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德国议员提出取消对华援助引发政界大讨论

2014-03-15 15:59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继日本冻结对华贷款后,德国议会中关于“取消对中国的发展援助”的声音也不断高涨。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外援受惠国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是一个需要援助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已经成了德国的竞争对手,成了德国国内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3月26日,德国执政党之一的基民盟要员提出议案,要求取消对中国的发展援助,引发了德国政界和媒体的大讨论。
 
  议员建议效仿日本

  据德国《明镜》周刊27日报道,基民盟财政问题专家斯戴凡·康培德26日在议会中提出,中国不仅是一个地区大国,而且正站在世界强国的门槛上,不该继续被当做发展中国家来对待。而且,中国的商品仿冒问题严重伤害到德国企业的利益。因此,德国对于中国的发展援助应取消。康培德还说,中国更应当成为G8组织以及经合组织的成员。本届政府任期内应该取消对中国发展的援助。

  这已不是德国第一次出现这种声音了。2月中旬,德国自民党议员柯尼希豪斯也建议政府“效仿日本”,停止对中国的发展援助,并得到其党内一些人士呼应。他认为,中国已根本不需要德国的发展援助。德国给予中国的援助是“浪费纳税人的金钱”。

  发展援助对德有利

  国际经济援助形成于二战之后,逐渐成为一项国际公认的政策。主要分官方和非官方两大类,在官方援助中,国际性组织、地区性机构或某个国家都有国际经济援助项目;非官方主要指私人商业银行对欠发达地区提供的低息贷款。受援助国家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

  德国对外发展援助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初,德中政府签订了财政合作协议,向中国的发展项目提供援助。援助形式包括财政援助、技术合作、粮食援助、紧急援助、项目外奖学金和资助研讨会等。其中,财政援助是主要形式。20年间,德国向中国提供的低息贷款约占援助总额的2/3。

  德中两国政府每年都会通过谈判确定发展援助的领域和重点,两国的公司可以参与具体项目的实施。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05年底,德中发展援助累计金额达46.8亿美元,用于120多个项目,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等领域。今年,中国将从德国联邦资金得到发展援助金6800万欧元,同时,提供给中国的无偿技术合作援助资金约为1600万欧元。

  不过,通过发展援助受益的不仅是中国,还有德国。德国专家认为,无论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技术等领域在德国的就业岗位,还是防止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与中国合作都符合德国的利益。此举还为德国企业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正如德国发展援助部长措伊尔说的,“如果将我们在中国的发展援助工作全盘撤回,我们便失去了在那里的影响力,也就谈不上我们的自身利益了。”

  两派意见针锋相对

  对于取消对华援助,德国各界议论纷纷。赞同的人认为,中国已经可以自助,有限的资金应用来帮助更需要脱贫的国家。

  反对的声音也不在少数。《明镜》周刊认为,这一问题的焦点是“中国是否为发展中国家”,答案明明白白是肯定的。康培德等个别议员提出的例子,即使都是事实,但并不能反映中国的全貌。中国国民经济的数据清楚地表明,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甚至低于阿尔巴尼亚等穷国。还有,鉴于中国人口众多,中国每人得到的德国援助资金是最少的。

  德国国家电视台也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有专家认为,发展援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资助,而是双方互动下的合作,所以联邦政府也叫这个项目为“发展合作协议”。目前在同中国的发展合作中,德国最有效的方法是不仅应保持财政援助,而且还要通过项目向中国提供知识和新思想。至于今后,他认为,纯粹的资金援助将会减少,按照市场特点进行的合作项目将会越来越多。

  援助不会轻易取消

  针对此问题,本报采访了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的裘元伦研究员。他指出,虽然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但考虑到这些国家在政治方面的重要性,发达国家不会轻易取消经济援助。他分析认为,德国提出削减对华援助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德国多年经济不景气、财政困难。第二,欧洲人对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水平和能力的判断有误差。在中国GDP排名居世界前几位的情况下,欧洲人难免要问,中国是否还需要经济援助?第三,日本削减对华经援对欧洲国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同济大学德国问题专家李乐曾也指出,德国削减对华援助的大背景是如何定位中国,而具体的削减措施与德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有关。李乐曾认为,国际经济援助减少是必然的趋势,但什么时候削减、削减到何种程度,对于任何一位政治家而言,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环球时报》(2006年03月29日第三版)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本报记者 张楠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