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投资政策调控:连续4年"两减一增"意味
2014-03-14 20:00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245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500亿元,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804亿元。而在2004年,这三个数字分别是3198亿元、1100亿元和350亿元。这三组数字连续4年“两减一增”,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此进行了解读。
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稳健”,给固定资产投资降温
从2003起,我国经济出现局部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中央适时将财政政策由“积极”改为“稳健”,和货币政策一道,形成了“双稳健”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赵鹏说,“两减一增”既是“双稳健”政策的重要内容,又有利于“双稳健”政策的推行。一方面减少赤字和国债,另一方面又不影响基本建设的需要。在稳健的同时,又确保急需支出的需要,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性骨干项目投资需要,这体现了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赵鹏代表认为,连续4年缩减中央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表明我国的财政实力有了大幅提高。同时,政府从一些投资领域,特别是生产性和竞争性领域退出,既可以直接给过热的投资降温,又能对投资结构调整起到示范作用,使经济在一个更加合理的水平上运行。
国家投资转向“民生”,优化生产消费环境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投资使用要确保“三个高于”,即: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高于上年。同时,加大对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宜瑾认为,过去,建设国债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投向生产领域、竞争性行业或盈利性项目。国债投向的转变,标志着国家投资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民生领域,将有限的资金投到最需要的地方,“三个高于”就是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
杜宜瑾代表说,国家投资的这种转向,首先给社会资本、国外资本投资腾出了空间,使这些资本能够进入公路、铁路、民航等领域。同时,国家投资转向,让广大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对于刺激国内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十分有利。
规范财政收支渠道,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冬荣说,连续4年的“两减一增”,表明我国的财政收支逐渐走向规范化。她说,过去在庞大的赤字财政政策下,财政支出安排的随意性较大,形成支出结构不甚合理、地区间不平衡、项目间不平衡、长期与短期不平衡等等。“两减一增”政策将经常性建设投资纳入财政收支计划的同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使财政支出的结构在预算编制时就形成相对合理的比例,从而规范了财政收支的渠道。
朱皖代表认为,粮油米面、水电气油,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对生产、消费、进出口贸易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较明显。她说:“减少建设国债、不断压缩赤字,从而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对于稳定物价、保护中低收入者的利益很有好处。”
赵鹏代表认为,“两减一增”还有助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他说:“流动性过剩,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外贸收支不平衡,外汇储备过高,资产价格出现泡沫。缩减国债和财政赤字,减少货币发行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