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2:37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以民为本保安康——庆祝昌都解放60周年系列综述之七
从商业气息浓厚的卡若区到号称藏东粮仓的洛隆县,从青藏高原的阶梯芒康到与德格隔江而望的江达,近一个月的藏东之行,让记者不由感慨藏东的壮美,感叹六十年藏东大地沧海桑田的巨变。无论收入、无论住房,无论人人关注的健康……
健康是生存的前提,但在昌都解放前,由于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仅有少数僧医及零星的民间藏医。据1956年昌都洛隆宗统计,当时全宗有7名藏医且均系僧尼。行医者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像样的医疗机构,加之群众生活贫困,无力负担就医费用,使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根本得不到满足。曾任洛隆县商业局局长的王琦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1953年,我随中央民族卫生工作大队第三中队到类乌齐宗、洛隆宗、硕督宗、八宿宗巡回医诊。由于长期受三大领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群众不仅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而且还遭受到天花、麻诊、梅毒、流感、痢疾等疾病的折磨。”
如今,行走在藏东大地,卫生服务中心遍及每个乡村,坚守在基层一线的广大医护工作人员,用现代的设备,用精湛的医术,用无私的爱心,为百姓构筑起坚实的健康“防护墙”,书写着昌都卫生事业新的篇章。
现代卫生事业的开始
随着1950年10月19日昌都的解放,人民解放军卫生队进入藏东,标志着昌都现代卫生事业的起步。在此后的60年时间里,县乡医疗体系不断完善,从最初的十八军所属卫生人员为昌都群众治疗疾病,到昌都人民医院成立,从中央民族卫生工作大队抵达昌都工作,到各县乡相继建立卫生机构,每一次医疗卫生机构的完善和医护人员的充实,变化的不仅仅是机构的名称,而且每一次变革无不推动着昌都卫生事业的发展。
在很多昌都老人的心中,中央民族卫生工作队抵昌工作,改善昌都医疗卫生环境是一幕最难忘的记忆。
1952年8月,为了切实解决西藏严重缺医少药的情况,中央专门组织首批进藏卫生工作大队到昌都地区为藏族同胞看病送药,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大队由一批年轻的医生、护士、助产士、技师和几位年长的的专家学者组成,其中大多数是女同志,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20多岁。配备有两台卡车、两部x光机、一台发电机和医疗器械及药品,装备居全西藏卫生部门之首。
中央民族卫生工作大队派出巡回医疗小组79人次,过索道、滑溜索,乘牛皮小船走遍了当时昌都地区所属15个宗以及39族和波密地区的许多农村牧场,先后给昌都地区近27万人次治病,给3万多人进行了防疫注射,并安全接生293名藏、汉族婴儿,通过放映幻灯片和举办展览会等方式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在昌都所属各主要宗(县)设立卫生院(所),并培养了80多名藏族初级卫生人员和100多名接生员,使医疗卫生工作成为党的民族工作、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的先行者。
1954年11月24日,昌都地区人民医院的落成,有了设备完善的手术室、产房和婴儿室,使当地群众健康有了医疗保障,标志着昌都地区现代卫生事业起步阶段的完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昌都地区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制定了多项措施,改善和发展卫生事业,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提供保障,开创了昌都地区卫生工作新局面。1987年,全地区有医疗卫生机构132个,贡觉县建立了藏医院,其余各县建立了藏医科;有病床700张,各类卫生工作人员1068人,实现了以藏族为主体的卫生技术队伍,基本上形成了中、藏、西医并举的医疗体系。
构筑医疗救助体系
记者在芒康县纳西民族乡中心卫生院看到,卫生院不仅规模不小,而且科室齐全,治疗室、观察室、放射室、B超室、换药室、手术室一应俱全。据院长黎向奎介绍,卫生院有9名医护工作者,平均每天为40-50人看病治疗,像氙气、阑尾炎等病基本不出乡就能得到诊治。
改革开放之后, 国家、自治区加大了对昌都地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极大地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一大批像崔丽娜这样受过医学高等教育的医护人员充实到基层卫生一线,使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仅“十一五”期间,国家、自治区就在昌都地区投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费用1亿余元,基本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对地区人民医院、藏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以及11个县卫生服务中心、3个县藏医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建了123个乡镇卫生院和800个行政村卫生室,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到2009年底,全地区医疗机构发展到228个,床位135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99人。
昌都地区是藏医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对民族医药日益重视,昌都地区也将藏药业列入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使藏医药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发展藏医药,到2009年,昌都地区有独立的藏医医疗机构5所,在9个县卫生服务中心设有藏医科,全地区藏医药卫生技术人员300名,民间藏医596名。2006年,地区藏医院通过了“二级甲等藏医院”评审。2007年,卡若区日通民办藏医院成立,成为全区首个乡级藏医院。藏药生产企业由过去的手工作坊形式逐步向科学、规范的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迈进。目前全地区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藏药生产企业有3家,生产品种达到250余种,其中获国家准字号21种,3个品种被列入国家中医药保护品种。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藏医药为保障群众健康和促进昌都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牧民健康有保障
农牧区医疗制度关系到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西藏农牧民群众的特殊关怀,为了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昌都地区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措施,把推行农牧区医疗制度做为农牧区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自2004年初开始至2005年6月底,全地区11县138个乡镇推行农牧区医疗制度工作全面完成。
为全面推广农牧区医疗制度,地区卫生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将农牧区医疗制度的报销比例及范围、药品价目、工作制度等译成藏、汉两种文字,张贴上墙公示于众。由于宣传广泛深入,政策透明度高,群众认识进一步明朗,参与新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很高。到2009年,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面达100%,各级政府对农牧区医疗制度的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40元,为农牧民报销医药费用5000余万元。仅今年上半年,就为农牧民报销医疗费用1021.41余万元,农牧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在吉塘镇卫生院,前来看病的坚扎老人告诉记者,看病产生的医药费用能报销,这在旧西藏是不可想象的。他现在有点头疼脑热,就赶紧到卫生服务中心来看看,再也不用担心小病拖成大病。
据了解,近年来,昌都地区认真实施国家“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母子系统保健”项目,大力加强了妇幼保健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国家投资260万元改扩建了昌都地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绿色通道,全额报销住院分娩费用,并对在医院分娩的农牧民孕产妇及其护送人员分别给予30元和20元奖励,还在有关项目县实施了住院分娩生活补助政策,根据农牧民产妇顺产、难产以及是否贫困等情况,分别给予100元、300元和500元的生活救助金,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了保障。
60年艰苦创业,创造了昌都卫生事业的辉煌;60年艰苦创业,奠定了昌都卫生事业腾飞的基石,我们有理由相信,昌都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踏着时代前进的节拍,一定能为昌都的社会进步、人民健康再续辉煌。(尼玛潘多 米玛 张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