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10:39 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0
|
||
本报记者 陈志强 江达县是317国道进藏的第一站。县城以东十几公里外,绿草丛中散落着十几顶印有康巴文化图案的帐篷,身着康巴服饰的青年在草地上载歌载舞……这就是“洒咧”营地。 游客曾先生与朋友一进帐篷,热情好客的康巴姑娘迎上前来,为他们献上洁白的哈达,敬上一杯热腾腾的酥油茶,而富有特色的卓卓藏宴也早已摆好。 “我和几位朋友自驾游路过这里,见有这么多的帐篷,好奇之下就过来看看。”曾先生高兴地说,“没想到‘洒咧’营地有这么多好玩好吃的,歌舞、服饰、美食、藏式家具……” 据统计,“十二五”时期,昌都市累计接待游客48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59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3.54倍和4.17倍,到“十二五”末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总量的8.8%,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昌都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进藏自驾游日益兴盛,大多数自驾游都是经由国道317、318、214线进入西藏,而昌都正处于3条国道线上,再加上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拥有无与伦比的旅游发展优势。 但在昌都市旅游发展中,问题也十分凸显。由于缺少特色旅游品牌,即绝大多数游客都是从境内一览风景、穿肠而过,昌都成了“过境游”。如何留住游客,把旅游优势转变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源泉,充分发挥其经济增长点作用?这是近几年来昌都市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洒咧”营地是藏语音译词,既叫“过林卡”又叫“耍坝子”,类似于内地的郊游。它是康巴地区的重要节日文化,是当地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承载着康巴人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价值取向。 而与林卡相比,“洒咧”营地增加了餐饮服务,且设施更加完善,更具民族风情,更受自驾游客欢迎。将这种民俗活动产品化、品牌化,有其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支撑。 昌都市旅游局党组书记黎世峰介绍说,经过对民族风俗习惯进行认真研讨,觉得昌都最欢快的一样就是“洒咧”,它能很好地展现昌都康巴文化。“洒咧”营地能很好地将旅游与文化融合,是打造“卓卓康巴,传奇昌都”旅游品牌的重要举措。其中,“卓卓”一词意思广泛,涵盖有“骄傲、自豪、幸福、自信、向往、快乐、团结、和谐”之意。 但如何创建,让一个个村庄、旅游景点能更吸引游客,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创建中来,自主经营,学会吃“旅游饭”,实现增收致富?又一道难题摆在了大家面前。 在“洒咧”营地建设正式实施前,昌都市旅游局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在察雅县酉西村、八宿县然乌村、左贡县列达村等40个村开展试点,从设备配套、经营服务、业务培训、行业指导、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洒咧”营地建设全面铺开积累经验。 在积累经验的同时,市旅游局先后两次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各县(区)分管旅游工作领导和旅游局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家参加,广泛听取各县(区)、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对实施“洒咧”营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紧接着,邀请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家就“卓卓康巴,传奇昌都”旅游品牌进行实地调研,从品牌策划、品牌设计、设施设备定制生产、营地选址建设、策划经营等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形成了《昌都市旅游“洒咧”营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纳入昌都市旅游“十三五”规划中组织实施,项目计划总投资2950万元,建设用地总计158亩。 为确保“洒咧”营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旅游局制订了《昌都市“洒咧”营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市、各县(区)局职责任务和具体推进措施,并逐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到人。 此外,市旅游局组建了“洒咧”营地建设工作专班,对“洒咧”帐篷及内部装饰等进行专项设计、订制,对营地设施设备等进行专门采购,保证设备的特色和质量,同时加强与各县(区)和有关方面的沟通衔接。 提升服务水平,是“洒咧”营地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为此,市旅游局先后组织2批次60名“洒咧”营地经营服务人员到拉萨进行为期60天的“藏式厨师和面点师专业培训”。 在“洒咧”营地建设中,昌都市注重充分调动发挥县(区)旅游部门和“洒咧”营地建设所在村(居)委员会的积极性能动性,实行差异化发展,避免了营地建设的标准化、统一性,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没有优势。 黎世峰说:“营地建起来了,不能坐等游客上门,还得主动出击。”市旅游局将“卓卓康巴 ,传奇昌都”作为昌都旅游宣传推介的主题口号,把“洒咧”作为宣传推介的重要内容,在每一次推介会上都进行重点宣传,使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扩大和提升。 目前,江达桑珠林卡、八宿然乌、芒康拉乌山、卡若珠古寺等几个已建“洒咧”营地经营效果较好,游客普遍反映较好。 阿登是江达县夏乌村致富带头人,也是“洒咧”营地经理,因为吃上“旅游饭”,尝到了甜头。他高兴地说:“经过‘洒咧’营地的试运营,现在我对靠旅游吃饭很有信心,附近村里的好几个青年都要过来跟我干,相信大家能很快富起来。” 当前,昌都市正按照“重长远、抓基础、突重点、求实效、育精品、创品牌”的旅游发展指导方针,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在7县(区)实施了11个“洒咧”营地“旗舰店”建设,把各地特色、美食、歌舞、服装等康巴文化尽最大努力融入其中,以逐步扩大营地规模,规范经营行为,丰富建设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