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灾区人民正在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

2014-03-14 19:1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汶川、北川、青川、茂县、理县、安县……如果不是地震,这是一片美得迷人的地方。然而,这一切都在地震中被毁掉了。 

    截至6月2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累计倒塌房屋1400万间,累计受灾人数4555.2965万人。 

    但是,地震能够夺去亲人生命、摧毁已有家园,却无法摧毁灾区人民的精神与意志。在被毁的家园,精神在顽强地生长。 

    “我必须活下去!”强烈的生存意志,使生命的损失降到了最小。幸存者成为“废墟上的鲜花”,他们在瓦砾堆下和大山深处坚持,坚持,再坚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坚强地活着,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慰藉。安县花荄镇联丰村9组村民李成林在地震中失去了儿子、媳妇和孙子,只剩下他和老伴。他的眼泪几乎流干,但记者见到他时,老人正在给庄稼打农药,他坚定地说:“既然活下来了,就要活得好一点。” 

    在一些偏远村寨,农民们争先参加抢险救援,疏通乡道、村道,让救援物资尽快进入。在更多的地方,返乡的农民在自发收集垮塌房屋的木材、砖块等建筑材料,为重建家园做准备。北川县委书记宋明说,这里的建材比外边贵,农民是仔细过日子啊。 

    青山在,人未老。精神在,希望就在。 

    北川县在地震中受灾惨烈,县长经大忠感慨万千:“我们的人民,从废墟里爬出来,就再也没有倒下过,我们的精神更是没有倒下过。我为北川人民骄傲!” 

    眼下的川西北正是农忙的季节。四川是中国粮食主产区,也是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地震虽然夺走亲人、毁坏家园,却无法让这里的人民离开他们的土地,离开他们土地上即将的收获。 

    连日来,地震重灾区数十万农民奋战在抢收抢种的田野上,应收尽收、应种尽种,他们在破碎家园上的忙碌身影,无言地向世界讲述着中国农民的坚忍与顽强。 

    绵阳九洲体育馆曾经是汶川大地震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最高峰时多达4万人。但两手空空的农民还是想尽快回到土地上。九洲体育馆如今只剩下5000人左右,大部分农民都已返乡生产自救。 

    灾区的工业企业,在地震中遭受了惨重损失,一些企业甚至陷入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时刻。但是,他们没有等靠要,在妥善安排受灾职工的同时,迅速组织人员清理生产现场,积极调动骨干抢修损坏设备,科学调整产品生产计划,企业生产迅速转入正轨。 

    截至6月2日,四川重灾区规模以上企业多半恢复生产:成都市规模以上企业恢复生产的占94.42%;德阳市占62.4%;绵阳市占59.67%;广元市占55%;雅安市占84.41%。 

    在地震灾区广袤的土地上,一顶顶帐篷搭起来了,一条条公路打通了,一间间活动板房建好了,开始有炊烟袅袅、书声琅琅,开始有笑脸,开始有信心。虽然恢复到地震前的状况,还有艰巨的路要走,但是,灾区的人民相信:他们能够重建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在灾区采访,受灾群众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话就是:“有党和政府帮助,我们的生活会好起来的,但是,我们不能全部靠政府,我们都有一双手。” 

    在北川县擂鼓镇,安置点的青壮年就近到活动板房建筑工地打工;而四川灾区各地400多受灾群众,近日陆续前往海外务工。仅四川江油,就有250人到安哥拉务工。 

    采访中,不少受灾群众告诉记者:过几年再来看看吧,我们会好起来的! 

    灾区人民,正从废墟中站起来! 

    (责任编辑 刘芳)



新闻来源:

新华网 2008年6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