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藏昌都: 卡若区|江达县|贡觉县|丁青县|察雅县|芒康县|八宿县|左贡县|边坝县|洛隆县|类乌齐县|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今日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今日西藏昌都>丁青县>新闻频道>

【高原记者万里行】“三步曲”铺就康庄道

2017-12-05 09:3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三步曲”铺就康庄道

——丁青县协雄乡党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

78岁的次仁顿珠看着眼前即将入住的别墅,一步一步向前走着,用手轻轻地抚摸新房的墙壁,不一会儿,他停下脚步,低着头,双肩微微颤抖。

曾经历过旧社会的次仁顿珠,此时流下了开心的泪水,不出村就能过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他笑着说:“梦实现了!”

近日,“学习贯彻十九大·高原记者万里行”主题采访活动昌都报道组来到昌都市丁青县协雄乡。恰逢乡党委书记次仁达瓦、乡长席小庆正在易地搬迁点带着贫困户参观即将入住的新房,并再次向群众征集意见。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这在协雄乡不仅仅是一句话,短短两年时间里,协雄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齐心协力围绕增强造血功能、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群众就业的原则,农牧民不离家、不离土,全心全意投入到产业发展中,占据全乡人口四分之一人口、430户1726人在今年年底圆满摘掉了贫困帽子。

这个群众多年的梦想,而今已然成为现实。

第一步:改变群众观念

曾经具有“金虫草”美名的丁青县,在天然资源虫草的馈赠下,当地农牧民逐渐弃农弃牧。有经营头脑的做起了小生意,生活日益富裕;而没有经营头脑的每年就只享受两个月的“富裕”生活。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该装穷就装穷,大家都这样,政府能拿我们怎么样?”因虫草价格逐年下跌、产量逐年减少,伸向国家“五保”“低保”的“双手”也越来越多。戴着“贫困户”的帽子,喝着酒,滋事闹事,一批“等靠要”思想严重的群众想方设法“煽风点火”,想从政府手中多要点补助。

“从公安系统转入乡镇担任乡党委书记,搞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他肯定不怎么样。”采访时,乡长席小庆特别小声地告诉记者,这是2015年他从机关转入乡镇刚开始和次仁达瓦搭班子时,对次仁达瓦的看法。

2017年是丁青县的“脱贫摘帽年”。初到协雄乡上任,基层“两委”班子软弱涣散,群众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等靠要”,乡里也没有强劲的产业。

“该从哪里下手?”摆在眼前的艰巨任务和协雄乡的这种现状,次仁达瓦和席小庆常常急得挠头,席小庆嘴唇上裂开的口子,一直都没有好过。

2016年,自全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自治区第九次代会上就明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哪个疙瘩最难解,就重点抓哪项改革。”

“改,要从思想上改,从行动上改,改掉农牧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革,要革心、革面,革出一个全面小康的协雄来。”次仁达瓦暗下决心。

“走,到群众中去。”次仁达瓦和席小庆带着干部走家访户,充分了解群众的想法和意见;在村庄不同角度的山头,仔细分析每个村的优势劣势;开洗车厂的想法行不通,再和村“两委”、群众商量其他出路。

2016年,丁青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任务将涉及13个乡(镇)64个村(居)1642户6525人。

“要盖那么多的房子,去外地取材,那得增加多少成本。我们就有这个地理优势,我们把扶贫砖瓦砂石厂开起来,先赚上一桶金再说。”说干就干,次仁达瓦的想法得到了所有干部和群众的认可。

2016年4月,一场以军事化管理模式为依托,以贫困户劳力为主的扶贫砖瓦砂石厂开起来了,截至2016年底,实现产值520万元,并向参与其中的朗通村建档立卡户30户30人兑现薪金和奖金共33万元,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到今年底,我们的产值不会比去年差的。”在一次次走访入户与群众商量发家致富的门路时,席小庆一改往日对次仁达瓦的看法:“嘿,原来他搞经济谋发展也是个能手呀!”

第二步:稳固群众产业

“书记,我卖虫草赚了点钱,不想再乱花,想做点事致富,但是又不知道做什么,你能帮我出点主意吗?”

“乡长,上次你给我介绍的那份工作,我现在还有机会去做吗?我想通了,只要是靠自己劳动赚的钱,都是光荣的。”

“干群关系就好比一个人,经济是人的两条腿,稳定是人的脊梁。没有腿,谈何走路;而没有了脊梁,人就连站起来都困难。群众转变了观念,挺起了‘脊梁骨’,还得把往后的路走好。”次仁达瓦告诉记者,2016年赚得第一桶金,老百姓尝到了甜头,有了固定收入,生活稳定,整乡群众也一改对乡党委、政府的看法,更加坚定了一心跟党走的决心。

扶贫砖瓦砂石厂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也只是群众劳动致富的一个起点。

2016年,与扶贫砖瓦砂石厂同步开展的夏拉村生态旅游合作社,不仅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不错的收入,还让群众学会了一项技能。

在合作社创建之初,群众对生态旅游合作社项目的了解不够,对基础设施创建工作不支持,导致夏拉村林卡主体建设工程进度一度滞后。

“但经过乡党委、政府和强基惠民驻夏拉村工作队(昌都市委宣传部派驻)、村‘两委’班子坚持不懈地对老百姓做大量思想工作后,等夏拉村生态旅游合作社项目主体工程逐渐完工,群众看到了林卡主体工程建设后就信心大增,对于林卡建设的后期工作也开始积极支持起来。”席小庆告诉记者,项目由国家投资500万元,共有17户1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该项目是以“村‘两委’+党员+贫困户+合作社”的形式组建的,在2016年营业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共接待游客500余人次,合作社共创收19万余元,实现了纯利润9.3万余元,贫困户按照“投劳+分红”的形式平均分得了4000元。今年共实现收入20余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5000元。

第三步:夯实群众根基

协雄乡朗通村安置点是丁青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区涉及集中安置户395户1594人,涉及丁青镇6个行政村和协雄乡5个行政村。

“难度太大了,群众都不理解。”修建安置点之初,需要征地500亩,说到最初征地时,席小庆仍然眉头紧锁。

“我的房子好好的,为什么要盖新房子,我不同意。”朗通村达瓦的话代表了很多群众的想法,但实际情况却是——人与牲畜同处一院的现状,对群众的健康存在很大的隐患;有的院子大,但是房屋小,一家10口人就挤在两间房里;不仅如此,传统土坯房的安全隐患也很大的……

“吃肉容易,啃骨头难!那得‘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地和群众站在一块儿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行!”最初次仁达瓦的一句话,已然成了协雄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准则。

于是,所有干部出动,挨家挨户耐心地给群众一一讲解政策、详细解读规划。

“按照昌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靠、五方便、两避让’选址要求,项目区处在317国道两旁,该项目共配套扶贫砖瓦厂、生态旅游合作社、蔬菜基地、汽配物流中心(2018年将建)、煤球厂(正在建设)等5个扶贫产业项目。”丁青县委书记晋美告诉记者,“其实群众是很实在的,我们就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他们也就明白了。”

“组织近200名贫困户群众在项目施工地务工,有了收入,群众都很乐意了。”席小庆接着说。

“你看他们俩,一个是自己的孩子来了,顾不得,把孩子交给别人去辅导功课,却天天在我们贫困群众家里指导我们如何脱贫;一个是爱人来了,很难陪上一会儿,天天在各个产业园里陪工人干活儿。”朗通村贫困户罗布巴塔如今不仅有了120多平方米的藏式别墅,在丁青县农业生态产业园也有了固定的工作,他告诉记者:“书记和乡长两个人和我们天天在一起,自然他的事儿我们都知道。”

“白天忙完所有的事,晚上还不放心易地搬迁工程项目建设情况,譬如房屋一颗膨胀螺丝钉必须全部换成防水的材料这样的小事,次仁达瓦也不会落下。”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特别是在今年汛期,每天夜里都会到工地上巡逻,查看安全隐患。

记者在走访协雄乡农牧民时,大家纷纷反映,次仁达瓦和席小庆这两位党的好干部,真“亲戚”走不动,和没有血缘的群众却走成了“亲戚”。

记者一行了解完情况,一眨眼的功夫,采访对象都不见了:次仁达瓦回到乡里给各村“两委”班子宣讲十九大精神,详细解读支农惠农政策去了;席小庆返回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查看附属设施的建设情况;次仁顿珠老人赶紧回家和家人商量着确定一个时间搬家的事儿;罗布巴塔准备开着下乡配送车辆,将今天新摘的蔬菜运送到县城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