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文明之花开遍藏东大地
——自治区成立50年来昌都新农村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彭虹
初秋时节,行走于藏东大地的农牧区,一幅幅美景映入记者眼帘:一幢幢现代楼房依山傍水,一排排藏式别墅整齐划一,一座座藏家小院国旗飘扬,一条条乡间小路干净笔直……
星星点点,犹如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江大地;鳞次栉比,更像串串音符,演奏着科学发展、安居乐业的和谐赞歌,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扑面而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美好企盼,如今“广厦千万间”在昌都以安居工程建设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变成了现实。
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牧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昌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坚持强农惠农并举,有效推动了农牧区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安居工程
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走进卡若区达若村,一栋栋整洁漂亮具有藏东特色民居点缀在山腰之间,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千家万户,一排排蔬菜大棚在耀眼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幅清新和谐的新农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次仁扎西的庭院中,迎面就是一幢漂亮的两层小楼,跟随主人走进宽敞明亮的房屋里,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时下正流行的以吉祥八宝图案为主的藏式装修使房间内更显富丽堂皇。他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说:“曾经我们村庄坐落在达玛拉山腹地,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我们老百姓每家每户穷得叮当响。
自国家实施安居工程以来,我们整个村庄搬迁到国道317旁,离昌都镇非常近,住上了安全、适用、美观的新农房。能住进这样舒适、漂亮的房子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已变成现实,如果不是有党和政府的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我这个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现在,我们村庄越来越美,群众致富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广, 我们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次仁扎西在言谈中流露出幸福生活的喜悦。
达若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昌都实施众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一个缩影;次仁扎西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是昌都众多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日益改善的真实写照。
昌都地处横断山脉,幅员辽阔,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昌都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从高山牧场到沟壑纵横的峡谷,新农村建设如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江大地。 近年来,昌都大力实施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着“巩固好、完善好、再提高”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以深化安居工程为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得到有效解决,居住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其中2012年全市安排建设小康示范村共7个,投资达5330万元;2013年,共实施完成13个新农农村小康示范村建设,总投资9930.05万元,市财政投入3000万元,各县(区)及援藏投入4753.05万元,群众自筹2177万元,收益农牧民达654户4154人;201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市进一步完善政策,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推进57个高标准新农村小康示范村的建设,安排实施集中建设3064户的安居工程及水、电、路、亮化、绿化、村民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通过多方面整合资金总投资达5.29亿元,受益人口达18384人;2015年,我市计划实施13个新农村小康示范村,涉及6县(区)11个乡(镇)13个村794户4046人,计划总投资12427.34万元。同时,为昌都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阵地建设,大力改善基层阵地条件,按照“三室齐全、八项配套”标准,积极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共投入4000余万元共打造240个基层党建示范点,投入8975.29万元,在138个乡镇实施“四小温馨工程”,投入资金1265万元,改扩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49个,有力的改善了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为基层政权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自2006年开始,昌都实施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昌都发展史上最壮美的举措,如春风一般吹拂藏东大地,像甘霖一样遍洒三江大地,昌都农牧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安居工程带来的实惠。
今天,三江大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消费结构开始多样化,日子越过越红火。
人居环境
把幸福送到农牧民群众的心坎上
“过去,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满地,牲畜满村跑,垃圾满天飞。如今村道宽了,路好走了;路灯亮了,晚上走夜路更方便了。许多农牧民家中第一次有了独立的卧室、厨房、牲畜棚圈,用上了自来水,村庄环境从以前‘脏、乱、差’变成现在整洁、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一大批现代化的家电、家具进入了我们寻常百姓家,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甜美了。”边坝县边坝镇群众扎西脸上绽放出灿烂幸福的笑容。
在新农村建设中,昌都市坚持把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作为“生产发展”的关键,以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为契机,重点加强事关农牧区长远发展和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路、电、广播、电视、邮政和改变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农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4年,昌都按照自治区下达的建设任务指标,共实施完成240个行政村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同时紧紧结合全市开展的“八小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小硬化、小照明、小广场工程,项目覆盖受益达17747户、100879人。截止目前,全市完成89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已有54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44.5万农牧民喝上了安全卫士的水,31.1万农牧民用上了安全可靠的电。
如今,走在广袤的三江大地,农房美丽了,道路干净了,村庄亮丽……农牧区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群众精神面貌越来越好,盼富裕、思稳定、谋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安居乐业
奏响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曲
安居不是目的,依托安居建立产业,实现农牧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昌都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重构产业链条,探索农牧民群众可持续增收致富的发展路子。
既要“安居”又要“乐业”, 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惠民政策、住房条件大幅改善的昌都农牧民群众已把精力放在增收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上迈出更大的步子。
紧临317国道的卡若区如意乡达若村,篮球场、卫生室、农家书屋等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大山里的“城市小区”展现在世人面前。谈及村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村委会主任罗布次仁说:“我们村依附着紧临国道和城郊结合部的优势,成立了农牧民施工队,组织村里的群众通过劳务输出增收致富,建立了砂石厂、糌粑加工厂等集体经济,实现了群众多渠道的增收,现在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过得幸福,对党和政府的感情也是越来越深厚。”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昌都在新农村建设中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把群众能增收致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培养和壮大农村主导产业,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引导农牧民发展高效、绿色的特色优势农牧业,着力推进“一村一品、一村多品”,鼓励城郊农民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等特色产业、鼓励农牧民群众劳务输出实现增收致富,农业结构调整得到进一步完善,实现农牧民快速增收,不断增强了发展的后劲,整体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速度。
地处藏、滇交界处,芒康县纳西乡,农村劳动力1882人,占总人口的42.59%。该乡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亩。人均0.7亩地,根本“种”不出小康生活。该乡依托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将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作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在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上狠下功夫,以特色增收技能培训为重点,着重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培养了一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近年来,昌都紧紧围绕做强“五大优势加工产业”、建设“八大种养殖基地”,突出抓好八宿荞麦、芒康葡萄、洛隆糌粑、丁青虫草、类乌齐牦牛肉、康巴香猪香鸡、昌都蔬菜基地及经济林木基地等特色农牧产业开发建设,2014年实现农牧业总产值32.38亿元,规模、效益、品牌逐步显现,带动群众增收日益明显。
在新农村建设中,昌都按照“政府补助,自己家园自己建”的原则要求,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凡群众能干的工程都交于群众负责实施,凡群众能干的事均组织群众积极参与。通过新农村建设,群众勤劳致富、创业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群众在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成熟有经验、走得出去的农牧民施工队;形成了一批批运输队、采石队、木工队、画匠队、石匠队等形式多样的农牧民技术队伍;通过建设也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例如石材厂、砂石厂、家庭旅馆、农家乐、小商店、出租门面、茶馆、餐馆、理发店、农机维修站等等,这些技术队伍和小型产业赋予了增收内涵,都使农牧民群众今年在增收领域有大幅度提高。
如今,昌都市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增收路子越来越宽,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红火,农牧区面貌和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内涵日益丰富,城乡协调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对党和政府的感情越来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