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七篇文章”着力打造藏东经济强县

2014-03-13 09:0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七篇文章”着力打造藏东经济县                   

丁青县县长  仁青罗布       

    丁青要发展。围绕发展,如何在地委、行署制定的“靠东、朝西、接轨东南,建设三个发展极”这一宏观战略中确立丁青的发展目标?丁青的发展走势如何定位?如何抓住机遇打造强势丁青?       

    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丁青县的内外发展提供了不懈动力。在解决发展的焦点上,自治区副主席、昌都地委书记孟德利于2006年9月到丁青调研时给了我们明确答案,那就是——“丁青县要着力打造藏东经济强县”!2007年5月,行署专员维色在丁青检查指导工作期间,也对丁青寄予厚望:丁青要抓住时机,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建设成经济强县!       

    致力打造藏东经济强县,这就是新形势下的丁青发展目标。按照地委、行署领导要求,“十一五”期间,丁青要紧扣“抓项目、育龙头、建基地、兴产业、占市场、求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结构调整、城镇建设、物流辐射、交通带动、资源开发、开放创新和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努力做活、做实、做大、做强“七篇文章 ”, 推动县域经济的大跨越,力争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十五”期间平均增速,高于全地区平均水平;到2010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达到全国中等行列。      

    ●“产业兴县”文章:发挥丁青“大农牧业”优势,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形成规模开发。       

    打造丁青经济强县,最基本的是夯实农牧业基础,致力把丁青培植成藏东产业大县。基本思路是以农牧业生产优质化、规模化、市场化为目标,狠抓优质、高效、生态型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稳定,实现农牧业与城镇发展的优势互补。       

    我县要推出的措施是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以此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力求“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基地主械包括以尺牍镇为中心,建设富有藏东民族特色的手工业基地;以色扎乡牧业生产发展为重点,辐射周边乡村,建设畜产品流通基地;以丁青镇为龙头,建设种植业、养殖业基地;以协雄乡为基点,建设建筑建材供应基地;以觉恩乡为示范,建设运输业基地等。同时以大农业促进大发展,将尺牍、色扎、协雄、沙贡、觉恩、桑多等乡镇一并融入全县乃至全地区优质粮生产基地一盘棋,将嘎塔、布塔、木塔、甘岩、巴达等纯牧业乡融入藏东优质品牌牦牛产业带,以此形成丁青产业基地主体,使发展既科学又有序,既充满活力又凸显发展前景。       

    ●“城镇领县”文章:大力推广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城乡能动、辐射功能。       

    丁青要实现藏东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就要大做“城镇领县”文章,就要以大投入带动大建设,就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能动、辐射功能,使城镇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名副其实。       

    如何做到城镇领县?一是进一步完善县城功能,推进县城“东延西扩”目标的实现,同时抓住那曲物流中心建设的大好时机,通过市场化运作,积极建设丁青物流周转站,增强城市能动功能。二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13个乡(镇)总体规划,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各乡(镇)为次中心的城镇化发展态势,再掀小城镇建设热潮。三是把城镇建设与经济总量扩张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和开拓城镇积聚人口、产业、资本、技术、信息等的功能优势,承载、辐射和牵动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把城镇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农副产品营销中心。四是继续坚持“道路搭骨架、土地换资金、资源换项目、存量换增量”的原则,盘活资源,优化政策,积极吸引企业、商家多渠道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着力完善水电、道路、车站、市场等基础设施;同时通过“招、拍、让”等方式,实现土地、城区、建筑等城镇资源的增值开发,做到以城养城、以地生财。      

     ●“带动富县”文章:积极借助那曲物流中心及其辐射影响,致力将丁青建设为昌都商品周转配送中心。       

    探索、培育丁青物流产业新模式,把丁青发展成为昌都商品周转配送中心,是建设经济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那曲物流中心辐射,丁青当务之急是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综合效能,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增加投入,对经营性设施则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实行企业化经营。同时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注重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扩大各县之间的物流合作;要逐步培育、引进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专业物流企业。加强对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尽快形成适应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队伍。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交通带县”文章:提早谋划317国道改造综合效应, 大力发展魅力独具的丁青文化旅游产业。       

    “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早已成为丁青各族人民共同的心声。要实现丁青经济强县的目标,离不开公路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十一五”期间,贯穿丁青的交通大动脉国道“317”线将全面改造,这对于丁青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我县要做的就是超前谋划、超前规划、超前发展,做活交通带县文章,大兴丁青魅力独具的文化旅游产业。       

    借助“317”线改造工程所带来的综合效应,我县要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业。一要充分挖掘热巴舞和“琼布丁青”的深厚文化,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力度,积极打造“热巴艺术故乡”旅游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二要树立大旅游观念,抓紧制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横向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探索区域双向旅游的新格局;三要实施旅游商品带动战略,大力开发丁青玉石、虫草及加工品、服饰装饰等充分体现丁青民族特点、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商品,实现旅游业综合效益提增;四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突出旅游品牌和主题宣传,加大旅游对外宣传促销力度,构筑极富吸引力的旅游经济圈。       

    ●“特色强县”文章:充分发挥丁青名特资源优势,多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发展特色经济是助推经济强县的必由之路。丁青县要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必须立足资源优势,找准特色定位,培植强势产业,建立经济发展新的“坐标系”。        

    一是立足丁青绿色农牧业、以虫草为代表的名贵中药材、传统文化等资源优势,深化“丁青热巴艺术节及虫草交易会”主题,力争把“热巴艺术故乡”打造为丁青的文化品牌,把虫草培植成为丁青的“拳头产品”和“代言产品”;二是以开发“自家浦煤矿”,“觉恩铁矿”,“色扎金矿”及玉石、铬铁矿等矿产资源为重点,逐步把矿产业发展为丁青县的支柱产业;三是进一步做强旅游产业,形成融高原风光、高山湖泊、寺庙原始建筑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品牌。绿色农牧业、虫草资源、矿产和旅游开发是我们丁青经济的品牌,我们的措施就是要逐步把丁青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特色促发展。        

    ●“开放活县”文章:不断加大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综观丁青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一条主线即是以解放的思想、前瞻性的眼光、改革的步伐、开放的精神和实干的行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努力把握改革支点、培育开放主体、构筑创新亮点,由此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今后我们要继续做好“开放活县”这篇文章,牢固树立“只有开放,才能发展;只要开放,就能发展”的理念,打造开放的丁青。要进一步加快企业改制步伐,对现有县属国有集体企业进行改制重组,盘活闲置资产,培优扶强,放手、放胆、放开发展民营经济,拉动经济增长。要在优化市场环境、信用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引智的长效激励机制,创新招商手段,充实招商队伍,激活民间资金,发展县域经济。同时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服务经济中心工作。       

    ●“和谐立县”文章:立足教育发展,大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营造“小康丁青、平安丁青、和谐丁青”的良好发展环境。       

    经济强县的基础是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是社会局势长期稳定,是小康丁青、平安丁青、和谐丁青的综合反映。要打造经济强县,就要立足教育,着眼长远、抓住关键、统筹兼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加大投入,融素质教育、德育教育为一体,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新风尚教育活动,开展大众性、群体性文化活动,推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同步发展;要大力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认真做好群众希望办、需要办的事,建立健全扶贫长效机制和特困救助、城镇低保帮扶体系;加大普法力度,营造全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行为,保持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       

    今年7月中旬地区召开的工作会议又对我县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丁青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丁青县委、县府和富有进取精神的丁青人民再一次地选择了创新,再一次选择了进取,决心紧扣经济强县主题,做活、做实、做大、做强“七篇文章”,努力将孟德利副主席和维色专员的指示要求落实到丁青新的伟大的历史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