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包揽建房 没有监督会不会走旧路
2014-03-14 19:47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穷人也是要住房子的,但他们又不可能跨越今天的高房价市场门槛。于是,他们的住房梦也就只能寄托于保障性住房上了。问题是,经适房与廉租房由于“微薄利润”,开发商乏人问津,这时候,政府应该何去何从呢?
对此,郑州采取的是由政府来“大包大揽”。最近郑州市政府下发文件,决定将组建投资公司,来从事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周转住房和农民工公寓等住房的投资和建设。并表示在住宅投资公司成立一到两年内,逐步垄断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市场。(《东南快报》9月26日)
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本身就是当前经适房与廉租房建设中一个最重要难题。在这样的语境下,郑州政府主动出面,组建国有独资性质的公司,来承揽保障性住房建设,表示将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以赚钱为目的,这种做法无疑体现了政府先进的行政理念。当经适房建设中出现市场失灵,政府应该有勇气站出来。所以,对于郑州将成立住宅投资公司垄断经适房市场的做法,我更愿视为政府为民生保障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
问题是,政府包揽的做法,真的就能走出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困境吗?换句话说,由这样的公共住宅投资公司来承担保障性住房建设,原先存在的诸如制度、资金、分配等漏洞,是否能得到有效弥合?对此,还要理性视之。
垄断往往与权力寻租之类的腐败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常识。一旦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市场形成政府垄断局面,又会不会滋生腐败现象?郑州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王广国认为这种公司有些像发包人,具体的运作还是一些企业在做,“感觉好像不存在腐败生长的空间”。但是,土地资源掌握在国土资源局手里,保障性住房资金又由公共财政来承担,现在政府又直接参与到房地产开发中,这样一来,容易形成监督死角。所以,如果不能保证材料选购以及诸多资金使用环节的透明性,不能对相关项目进行有效监督,建设中的腐败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公共财政的浪费都可能出现。
排斥竞争是垄断的最大特点,公共住宅投资公司来垄断经适房与廉租房建设市场,也自然就构成了对其他市场主体的排斥。诚然,基于“微薄利润”的原因,当前许多市场主体缺乏投身保障性住房的动力,但这却不足以成为剥夺他们自由参与相关竞争权利的理由。
事实表明,即便是在公共产品提供与公益事业建设方面,仅仅依靠政府的大包大揽是不现实的。政府的能力毕竟有限,“小政府、大市场”的内涵早就告诉我们,政府构建好一个健康市场的制度渠道,就可以带来强大的效益。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场而言,同样如此。不仅仅需要政府直接投入公共财政,来为穷人圆住房梦,更希望政府能够通过诸如土地让利、税收减免以及提供方便的行政审批,来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投身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
不要忘了,房价高企本身就是保障性住房匮乏的直接推手。而房价高企的最根本原因,与土地和住房供应模式的双重垄断大有关联。我们应诉求政府告别以地生财,并加大力度来打击开发商的种种垄断经营行为,还原自由竞争的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