担心,棚户区改造使人舒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真让人开心。”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辽宁实施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连片棚户区盖起了6300多栋新楼房,120多万居民搬进新居。 

    下午3时许,温家宝来到东洲区胜工社区。这里的棚户区住宅已列入抚顺市2007年棚改计划。2000多户居民已签了协议,将在今年一次性搬迁。 

    在下岗职工刘永健破旧、低矮、狭窄的小平房里,温家宝关切地问他什么时候搬迁。主人告诉总理,这是1958年盖的简易房,下雨经常屋漏,现在已列入棚改计划,签了协议。说着,他从上衣口袋掏出产权调换协议书。温家宝接过来,饶有兴趣地观看,并说:“你能不能简要地把协议书内容说一下?”刘永健说:“我交了一万四千块钱,28平方米的平房可以换到50平方米的楼房。” 

    “像这样的房子,市场价要6万。”抚顺市领导说。 

    温家宝接着看望了93岁的王焕荣老人,向她拜年,祝她日子越过越好。 

    莫地沟是一个棚户区比较集中的地方。以前这里曾经以房屋破旧、环境脏乱、治安不好闻名,当地流传着一句话“有女不嫁莫地沟”。如今,改造后的莫地沟,矗立起13栋整齐漂亮的新楼房,885户居民已经入住,还娶进了22位新媳妇。 

    在居民张元州家,温家宝对这位74岁的老工人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抚顺给国家输出了10亿吨煤炭,贡献很大。国家要帮助老工业基地的职工解决困难,第一步解决住房,下一步解决就业。不仅安居,还得乐业,安居乐业才能和谐。看到旁边桌上摆着的饺子馅和饺子皮,温家宝站起来说:“快过年了,我也包几个饺子。” 

    已是暮色朦朦,温家宝又来到抚顺嘉旺制衣厂。这是一家政府投资专门为失业人员、下岗人员和低保户办的企业。温家宝认真地观看工人们缝制衣服。他鼓励女工要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希望企业做大做强,为解决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晚饭后,温家宝来到抚顺石化公司乙烯化工厂,同坚守岗位的工人一一握手,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搞好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已经批准建设抚顺石化百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不仅可以安排十几万人就业,而且对抚顺的经济转型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把它建成世界一流的企业,这就必须有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和管理,要重视质量和效益。石化企业是高危和风险企业,要特别加强安全和环保工作。” 

    已是晚上9时许,温家宝向工人们告别。街道两侧悬挂的大红灯笼,映衬出浓浓的节日气氛;远处,鞭炮声声,告诉人们:新春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