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记略

2014-03-13 09:15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35年情系西藏,35年情系“三农”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基本职能。35年来,农牧学院在区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区教工委、教育厅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各对口支援院校、科研院所及区内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立足西藏、服务“三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路。

  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牧民,35年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师生情系“三农”,足迹踏遍西藏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35年来,农牧学院,历经风霜雪雨的千淘万漉,在西藏的高山大河之间矗立起一座无字丰碑……

  加强人才培养适应“三农”需求

  农牧学院肩负着为西藏农牧业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任务。学院特别重视这样一个事实,全区80%的人口是农牧民,学院80%的学生来自农牧区,学生毕业后都到生产、管理第一线,优质、高效、丰产的现代化农牧业要靠他们去实现。基于这一认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尤其是“十五”时期,学院更加明确了“以‘三农’需要为根本,培养符合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培养目标,突出强调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坚持质量是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生命线的办学理念。

  ——及时调整、完善、修订教育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全面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三农”的需要,及时调整、完善、修订教育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全面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建设思路实现了从有什么师资就设置什么专业,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的转变。先后增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动物检疫、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等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拓展了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学院多次修订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增设了70多门涉及自然科学类、经济管理类和人文科学类的校级公共选修课,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学院目前拥有28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工、农、经、管五大学科门类,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学院办学更加贴近“三农”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同时,学院全面加强课程建设,确立了32门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其中,“西藏作物栽培学”和“农业昆虫学”经过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在全区各高校推荐的精品课程中分别名列第一和第四,“西藏作物栽培学”课程被教育厅推荐到教育部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预防兽医学”和“森林生态学”经自治区专家评审后推荐参加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另外,研究生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目前学院拥有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注重优化教育资源,适时规划学科和专业配置。学院按照“有利于学科建设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则,遵循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借鉴内地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及时调整了学科和专业设置,2005年完成了系科调整,将原农学系、畜牧兽医系、林学系、水利电力工程系、基础课教学部与成人教育部调整为植物科学技术系、动物科学技术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水利电力与土木工程系、公共教学部、成人教育部,进一步促进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学科建设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学院还按照我区“一加强、两促进”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确立了学科建设在学院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了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目前学院有国家级野外定位站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5个、重点实验室10个,建设成了一批符合我区经济建设需要、功能突出、特色鲜明、应用性强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

  ——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教育成败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通过选派到对口院校、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等形式,切实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学院还积极从内地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师资力量。到目前,在218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36人,另有51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从2000年的32人增加到77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2000年的15.7%提高到35.3%。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更加合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还与对口支援院校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4班次,培训教师124人。

  ——因材施教,狠抓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院始终坚持共性教学与个性教学相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从2005级学生开始实行了学分制和辅修制;在强化专业必修课教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等公共课程教学,加大了学生选修课的开设比重;在加强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加强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不断强化了学生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学生业务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体活动,积极参加“三下乡”和全国“挑战杯”、全区“成才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全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2002年全区高校教学工作评价中,英语、高等数学学生抽查测评考试,位列全区高校总分第一和单科第一,并获得了实验与实践教学奖、教学进步奖、教学管理奖三项大奖的好成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仅“十五”时期,学院就有431名优秀毕业生(占同期毕业生总数的32.20%)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学院优秀毕业生祁爱群等先进人物为榜样,志愿到阿里、那曲、昌都等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学为‘三农’、服务‘三农’”的铮铮誓言。

  学院培养的广大毕业生,长期工作在农牧业生产第一线,他们以较强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成为服务“三农”的生力军,成为农牧林水电生态领域的技术骨干,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科研开发

  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坚持教学科研面向西藏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发挥专业优势,致力于独特的西藏高原大农业科学研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严谨和富有活力的创新科研运行体制。

  紧紧围绕西藏农牧业的生产实际和需要,及时调整科研方向,不断加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服务性。学院坚持“产、学、研结合,教学科研并重,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基本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研究重点。为此,学院先后制定或修订了《关于加强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师生科学素养的实施意见》、《西藏农牧学院教学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西藏农牧学院青年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科研工作文件,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化了科研项目的前期调研、可行性分析、立项申请、在研实施、结题验收等各环节的管理,突出了质量,注重了效益、提高了效率。

  以国家有关部委、对口支援院校、科研院所为强大后盾,开展横向交流与合作,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申请科研项目。先后承担了国家有关部委、自治区以及其它单位委托的以自然科学为主体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到位资金近2000万元,荣获原国家林业部科技二等奖、西藏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奖项40余项。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科研论文700余篇,出版著作、科普读物30余部,编写乡土教材140余种。其中由徐凤翔教授主编的《中国西藏山川植被》画册,被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在学院主持的科研项目中,“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鸡、牛、兔的一类新病原菌及其致疫病研究”等4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西藏色季拉山森林植被类型生态环境及经营措施研究”等2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西藏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等14项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沙棘系列饮料的研究与开发”等2项获得国家新技术产品奖。

  另外,“十五”期间,就有70项科研项目获得立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攻关计划引导项目2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人事部出国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项目1项,农业部项目4项,中国林业科学院项目3项,教育部重点项目6项,国家林业局项目3项,区科技厅重点项目21项,区内其它厅局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横向项目7项。获各类科技进步奖8项,公开发表论文3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院是西南地区(含广西区)连续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36家单位之一,这在全区是唯一的一家。仅2003年学院就有3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占自治区的75%。

  在争取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立项方面也取得历史性突破,有6个项目获得资助。科技部攻关计划引导项目“藏北高寒牧区草地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研究”的立项,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西藏野生桃工业化开发利用试验”、“西藏牦牛瘦死病疫苗的区域试验”等项目的立项,形成了学院多渠道立项的格局,充分体现了学院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水平。

  开展社会服务推进成果转化

  “三农”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人才和技术。切实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和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化农牧业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和根本途径。在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上,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力开展社会服务,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围绕农牧林水电生产需要,进行科技服务。学院每年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专家和学生深入到农牧民家里、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主动为“三农”进行科技服务。为农牧民进行实用技术宣讲、科技咨询、科普知识和环境保护宣传、送农药和兽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理清发展思路等,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赞扬。

  利用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献计献策。仅在“十五”期间,学院先后完成了藏东南可食性生物资源调查研究,察隅云南松森林病虫害原因调查及防治研究,林芝地区引水工程设计、小型水电站设计、优质青稞生产基地建设、水渠维修设计,昌都地区芒康县小康村建设等多个项目的设计规划,并提出了《西藏自治区新、奇、优、特果树品种引种示范基地建设》、《西藏自治区蔬菜品种引种示范基地建设》等6个项目的规划书,为自治区农发办设计了面积为20800亩的农牧林综合示范区。参与了工布江达县林业局古树鉴定、云南昆明昆虫所的红豆杉调查等工作。研制生产牦牛瘦死病疫苗,为林芝地区有关部门提供藏鸡鸡苗,进行伐倒木测算、古树名木调查鉴定等。承担农作物引种、生态农业基地、小型水电站、节水灌溉、荒漠化治理、动物疫病防治、基建工程质量检测、项目设计规划等项目34项,为地方经济建设解决了技术难题。

  利用教学科研的综合优势,承担社会服务项目。先后完成了“拉萨市森林资源清查与林业规划研究”、“拉萨市城关区科技综合示范区生态环境规划”、“林芝八一镇福建公园绿化工程”、“广东花园绿化工程”、“那曲地区人工草场灌溉系统设计”、“川藏公路绿化模式设计”、“那曲牦牛瘦死病及疫苗的研究”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成熟技术,研制开发特色产品。学院利用成熟技术,开发特色资源,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成功研制并长期生产了西藏野生桃汁、沙棘汁等系列饮料,“抗雪灾压缩饲料”等圣浓系列饲料等科技产品;开发西藏野桃系列食品、沙棘系列饮品、青稞系列产品等9个产品均已取得自治区食品卫生许可证批号;“红景天保健茶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和“沙棘饮料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分别荣获“全国第三届科技新产品及人才交流博览会金奖”和“全国第三届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西藏野桃汁、沙棘汁等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和经营,并被第六届全国民运会西藏分会场确定为指定使用产品。作为“高原之宝”乳品发起股东之一,开发的乳品在全区销售状况良好;2005年开发的青稞乳汁、红景天饮料获得自治区食品卫生许可证批号,并全面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国家认证,获国家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有机产品”认证。2005年再次利用科研成果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托品烷类生物碱高产的唐古特莨菪的方法”等三项。

  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努力为地方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积极主动地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实际生产单位合作,自2001年以来,先后为自治区组织部、农发办、农牧厅、林业局、水利厅、自治区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办公室和部分地市县等单位和部门承办了各级乡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培训班30班次,累计培训县级领导干部、乡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等各级各类人员2500多人次。其中,为自治区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办公室举办的自治区首届僧尼自养农业技术培训班,在区内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此外,学院每年还派出教师,带上翻译好的藏文农业技术书籍,深入农牧区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为农牧民办培训班、办夜校。在农牧学院科技服务的带动和辐射下,广大农牧民普遍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良好社会风尚,一批批社会主义新农牧民和特色经济发展领头雁涌现出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宣传部提供

  服务“三农”,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农牧学院将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适合西藏区情、适应西藏大农业发展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办学之路,努力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为“三农”服务,让农牧民群众走上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