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2:37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在昌都一个月的采访时间里,我们每天与昌都的路同行,它带我们到县城乡镇,也带我们到村庄农户,让我们切身感受着昌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纵横捭阖的大道通衢书写着一页页厚重的交通建设史诗,流光溢彩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描绘了一幅幅辉煌的交通发展画卷。
路——天堑也能变通途
横断山,路难行。旧时整个昌都地区的道路,多是自古以来人畜长期通行而自然形成的,路况极差。尤其是山区的羊肠小道和极为简陋的栈道、溜索,十分险峻,行走极其艰辛。交通运输一直处于人背畜驮、骡马驿道的状态。
昌都公路交通运输的新纪元始于60年前,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启动了国家一号工程:修筑康藏公路。这条公路的修筑,震惊中外,被誉为是发生在“世界屋脊”上和人类公路史上的奇迹。遵照毛泽东同志“一面进军,一面筑路”和“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的指示,数万藏汉军民历尽艰辛,于1952年11月21日使公路通车昌都,从此结束了昌都境内没有公路交通运输的历史,成为进藏部队的重要补给线,为和平解放西藏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一条条新建的公路,踏破高原的寂静,翻过高山,趟过河流,越过草原,一米一米向前延伸。干线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度增加,路况好转,县乡公路从无到有成倍增长,乡村公路初步形成,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延伸,道路运输业也快速发展,原来由畜力承担的各类运输方式逐渐被汽车替代。
“我们看到村口这座吊桥,就像看到彩虹一样!”左贡县绕金乡左巴村村民索朗群培这样描绘村口的吊桥。左巴村过去不通公路,也没有架桥,村民到县城得通过怒江峡谷里的骡马驿道,翻山越岭走上好几天。现在,农村公路修到了村里,吊桥也修好了,村民出行方便了很多。
据昌都地区交通局相关资料显示:“九五”、“十五”期间,国家先后投资对国道214、317、318线部分路段进行了油路整治改建,建设黑色路面392.014公里,完成建设投资达24.3亿元。同时,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飞速发展,完成投资8.6亿元,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226条,新增农村公路1774公里。
“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和自治区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昌都的公路交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公路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帕通公路——我们未见其路先闻其名。采访中,昌都人常会向我们提到这条正在修筑中的公路。以前,到洛隆必须要翻越查达拉、益达拉两座大山,这段盘山公路的险峻被描述为“许多外地司机根本就不敢开。”如今,起于帕通村的帕通公路改道怒江沿岸,沿怒江逆行至加玉桥,绕过了两座大山,大大提高了行驶安全,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也为夏雅到洛隆县通县油路建设打下了基础。
据悉,截至2009年底,昌都公路通达总里程为9164.065公里,其中,国道1634.041公里、省道671.221公里、农村公路6858.803公里。
2009年,国家又投资8.3亿元,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对昌都至邦达机场公路进行整治改建,并修建全长1.45公里的年拉山隧道,这也是昌都地区第一条大型隧道,公路和隧道工程的完工交付使用,将进一步提升公路的通行能力。
行——交通“网罗”新生活
许多年以后,黄显安还清楚地记得:1996年毕业到昌都参加工作时,由于正逢雨季,川藏公路无法通行,他和同学们从林芝乘车绕道拉萨再走黑昌公路来到昌都,整整走了7天,其间还经历了翻车的惊险,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如今,已是洛隆县硕督镇党委书记的黄显安说:“和那时相比,现在的道路真的算‘高级’了。在昌都工作这么多年,无论是去拉萨,还是下乡村,我是亲身感受到昌都的交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了。”
1954年5月,国营昌都运输公司成立时只有40辆美制雪佛兰、吉姆斯货车。当时在昌都工作的干部职工到内地出差或休假,只能搭乘运输公司的货车进出藏,路上需走一周的时间。“九五”、“十五”期间,昌都公路路况和行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乘客车到成都、拉萨的时间缩短至4至5天,而小车2至3天就能到达。
截至2009年底,昌都地区大部分县都已经或正在建交通客运站。客运班线建设初具规模,开通了昌都至成都、昌都至重庆、昌都至云南香格里拉、昌都至青海囊谦等6条省际客运班线及8条地际客运班线,开通了全地区11个县50个乡镇及通往周边地县和部分乡镇的客运班线,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型客车、高中档车型的客运运输格局。
随之,交通网络也从地上向天上发展,昌都立体化交通网络逐步建立。1993年,国家投资改扩建昌都邦达机场,1994年10月正式通航。邦达机场拥有几个“世界之最”:世界海拔最高的机场、世界跑道最长的机场、世界离城区最远的机场。2007年以来,国家投资2.79亿元再次对机场进行改扩建,并增设了RNP精密导航系统,大大提高了航班正点率,航班也增至现在的每周7班,与成都和拉萨连接。
同时,乡村公路修到了农牧民的家门口,许多当地特色农牧业产品、特色手工艺品等跟着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走四方”,增加了农牧民的现金收入,加快了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芒康县曲孜卡角笼坝大桥建成通车,改变了当地每逢雨季,大塌方、泥石流堵塞道路的状况。现在,一辆辆小型农用车在通畅的道路上奔驰,呈现出一派新农村繁荣景象。提起现在的公路,当地村民眉开眼笑:“自从角笼坝大桥通车后,村里跑运输的多了起来,生活也跟着好了起来。”
今年9月,曲孜卡乡迎来枣子、石榴、葡萄等的收获季节,苗圃里硕果满枝、果香四溢。乡里的种植员斯朗旺姆告诉记者:“我们的水果去过很多地方呢。”原来,现在交通方便了,水果成熟的季节里,新鲜诱人的水果“跟”着前来苗圃购买的商贩到了县里、地区上甚至拉萨等地。
人——筑路精神代代传
60年,回首昌都交通的发展,充满了崎岖、坎坷、奋斗与辉煌,浓缩了几代交通人的心血与汗水。在每一条公路、每一条运输线、每一个客运站、每一个养护站,都镌刻着昌都交通人平凡而精彩的人生经历,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交通人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敢于争先的时代精神。
1954年12月25日,为庆祝康藏、青藏公路通车,《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里写道:“拿康藏公路来说,光是所挖路基的土方和石方,就有二千九百万方,要是开一条十五公尺宽、三公尺深、一千三百里长的运河,挖出的土方和石方也不过如此。”筑路的艰辛可见一斑,无数劳动者的心血、汗水、甚至是生命,更是无法用土方和石方来换算的。
在康藏公路的修建过程中,从昌都到拉萨究竟怎么走才合理,10多支踏勘队翻越200多座大山,徒步行程10000多公里。怒江西岸,冷曲河口,一段7公里长、几十米高的陡岩绝壁,无路可走。探险英雄崔锡明在绝壁上探出一条施工的线路;桥梁工程师黄渭泉在怒江上设计出一座长87米、高40米、横跨怒江的贝雷式钢架桥。1953年11月,怒江桥顺利通车。如今,这座浸透英雄鲜血的老桥已被新的怒江大桥所替代,但筑路人的英雄精神却永远流传。
公路建成后,管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和数量很少,养护主要依靠人力来完成。如用自制的板车来运输公路养护和维修材料。一旦出现冰冻雪阻、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养护工人只能依靠铁锹等工具进行抢险保通作业,其工作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
近年来,虽然各养护段配备了推土机、装载机和公交车等,大大减轻了公路养护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养护效率,而养护工人甘于默默奉献的精神却从未改变。昌都地区公路交通系统在不同时期涌现出了:全国文明道班——丁青养护段二十六道班,全国劳模——洛隆养护段税小芳,自治区劳模——盐井养护段七道班班长次仁卓嘎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在江达公路段的会议室里,记者看到了一麻袋的奖状,公路段党支部书记阿措庆元介绍,始建于1953年的江达公路段是国道317线西藏境内的第一个公路养护机构。该段所辖路段地质地貌复杂,养护、抢险、保通任务十分艰巨,全段干部职工不怕苦、不怕累,发扬“老西藏精神”,力保公路安全畅通。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品味60年洒落的汗水,滋养创业的激情。日前,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吾金平措表示,未来5到10年,以昌都为核心,以公路网建设为基础,将在藏东计划构建起辐射滇、川、青、及拉萨等西藏多个地市的8小时交通经济圈。朝着这个目标,昌都交通人也必将奋然前行,铸就更多更辉煌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