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8 09:29 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0
本报记者 周婷婷
“这是儿童节去看兄弟俩时,让弟弟试穿一下新球鞋,看看合不合适。”
“这是上次去看他们带的饼干和苹果,都是他们最喜欢吃的。”
……
翻着一摞照片,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四川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尼玛拉姆,津津有味地向记者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照片里是洛松曲扎和邓多生格兄弟俩。
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俩,为何会成为尼玛拉姆关心和帮助的对象?
故事还得从十年前说起。2007年,刚到四川桥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尼玛拉姆在一次入户走访时发现了兄弟俩。
“当时,兄弟俩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全身脏兮兮的,看得我心里特别难受。赶紧带他们洗头、洗澡,换上新衣服。”回想起初次见面的场景,尼玛拉姆的脸上浮现一丝不忍。
“当时,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都去世了,妈妈又是精神病患者,没法照料他们。”此后,尼玛拉姆便收养了两个孩子。
随着彼此间的感情日渐笃厚,某一天,兄弟俩的一声“妈妈”,彻底融化了尼玛拉姆的心。
由于弟弟邓多生格有智力残疾,考虑到孩子的未来,尼玛拉姆做了一个“狠心”的决定。
“我工作越来越忙,福利院有特殊学校,在那里他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我最后还是把他送到福利院,平时多去看看他。”虽然不舍,但尼玛拉姆还是走出了这一步。
如今,哥哥洛松曲扎在市第一儿童福利院工作,弟弟邓多生格也熟知周围环境,生活能够自理。
这天,记者跟随尼玛拉姆来到昌都市第一儿童福利院,看望兄弟俩。一见面,三个人第一个动作就是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些年来,阿姨对我们特别好。现在我在福利院工作了,我会像阿姨一样关心关爱小朋友,把这份爱一直传递下去。”洛松曲扎满怀感激地说。
在四川桥社区,这样你帮我、我帮你的故事数不胜数。多年来,四川桥社区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大学习力度,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旋律。
四川籍个体户王永忠和妻子陈永会,在四川桥社区经营家具店十多年,现如今,他已成为社区居民口中的热心人。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夫妻俩还与社区不少困难户结成了帮扶对子。
这天下午,刚从居民家帮忙修理桌腿回来的王永忠,对妻子陈永会说:“你到隔壁买点菜、油,我们该去看看多吉卓玛阿姨了。”
多吉卓玛今年69岁,老公早年去世,女儿远嫁,现在一个人住在由政府租来的房子里。
夫妻俩一到多吉卓玛家,便坐下来和老人话家常,王永忠用流利的藏语和老人有说有笑。
聊了一会儿,王永忠起身去翻看橱柜,并叮嘱老人:“糌粑、酥油要是吃完了,和我们说,给你送来。”
另一边,陈永会则为老人整理床铺,打扫卫生。
多吉卓玛老人满口感谢:“虽然小王是汉族,但是平时对我很照顾,经常给我送米送油,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刚开始老人在我们那儿装点废弃木料当柴烧,有时也会送酥油茶过来。后来我们去她家的时候发现她确实比较困难,就时不时买点吃的、用的给她送去。一晃都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的感情非常好。”王永忠回忆说。
王永忠还告诉记者:“我在昌都33年了,一直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这里的藏族同胞一向对我们很好,我们家用的水都是从社区居委会主任帕巴家接的,没有收过一分钱,我也应该回报这份恩情。只有把民族团结搞好了,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如今,“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四川桥社区早已深入人心,彼此间相互关爱已成为左邻右舍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