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6 09:21 来源: 新华网 点击:0
刘怡然
新年首周,2016年中东乱局的序幕由沙特和伊朗联合拉开,断交风波令地区局势骤然紧张。老问题久拖不决、新问题层出不穷,台面上的教派冲突和私底下的大国博弈同样激烈,空前变化的国家间关系把中东局势的死结系得更紧。
1月4日,伊朗民众参加在首都德黑兰举行的集会,抗议沙特司法机关处决知名什叶派教士奈米尔。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哈拉比萨斯摄)
先说沙伊断交这个新年“头一炮”。沙特和伊朗是中东政治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两大力量,也是势不两立的两大冤家。
从宗派上看,沙特和伊朗分别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集团的主导者;从地缘政治上看,两国分别是美国与俄罗斯中东政策的代言人;从经济上看,两国又是波斯湾最主要的两大能源输出国,为了石油美元利益在欧佩克内外较量多年。
直接断交在和平时期实属罕见,但两大冤家翻脸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从沙特处决知名什叶派教士奈米尔等47名囚犯,到伊朗示威者纵火焚烧沙特驻伊大使馆不过数小时;而从“烧馆事件”到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也用了不到一天时间。显然,两国断交绝非仅仅为了一个传教士,而是源自沙特与伊朗的不世之仇。
沙伊断交给了中东局势当头一棒。这一棒,或将引发十余年来该地区的矛盾集中爆发。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地区原有力量平衡被打破,教派冲突加剧。面对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的崛起,满怀戒心的逊尼派沙特领导“海合会”同伊朗在诸多领域展开博弈。此番沙伊断交后,海合会成员巴林果断追随沙特,也宣布与伊朗断交,另一成员阿联酋则把同伊朗的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当暗流涌动的幕后较量演变成针锋相对的正面冲突,中东两大集团的对抗无疑将更加激烈。
12月21日,俄罗斯国防部在莫斯科举行新闻发布会,称被土耳其击落的苏-24战机黑匣子存储卡芯片受损严重,还不能还原苏-24战机飞行信息。新华社记者戴天放摄
再说俄土这对冤家。1月1日,俄罗斯对土耳其的经济制裁正式生效,土方威胁把俄罗斯诉至世界贸易组织裁决,双方因战机事件爆发的争端继续升级。
尽管在历史上,俄罗斯与土耳其曾10次兵戎相见,然而近两年,在西方制裁打压下,土耳其实际上正逐渐成为俄罗斯的重要战略伙伴。
2014年底,在俄罗斯经济陷入经济危机之际,俄总统普京曾高调访土,将土耳其列为新的天然气出口中转国,以替代因欧盟施压而被冻结的“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因而此访被视为普京在西方制裁环境下的突围之举。
普京在2014年的年度记者会上盛赞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他是能与俄罗斯一道对抗西方的“硬汉”。但一年后,在同样的场合,埃尔多安则成了“跪舔美国”的笑话。俄土之间反目成仇,不仅是两国关系的破裂,更让土耳其全面倒向美国主导的阵营。
在中东地区,土耳其是可以与伊朗、沙特平起平坐的重要地缘政治力量,再加上其北约成员国的身份,在该地区拥有不小的话语权。不过,土耳其在战机事件后的处境非常被动,不仅遭到俄方严厉报复,“私通‘伊斯兰国’”的传闻更让其在国际社会严重丢分。
眼看多数西方国家不认可自己的做法,土耳其选择了与沙特“抱团取暖”。埃尔多安去年年底访问沙特,与沙特方面商定建立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战略合作委员会”。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埃尔多安2015年内第三度访问沙特。现在,两国已显示出结成更紧密联盟的意向,加上两国传统盟友美国在背后的暗中支持,势必继续引发中东力量格局的演变。
而另一方面,战机遭土耳其击落则给了俄罗斯进一步加强在中东军事部署的借口,已经部署至叙利亚北部的S400防控系统,以及开赴地中海执勤的“瓦良格号”巡洋舰,都让中东局势进一步失衡。
新年第一天,黎巴嫩就迎来了罕见的暴风雨雪,多个地区特别是与叙利亚接壤的山区大幅降温,道路被大雪阻断。对于本来就饥寒交迫的叙利亚难民来说,恶劣的天气无疑是雪上加霜。新华社发(塔希尔摄)
当前,中东地区面临的首要挑战是“伊斯兰国”的安全威胁,而伊沙断交、俄土交恶则扩大了外部势力介入地区矛盾的可能性,让争端进一步复杂化。这样的局面消耗了国际社会为反恐所做的努力,其结果是给了极端分子可乘之机。
面对中东乱局,到底是继续“撕”,还是坐下谈?毫无疑问,只有各方将目光聚焦在联合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中东问题的死结才有希望解开;只有在反恐问题上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才能使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成为可能。毕竟,“伊斯兰国”肆虐的场景谁都不想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