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如何走出新路
2014-03-15 15:45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合作,是即将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主题。同其他中国驻非洲国家大使一样,中国前驻莱索托、纳米比亚大使陈来元是中非各领域合作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谈到“合作”二字,陈大使可以激动地给你一连讲上几个小时的故事也不觉得累。
最先支持中国申博
记者:半个世纪以来,非洲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中给予了中国真诚而无私的支持。对于非洲人民的情谊,您有哪些切身感受?
陈来元:中国与莱索托1983年建交以来, 莱索托王室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对中国一向怀有友好情谊。中国和纳米比亚在国际领域和国际问题上也有着广泛的友好合作。在涉及我国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上以及在我国参加的国际竞选中,纳米比亚政府给予我们很多宝贵支持,平均每年不下10次。特别难忘的是,在世界上第一个表示支持中国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的国家,就是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是国际展览局的成员国之一。2000年11月,纳米比亚总统努乔马访问上海,我作为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陪同。当时的上海市长徐匡迪在与他会见时,告知上海将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希望纳米比亚政府予以支持。努乔马总统听后当即表示,中国是纳米比亚的好朋友,上海又是“我的城市(my city)” ,纳米比亚当然会毫无保留地全力支持中国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努乔马总统曾10多次访问上海,每当他说起上海来,都十分自豪地把上海称作是“我的城市”。
中方注重带去实惠
记者:您如何评价在您任大使期间,中国和莱索托、纳米比亚开展的一系列合作项目?它们有何共同的特点?
陈来元:我在莱索托任大使的时候,中国为莱索托首都援建了一个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国家会议中心。之前,几乎所有莱索托国内的重要会议都没有专门的会议场所。缺水,是困扰大多数非洲国家的一个大问题。我在纳米比亚当大使期间,帮助搞了一个水利灌溉工程———扬水工程,为附近种植葡萄、芒果、柑橘、椰枣的农民解决了灌溉这个关键问题。
这些都是中国与莱索托、纳米比亚之间开展的比较典型的合作项目,在这些项目上,中国从来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它们效果好,为当地的非洲人民带去了实惠,受到当地人民欢迎和媒体关注。
合作模式还需完善
记者:结合您自身的大使经历,您认为未来中非合作应当采取怎样的模式?
陈来元:在政治上,中非互相支持、互相信赖堪称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上平等互利合作的典范。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也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在经济上,中非合作的模式已从过去的单方面援助转变为援助与互利合作相结合,并且已有很多企业参与到合作中来。合作成功的例子不少,过去很著名的有坦赞铁路等,都已经载入史册。后来像卢旺达水泥厂等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地创利税大户,解决了大批当地人民的就业问题。
从我个人担任大使的经验看,中非的合作模式是在不断摸索中完善的。近几年中非经贸领域的合作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吸取失败的教训。中纳合作项目———北方制革厂就是个典型。该项目于2000年3月在纳米比亚北部的翁丹瓜市开建,由一家中国公司承包该厂建设,2002年4月建成后移交给纳方,此后由纳方独立经营和管理。但当我于2002年8月初到该厂了解情况时,却发现工厂管理不善,员工流失,机器损坏,产品滞销,处于半瘫痪状态。我曾召集上述中国公司的有关人员开会,他们说对该厂运营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事先有所估计,但因为是搞承包,按合同完成建设任务再移交给对方就结束了,后面的事就没多想。所以我认为,采取搞承包、搞交钥匙工程这样一种援建合作方式恐怕是这一合作难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未来中非合作中需要引以为戒的。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