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忠孝两难全 义无反顾援西藏
--记天津市第八批援藏干部常江同志
援藏工作,是党中央给予西藏的一种特殊关怀,也是西藏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批又一批的援藏人充分继承和发扬了“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坚持“三有四不怕”,扎根西藏、服务人民。孰不知,在不断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这一伟大事业当中,有太多的辛酸发生在他们身上,有太多亲人悄悄离开他们,也有太多挫折使他们一度失去力量。但事实告诉世人,在这些辛酸苦辣和挫折面前,他们没有选择放弃,更没有半步退却,悲痛过后,他们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援藏事业当中,更加坚定地踏上了生命的新征程。
母亲生命垂危,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援藏事业
7月10日晚上,在援藏临行前一天,一位年近五旬的中年人走进母亲病房,为母亲带去亲手包的饺子,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母亲告别。在母亲病重期间,他陪在母亲身边的时间寥寥无几,由于工作原因,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母亲在病危时刻,还经常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鼓励儿子珍惜眼前,好好工作。母亲的坚持与支持,让他拥有了无尽的前进动力,化解了不能尽孝的心结。7月11日早上6点,他毅然决然地踏上援藏路,离开了故土,离开了母亲,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离开竟是与母亲永远的离别。
亲人隐瞒实情,怕分了弟弟的心
7月12日下午,生命垂危的母亲被姐弟几人接回家,母亲在昏迷中等待着自己的小儿子,口中不时轻微的呼唤着“江儿……江儿………”
7月13日上午7时40分,母亲最终也没能等到小儿子的归来,安祥但也不无遗憾地离开了人世。此时,远在西藏的他,有所感应似的,心脏“砰砰”乱跳。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兄长们决定暂时不告诉他母亲离世的消息。
在西藏农牧事业的发展和为母亲尽孝之中,他选择了前者
自古忠孝两难全!在他三番五次的逼问下,家人不得不含泪告诉了母亲过世的事实。远离家乡的他在宾馆哭了整整一夜。“看到儿子事业不断进步才是治病的良方”这句母亲说过的最普通的话,一直支撑着他到了天亮。第二天,他没有选择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这个最传统的尽孝之道,而是决然选择了留在西藏,留在贡觉好好工作。在“忠”与“孝”面前,他选择了忠诚,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他最热爱的农牧事业,奋斗在西藏农牧事业发展的第一线,以此来回馈亡母的谆谆教诲。虽然在踏上援藏路之前,他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但在得知母亲过世后,他的脑袋还是“嗡”地一下,瞬间一片空白。不能陪母亲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他再也止不住自己的泪水,这其中的滋味也许只有作为援藏干部的他才能体会。
踏踏实实干好援藏事业,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怀念
“作为儿子,重孝在身,我很想回去为母亲治丧;作为一名援藏干部,重任在身,我更清楚肩上的责任”。母亲重病,他没能够好好陪陪她;母亲过世,还是没能为她老人家送终。很多人可能为此一蹶不振,但他却化悲痛为力量,迅速投入到各项工作中,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在西藏改革发展稳定中,还有许多战友、兄弟、姐妹和我一样,也都经历了这样的生离死别,都经历了这样的痛不欲生。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通过辛勤付出和努力使西藏的天更蓝、水更绿、人民更幸福。”“踏踏实实干好援藏事业,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怀念。”
转过身去,他默默流泪;转过身来,他擦掉泪水,静静俯下身,一如既往地从事着他所热爱的农牧事业。他就是天津市畜牧局选派援助昌都市贡觉县农牧局的常江同志,一名普通党员,一名平凡的援藏干部,一名未能为母亲尽孝的“不孝”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