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3 09:4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 点击:0
芒康县盐井古盐田。(资料图)
本网讯(记者 习淑祎)昨日,记者从昌都市文物局了解到,芒康盐井古盐田修缮保护工程第一期已正式开工。该工程共投资3000余万元,将分两期工程开展。
芒康盐井古盐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恶劣的盐业生产地之一,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文物、景观、自然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以及巨大的潜在遗产价值。
古盐田与茶马古道一荣俱荣
自唐宋到民国时期,西藏高原与内地的茶马贸易、盐粮互换逐渐兴盛,成为西藏与内地、藏族与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交流、民族贸易的重要方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全球海拔最高、历史悠久、路途遥远的文化线路——茶马古道。
“芒康盐井古盐田作为镶嵌在茶马古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与茶马古道是一荣俱荣的关系。”昌都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据《资治通鉴》记载,川西高原茶马互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03年;大规模茶马互市兴起于宋代,专设茶马司统一管理;明代,茶马互市进入繁盛时期;清代至民国,茶马贸易重心逐渐从官营转为民间,并一直延续至民国末期。因此,盐井盐田最兴盛的时期大致可以推断为明代,具体情况还有待考证。”
盐井是块风水宝地,从古到今都是交通要道,过去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现在是国道214线的必经之地。
世界上仅存的最原始的制盐方式
起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的澜沧江,在经过了青海后,进入西藏昌都,流经察雅、左贡和芒康县。澜沧江芒康段卤水资源丰富,人从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几米至十几米的深处,将卤水背上来倒在盐田里,经过强烈的日光照射,水分逐步蒸发完后就是盐粒,晒干后运往市场交易。
芒康盐井古盐田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溪同卡盐田遗存(约3万平方米)、加达盐田遗存(约3.5万平方米)及色曲龙-雅卡盐田遗存(约2.8万平方米),总面积约9.3万平方米。
“早在唐朝时期,盐井古盐田就有了晒盐的历史,跨越一千五百余年,一直延续至今。它集中展示了当地人手工业生产及其工具、制盐方式及其场所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制盐工艺,为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最原始的制盐方式,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昌都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当地居民一直在使用,盐田基本形制保存较为完整。但因当地地质灾害频发,缺乏资金和人员进行系统管理和保护,盐田下部的木柱腐烂、开裂情况较为普遍,许多盐田存在残损、坍塌等严重险情,这也是本次保护工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所在。”
不改变文物原貌努力还原古盐田昔日风采
昌都市文物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芒康县盐井古盐田分两期工程进行。第一期对排洪沟等地质灾害进行防灾治理,并对125处险情最为严重、亟需抢修的盐田进行维修;第二期对盐田道路进行整治,并对盐田卤池、盐井、盐田进行维修保护等。专业维修团队全程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努力还原古盐田昔日风采。
如今,西藏井盐晒制工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古盐田也被评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部活的传统井盐生产历史,在当今世界各地极为罕见。“通过此次修缮,一是可以有效保护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对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能让文物活起来,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可以保存当地文化景观的独特性,构建历史文化的多元性。最后,可以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详见西藏商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