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家’里生活,我们是快乐的!”当问及孩子们对“家”的感受时,无论是藏族还是汉族的孩子,都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成立于2000年的市第二儿童福利院位于卡若区俄洛镇,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该院设有学生宿舍、食堂、浴室、文化教育室、图书室、荣誉室等,是我市一所规模较大、功能较为齐全的儿童福利机构。
这里生活着159名孤儿,其中39人就读于卡若区俄洛镇完小,62名初、高中生就读于卡若区俄洛镇第二高级中学,10名小学生就读于北京盛基艺术学校,15名初高中生、33名大学生在区外各地就读。截至目前已有8名孤儿已毕业并参加工作,70名成年孤儿走入社会。
如果说,在集体行动中是讲民族政策、民族风俗习惯的话,那么,在这里,完全是一种没有民族界线,不分语言和风俗习惯的人与人之间心心相印、相亲相爱,大家庭里的兄弟关系。减员以来,市第二儿童福利院先后收养孤儿235名,该院共有职工12人,其中汉族干部3名,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都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大家庭,汉藏孤儿们在这里一同学习、生活、进步。
为了教育孩子们从小树立民族团结的好习惯,该院职工首先从自身做起,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秉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工作理念,把民族团结作为办院的基本理念,汉藏孤儿同等对待,不搞特殊化。同时也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加强民族团结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不断教育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加强福利院团结友爱的文化氛围。在加强对各族干部职工和在院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福利院干部职工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深深扎根在全体干部职工和学生的心中,使得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职工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鱼水相依、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形成了共同进步、互相帮助、全心全意维护团结、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
福利院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儿童优先”原则,将福利院的小孩当做自己的孩子,每逢中秋佳节、藏历新年、春节等重大节日,干部职工陪伴小孩一起过节,部分干部职工还会带孤儿们回自己家过节,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充分体现民族大团结的精神。职工们的爱心在不断流淌、升华!他们的爱心令孩子们十分感动。 “我无父无母,以前从没盖过这么好的被子,没睡过这么舒服的床,没吃过这样可口的饭菜,以前我从不知道家是什么感觉。在这里,我有了阿爸阿妈,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让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今年14岁的旦拥拉姆告诉记者。
在日常学习教育中,该院积极开展了语言学习互帮互助活动,全院干部职工和孩子们都积极地相互学习藏汉双语,干部职工和孤儿们打成一片,互为老师,形成了汉藏人民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局面。同时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标语、黑板报、广播、电视、讲课等宣传手段,广泛地宣传党、国家及自治区的各项民族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通过各种宣传形式使福利院干部和学生从点滴的生活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多年来,通过全院干部职工坚持不懈的努力,昌都市第二儿童福利院先后荣获“民政部全国民政基层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昌都地区创建文明行业工作示范点”、“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孩子们的梦想与不懈追求下,相信在这里,一脉相承的民族团结传统,将像那万年青一样永葆生机,像那巍峨的雪山一样千年不倒,像那滔滔的三江水一样永远奔腾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