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5 13:41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
《绿房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 |
《中国套盒》百花文艺出版社 |
略萨 |
本报讯 28年后,诺贝尔文学奖回到了南美——昨日19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学院公布,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折桂。同是南美同胞的诺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上留言祝贺略萨:“如今我们都一样了”。略萨获奖,可谓爆冷,因为在这场竞逐中,他未被博彩公司看中、也没进入媒体预测的“最热门人选”名单。
美誉
略萨天赋有如神助
作为当今西班牙语世界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略萨成为了自加西亚·马尔克斯以来,南美第四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12月10日于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礼上,略萨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0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瑞典学院在揭晓诺奖时表示,要向略萨文学作品中“对权力结构和个体坚持、反叛与抗争鞭辟入里的形象刻画”致敬。瑞典学院秘书长彼得·恩格伦德则将略萨称为“天赋如有神助的说故事者”。恩格伦德表示:“略萨的书结构庞杂,角度多元,擅于呈现不同的声音与不同的时空。他还擅长于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去写作,因此也推进了‘叙述的艺术’之发展”。恩格伦德还透露,奖项公布后,他立即给身在纽约的略萨打去了电话:“得知自己获奖后,他很开心,很激动”。
质疑
获奖是否有政治因素
诺奖揭晓之前,略萨的名字在博彩公司的赔率排行榜上并不靠前,也不在欧美媒体揣测的“热门”名单之内。而在过去6年内,有五位诺奖得主都来自欧洲,外界对瑞典学院“过分欧洲中心化”的批评声也越来越大。但在公布略萨得奖后,美国则有媒体指出瑞典学院“又一次让政治介入了文学”。
略萨得奖后,业内立即就有所反馈。一位在英国的书店雇员在微博上写道“今年的诺奖得主大家都认识,英国书店大松了一口气”。而在法兰克福书展的新闻中心内,全球各地的记者围在电视机前等消息。当听到“略萨”的名字时,许多人发出了意料之外的惊叹。
英国一位日报记者称,自己整个上午都在收集“诺奖大热门”非洲作家图图的资料。而在奖项揭晓后,英国已有媒体在网上开设“略萨是否实至名归”为主题的帖子。奖项公布后一小时内留言的十几位读者,基本上持“肯定”意见。
■ 人物经历
从记者到总统候选人
略萨1936年生于秘鲁,成长于玻利维亚,1946年随家人搬回秘鲁。1959年,略萨移居巴黎,任职于法新社及法国国家电视台。其后,曾在美国、南美与欧洲多所大学讲学,目前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1990年,略萨参与秘鲁总统竞选,在遭受了三年不断的死亡威胁后,最终输给了秘鲁前总统阿尔韦托·藤森。1993年,略萨转入西班牙籍。
略萨迄今发表过30多部小说、剧本与散文集,代表作包括了曾获得“海明威文学奖”的《世界末日之战》、《绿房子》等。但作家的成名则要追溯到其创作于1962年的小说《城市与狗》。该作以略萨早年在军校学习的经历为蓝本,小说一出来就轰动了西班牙文坛,被译为20多种文字发表,但也曾被秘鲁政府列为“禁书”,被当众焚毁一千册。1995年,略萨获颁西班牙文坛的最高荣誉——“塞万提斯奖”。
■ 出版动态
出版社角逐略萨作品版权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告诉记者,从2001年开始上海译文就与略萨代理人谈妥了出版事宜。当时,上海译文原本是冲着马尔克斯去的,赵武平在微博上写道:“(马尔克斯的)代理人说,等出了略萨再谈好吗?他们不太愿意谈马尔克斯的版权。”略萨于是作为中国出版《百年孤独》的条件被签下。
八年来,上海译文连续出了略萨的四本小说,包括《给青年小说家的信》《公羊的节日》等,“现在我们即将出版略萨最新的小说《凯尔特之梦》。”至于出版时间,赵武平指出包括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内的全世界许多出版社都在商谈,要等代理人具体商谈后才能确定。
上海九九读书人公司总经理黄育海称,2008年10月,他到西班牙最大的版权公司访问,以每种书四五千欧元的价格购得了略萨五部长篇小说代表作,该公司携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绿房子》等。得知略萨得奖后,他已经让公司把每种图书加印30000册,而略萨的另两部作品《酒吧长谈》、《坏女孩的恶作剧》将于今年年底出版。黄育海称,“我们正在了解略萨的其他作品的版权情况。”
■ 专家声音
赵振江 (略萨作品译者之一):世界文学版图中,拉美还是很重要
我个人觉得略萨在竞选秘鲁总统失败加入西班牙国籍后,创作显得有点强弩之末。
此次略萨得奖证明拉美文学在世界文学中还是占据重要地位。
陈忠实(作家):略萨早该获诺奖
80年代中期拉美文学进入中国,对我们造成了很大影响。略萨和马尔克斯等人是拉美文学爆炸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在我看来,略萨早就该获诺贝尔文学奖。
陈众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略萨影响了中国寻根派
如果萨略在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得诺奖,我还是有保留意见的,但现在得却真的是实至名归。因为现在略萨的创作,无论是从内容、抱负和情怀来看,又回到其六七十年代的路数,更寂静。80年代,略萨对中国文学产生过较大影响,包括我们的寻根派作家以及先锋派作家。
在我看来,诺贝尔文学奖近几年都是政治选择。略萨此次的获奖至少可以给诺贝尔文学奖挽回点声誉。
阿来(作家):成名后,写作仍具探索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拉美有段军人独裁时期,略萨的作品政治性比较强,好几本书都无法在秘鲁出版。好在他用西班牙语写作,因此他的作品在外面影响更大。
相比之下,略萨创作的技术性比不上马尔克斯,但现实感比较强。在其成名后,他的写作还是挺有探索性的。
胡旭东(北京大学西语系副教授):略萨深刻介入社会
略萨地位高,影响广,基本算是马尔克斯的同辈,拉美“文学爆炸”的四大天王里面,就马尔克斯一个人得过诺奖。这次略萨得奖,应该说在意料之中。
与其他的三大天王相比,略萨小说对社会介入的强度和力度可能是最强大的。他在四个人里面年纪最小,各方面都雄心勃勃。他觉得,拉丁美洲作家写的东西,西方人叫好,可能只是觉得有一种异域风情。他觉得这是看扁了拉美作家。略萨的想法就是要像巴尔扎克那样,用小说的手段构造一个世界。
臧棣(诗人):80年代非常流行
略萨受法国存在主义影响较重,相对马尔克斯,他和西方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在中国80年代的时候,他的作品在校园非常流行,影响了很多作家。
■ 轶事
1976年,《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被拍下这张照片,他左眼乌青,鼻梁带伤,袭击他的正是本届诺奖得主略萨。没有人确切知道30多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俩对此也是讳莫如深。巴尔加斯·略萨曾出版一本赞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专著《弑神者的历史》。但在闹翻之后,巴尔加斯·略萨便不允许那本书再版,直到去年才同意将它收入其全集。
■ 链接
略萨与中国
略萨作品从30年前开始陆续译介入国内。1979年,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赵德明首次撰文介绍巴尔加斯·略萨。上世纪80年代,国内翻译了大批略萨作品,主要译者有留学智利的赵德明与留学秘鲁的孙家孟等人。
略萨曾于1994年夏天访京,其间与西语文学资深译者赵德明和尹承东会谈,并当场口述《致中国读者》(后由赵德明译成中文)一文。
1996年,时代文艺出版社与略萨的版权代理人达成协议:自1996年起出版略萨全集,预定出版18卷,但并未出齐。
■ 书目(不完全)
《城市与狗》(外国文学出版社)
《胡莉娅姨妈与作家》(云南人民出版社)
《绿房子》(外国文学出版社)
《世界末日之战》(江苏人民出版社)
《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十月文艺出版社)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百花文艺出版社)
《公羊的节日》(上海译文出版社)
《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璐诗
李健亚 张弘 金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