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庆祝昌都解放65周年系列综述之一

2015-10-19 09:51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壮美跨越绘新图

——庆祝昌都解放65周年系列综述之一
 
本报记者 刘晓江
 
   1950年是昌都历史的分水岭,它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肇始。 
    恢宏壮阔的新时代鸿篇巨制,发端于永志不忘的光辉起点——1950年10月,历经十八天20余次大小战斗,歼灭藏军主力5700余人,取得了战役的决定性胜利。10月19日,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西藏高原猎猎飘扬,人民军队列队进城的队伍整齐有序,步伐坚定有力。今天的我们从昌都博物馆“昌都解放与和平发展”展厅的照片中见证定格的历史瞬间,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依然感到心潮澎湃。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65年白驹过隙,山河巨变。65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攻坚克难,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变迁,谱写出跨越发展的壮丽诗篇。历史的如椽巨笔,在藏东大地绘就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新画卷。
 
五星红旗迎风展 农奴翻身作主人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著名的昌都战役,这是完成祖国大陆统一的最后一役。昌都解放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西藏高原猎猎飘扬,揭开了昌都历史的新篇章,拉开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序幕。人民政权的建立让昌都各族人民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0年12月27日至1951年1月2日,昌都地区召开了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昌都直属12个宗的解放委员会也相继成立。时任解放委员会主任王其梅在这次大会上宣布:“凡有关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建设和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全西藏等重大任务,一律经人民代表会议民主协商作出决议,再交人民解放委员会实施。人民解放委员会是僧俗人民自己的组织,是为昌都人民服务的高级领导的权力机关。”从那时起,昌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就有了保障。
    昌都的解放,促成了“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和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奠定了政治基础。1959年开始的民主改革废除了生产资料的封建农奴主所有制,使西藏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世代被剥夺一切权利的农奴和奴隶获得新生,成为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西藏自治区成立以后,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和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昌都人民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政治参与日益广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11个县(区)中有12名藏族干部担任县(区)委书记、县(区)长,138个乡(镇)党政正职全部实现“一藏一汉”。市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占81.3%,市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少数民族占93.7%,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少数民族占58.8%,市、县(区)、乡(镇)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占92.7%。
 
祖国家庭多温暖 生机勃勃今胜昔
 
    解放前的昌都,封建农奴制度和政教合一制度严重地束缚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窒息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使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昌都的解放以及之后进行的平叛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广大农奴摆脱了剥削和压迫,获得了土地、草场、牛羊等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三江大地生机勃发,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   
    民主改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了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制定了免收农牧业税,加强对外开放、对内交流,实施了对口援藏战略,给予西藏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昌都经济社会发展。 6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和对口援藏省市、企业的大力援助下,昌都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彻底告别了封闭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迈进,已进入有史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群众收入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解放之初,昌都物质贫乏,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65年来,昌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诸多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层次、低级别到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过程,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增长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数字是抽象枯燥的,却折射出65年来昌都取得的辉煌成就:1965年到2014年,昌都生产总值增长了314倍。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全市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67.0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17.11亿元,五年将近翻一番。2014年昌都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亿元大关,达到152.6亿元,是1965年155万元的近1万倍;2014年昌都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亿元,比1965年增长了967倍。1965年财政支出929.2万元,2014年达到100.24亿元,增长了1078倍。
 
社会事业大发展 藏东旧貌换新颜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昌都的解放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全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解放前,昌都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极端落后,整个地区没有一所正规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一家医院,广大农奴连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只是极少数贵族享有的特权。昌都的解放如三月春风,播撒着文明的种子。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第一所学校、第一家医院、第一家银行、第一个邮政所、第一个派出所……许许多多的“西藏第一”在这里诞生。65年来,这些“第一”在三江大地不断开枝散叶,发展壮大。截至2014年底,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达到99.2%、96.93%和99.1%。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15年免费教育,农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落实,政策和资金覆盖率均达到100%,人均受教育年限由1965的不足一个月提高到2014年的7.2年。1965年,昌都医疗卫生机构仅有14个、床位119张、卫生技术人员211人,特别是基层农牧区仅有少数的僧医和零星的民间藏医,群众看病治病十分困难。目前,昌都已经建成了藏中西医结合,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332个,拥有病床床位2165张,卫生技术人员2003人,每千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到2.85张和2.63人。2004年开始实施的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面达到100%,2015年农牧民人均免费医疗经费提高到420元,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与此同时,昌都市的优秀民族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目前已建成市图书馆及7县民间艺术团排练场所、1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19个农家书屋、516个寺庙书屋。通过实施“西新工程”和“村村通”等工程,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99%和97.84%。重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卡若遗址、小恩达遗址、强巴林寺、类乌齐查杰玛大殿、芒康盐井古盐田),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现有8个项目(昌都锅庄、芒康弦子、丁青热巴、芒康三弦舞、盐井制盐技艺、江达波罗古泽木刻雕版制作技艺、强巴林寺酥油花制作技艺、嘎玛嘎赤唐卡绘画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公路里程从零到万,综合体系助力腾飞
 
    1950年昌都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修通了昌都历史上第一条公路,开创了昌都现代公路交通事业的新纪元。65年来,昌都公路交通运输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基本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航空运输相结合的交通网络。
    50年前,昌都交通十分闭塞,能源严重匮乏,货物运输主要靠人背畜驮,照明也还处于酥油灯时代。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加大对昌都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以交通、能源、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日益改善的昌都交通,让昌都经济列车驶上了快车道。“提升干道、打通乡村、发展航空、建设铁路”的思路正体现在交通网络大脉络中。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9万公里,建制村通达率达到96.4%,寺庙通达率达到91.5%。开通了昌都至拉萨、成都、重庆航线,机场安全飞行正常率连续6年递增。
    能源方面,随着川藏联网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金太阳”工程等一大批重大能源项目顺利实施,无电地区临时过渡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工业生产用电的瓶颈制约也得到大幅缓解。截至2014年底,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提高到14.4万千瓦,主电网人口覆盖率达到47%。
    水利方面,实施农村安全饮水点工程3865个,完成中小河流治理49项,建成农田灌溉水渠3270条、水塘678座,全市农田保灌面积提高到29.7万亩。
    通讯方面,乡(镇)通光缆率提高到98%,行政村通电话率提高到93.4%,行政村通宽带率提高到68%,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5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数增加到11.44万户、普及率达到15.1%。
 
“藏东明珠”更耀眼
 
    “十二五”以来,昌都按照“大城建、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提升中心、创建新区、发展乡镇”战略,一批涵盖道路、桥梁、学校、通讯、公园、供水、防洪等市政项目已投入使用。
    昌都这座藏东古老重镇迎来了建城史上最大的盛会。昌都市以“心中有民”为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昌都镇老城区为重点,投资 68.7亿元,全面启动旧城改造工程。截至目前,旧城改造搬迁居民1300多户,实施卡若区城镇周边山体上非法私建治理1867户,分两期实施,第一期 600多户已全面启动;房屋拆迁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整理土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市政配套建设占地5.5万平方米。
    建设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以上,工程建设布局框架已基本形成……
    昌都强巴林寺维修项目、昌都市现代康巴民族城市建筑群建设项目、昌都茶马城建设项目、昌都市康巴新城设计项目、西藏昌都市五个项目,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分别授予了“中国民族优秀建筑-建筑文化保护典型”、“中国民族优秀建筑—建筑文化创新典型”、“中国民族优秀建筑_名街”、“中国民族优秀建筑-特色规划设计项目”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江潮涌,万木迎春。如今,旧城改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古老而年轻的昌都,如同涅槃重生的凤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翅腾飞: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飞架江河,一个个广场公园依山傍水,一幢幢高楼大厦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大道直通远方……
    一座“工业发达、商贸繁荣、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特色鲜明”的“藏东明珠”指日可待。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65年风雨兼程,艰苦创业,换来今日的硕果累累,意气风发。在迎接昌都解放65周年大庆的喜庆日子里,76万藏东儿女豪情满怀,立足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大力实施“强工兴市、东西发展,创建基地、夯实三基”构建富裕和谐文明昌都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着力构建促进发展稳定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四个确保”,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正所谓:红日照得山河壮,潮头扬帆看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