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拔河”申遗成功 看韩国热衷申遗的背后

2015-12-25 09:19 来源: 新华网 点击:0

  导语:近日,韩国文化财厅宣布,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4国联合申遗的“拔河”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根植于中华文化、国人也喜闻乐见的传统风俗活动被韩国申遗成功的消息着实让许多中国网友的心里产生了又酸又恨的情绪。不过,文化从来都是多元的,文化的保护也应该多元参与。申遗本身只是一种传承保护的形式和手段,而不是狭隘的占有与掠夺。从这个精神出发,我们就应当立足于自己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在民间文化现状,传承那些将要失去土壤的传统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拔河”申遗成功 四国游说首创联合申请

韩国拔河申遗成功

  在2日于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的第十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上,韩国的申遗项目——拔河得到了超过半数的成员国的支持,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从2001年韩国的“宗庙祭礼及宗庙祭礼乐”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目前韩国有18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3月,韩国与越南、柬埔寨、菲律宾联合为拔河申遗。今年11月,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委员会执行附属机构对拔河申遗给出了“补充信息”的意见,认为拔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充分的价值,但需要完善相关说明。上述四国有关人士在当地对委员会成员国进行了大量说服工作,最终使拔河申遗成功。

无需对“申遗控”韩国又酸又恨

韩国拔河申遗成功

  韩国又申遗成功了!而且,这次申遗成功的项目,又是一个根植于中华文化、国人也喜闻乐见的传统风俗活动——拔河。对此,许多网友表示出了又酸又恨的心理,认为这是韩国在“抢注”我们中华文化的东西,甚至担心或许有一天,我们身边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被韩国人抢去。

  客观说,韩国文化部门近年来的表现可以称得上是“申遗控”。迄今为止,韩国共有18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这其中包括许多带有我国农耕文明痕迹的文化习俗与技艺,比如,宗庙祭礼及宗庙祭礼乐、木匠、暖炕、武术、巫术、传统民谣《阿里郎》、纺织工艺等。因此,也难怪有国人认为,韩国所申遗的多数项目都是在与我国进行申遗“竞赛”。可是,这能不能就否定我国申遗工作以及文化保护的落后呢?

  2013年12月,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共有38个项目入选该名录,项目总数居世界第一。这个数字体现出来的实际情况就是,我国有关文化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也在申遗工作中做了许多努力,成绩远超韩国。 

韩国的申遗与“被申遗” 误会引发争议

  这几年来,韩国人确实在申遗的路上越走越起劲,这与他们重视保护传统文化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无关系。而与之相伴的,却更多的是经过包装引发误会和曲解的“被申遗”。

  2014年3月17日,《朝鲜日报》刊登消息称韩国政府有意计划申报朝鲜“暖炕”。不少中国人莫名其妙:“我们盘腿上了几千年的炕,怎么就又变成了韩国人的了?”。甚至有人调侃道:“如果东北大炕都是韩国的,那乡村爱情故事不就成了韩剧?”。但事实上,韩国拟申遗的项目叫“温突”,专指朝鲜民居特色的地热取暖系统,与中国大炕有区别。个别韩国媒体的过度解读与炒作,又引发了一场申遗之争。

  中韩“端午”也是两码事。韩国的“端午”是指在每年农历4月到5月初,韩国江陵地区举行的萨满祭祀、歌舞表演、民俗游戏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粽子节”。

那么,他们弄出这么多文化遗产来,到底是想干嘛?

  说来说去,在韩国这么一个面积不及中国一个省的国家里,为何要整出如此多的文化遗产?

  众所周知,朝鲜半岛国土狭小,三面临海,陆路与中国相连,纵观其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从属、被侵略乃至被殖民的状态。因此,激发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一直是韩国政府非常重视的课题,为此需要设立一个专门机构,将韩国现存的文化和古迹发掘整理出来,让国民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历史文化。同时,通过对历史留存的整理和申遗,也可以向世界印证半岛自身的悠久历史,从而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文明古国。

  韩国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千奇百怪,有的连神话故事也能给指定成为文化遗产。比如济州的三姓穴,传说作为济州人祖先的高、梁、夫三人就是从这里的三个洞中钻出来的,可是走进一看,那洞口小的可怜,怎么也想象不出一个成人如何从那么小的洞口进出。

  其实,韩国申遗的宗旨与使命,不只是为了本国家和本民族的利益,也在于传承这种将要失去土壤的文化形态,保护世界遗产。拔河申遗就是韩国首次尝试与多个国家共同联合申请,可以说韩国引领了超越某一国家单一文化遗产的人类共有文化遗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