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八宿电(通讯员 刘旭)八宿县以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实施“标杆工程”为契机,坚持“造血”与“输血”并重,把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的突破口来抓,大力发展看得见、摸得着,为群众谋利益的村级集体经济,着力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
因村制宜,选好路子,在经济发展上“造血”。以实施“标杆工程”为契机,因村制宜,通过摸清底数、分析市场、征求意见、上级指导等方式仔细调研,理清发展思路,杜绝照抄照搬、盲目发展,制定能发挥当地优势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今年新发展了同卡镇卡顶村榨油厂、芫根泡菜加工厂,吉中乡装载机租赁,然乌镇来古村公益客栈、藏猪养殖,吉达乡藏装服饰加工厂,益青乡尼穷村汽摩修理厂,郭庆乡拥然村畜产品加工等9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带动周边共同发展,带领当地群众1200余人致富,人均增收400元。截止目前,全县有57个村(居)发展了村集体经济项目,覆盖率达52%,村集体年收入达186.5万元,带动19000余人致富,实现户均年增收1800余元。
发挥作用,带好路子,在盘活资源上“造血”。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充分发挥选派支部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尤其是发改、住建、农牧、林业等经济发展部门的干部,把部门特点、行业优势、专业技能和所驻村实际相结合,帮助所驻村改善基础条件,理清发展思路,寻找致富门路。白玛镇乃然村蔬菜协会发展势头良好,年收入过百万,4个农牧民施工队年施工收入可达200余万元。然乌镇康沙村通过集资32万元,修建村集体经济旅游宾馆,通过租赁承包的方式每年为群众增收6.6万元。昌都市审计局驻拉根乡绕巴村工作队通过“短平快”项目渠道为群众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养殖藏香猪,实现年利润5万元。截止目前,全县选派支部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共理清发展思路65条,找准发展路子59条,通过跑项目筹集资金320余万元,组织劳务输出900余人次,开展技能培训105期,培训群众1800余人次。
强化帮扶,铺好路子,在发掘潜力上“输血”。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少资金的问题,八宿县今年积极整合县级财政、强基惠民、选派村支部书记工作经费、县直机关帮扶等资金,共投入资金271.485万元,引导群众积极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旅游开发管理、藏鸡藏猪养殖、汽车运输、荞麦加工、油菜种植等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拥巴乡今年从县扶贫办争取到藏猪养殖项目,投入资金14万元,在县林业局的帮助指导下种植4000余棵果树,预计可以使群众人均增收达5000余元。吉达乡整合党建示范点建设保障经费、选派支部书记工作经费和驻村经费共计12万余元,改扩建了果拉村民族服饰加工厂、农机焊接维修店和拉然村温室大棚,为村集体创收28000余元。
提高素质,走好路子,在致富技能上“输血”。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不仅注重“经济帮扶”,更加注重“智力帮扶”。采取组织农牧民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外出参观学习;组织县委党校、县人社局和农林水利等部门开展送教下乡服务,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利用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站点等平台进行知识教育培训等方式大力实施针对性的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使群众掌握1-2门农牧业实用技术,切实增强群众致富能力。截止目前,今年共组织农牧民党员干部群众102人到区内区外参观学习;组织就业技能培训班10期,培训群众928人次;开展送教下乡14次,培训530余人次;开展文化知识培训210余次,培训村干部600余人次,农牧民群众24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