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9 11:02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西藏自治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2014年1月10日在西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自治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各项决议,全面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突出投资拉动,巩固消费带动,加快结构调整,注重民生改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达到802 亿元、增长12.5%。第一产业增加值86.4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87.23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428.5亿元,增长10.6%。经济运行呈现“一稳、两快、三大、四优”的特点。
一稳。经济继续保持12%以上增长,物价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主要指标合理运行。
两快。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四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019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520元,分别增长11%和14%、高出计划目标3和1个百分点。
三大。国家投资力度大、财政支出规模大、信贷投放总量大,“十二五”累计落实国家投资1084.9亿元,全年财政支出突破10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
四优。发展思路、民生政策、产业结构、环境条件不断优化。区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六对抓手”、“六动措施”和“三条底线”,启动了六大专项规划编制;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8∶35.8∶53.4,一产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农牧业和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农牧业形势持续向好。青稞种植面积180万亩,全区粮食总产96万吨,超过计划目标1万吨。油菜6.9万吨、蔬菜80万吨,增长9.5%和21.9%;肉类32万吨、奶36万吨,增长10.5%、13.6%,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安排优质青稞生产基地25万亩,示范推广 “藏青2000” 新品种10.6万亩,改良黄牛17.5万头。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21.2亿元、增长10.4%,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6.5%。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主动作为、积极争取,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和落地。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0亿元、增长28%,落实国家投资380亿元、增长30%,“226”项目开工建设188个,“十二五”项目方案中期评估预计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102亿元。青藏铁路格拉段扩容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拉日铁路完成铺轨,拉林铁路完成可研报批。墨脱公路全线通车,国道219线西藏段实现黑色化,拉林高等级公路拉萨至墨竹工卡、八一至工布江达段全面开工建设,纳金大桥建成通车,新增通油路县3个、通油路乡镇18个。5条机场专用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准备工程开工,旁多水利枢纽工程首台机组发电,藏中10万千瓦并网光伏电站建成发电,拉萨LNG液化气站和西藏末端装卸油料库建成,阿里应急电源建成投入使用,川藏联网工程开工建设,藏木、果多、觉巴水电站和阿里并网光伏电站扎实推进,雅砻水库、尼洋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加查、大古、苏洼龙电站准备工程启动,主要河流水电规划工作全面展开。主电网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完成投资40亿元,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民航通航城市29个,航线增至48条;昌都邦达机场飞行区改造、那曲机场新建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区市政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8.7亿元,拉萨老城区改造完成,市区供暖基本实现全覆盖;昌都镇旧城改造及新区建设加快推进;那曲镇供暖、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市政工程全面开工。
(二)特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突出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落实补助资金近2亿元,实施产业扶持项目42个。斯弄多铅锌矿开采工程、砂生槐深加工基地等28个项目竣工投产。青稞和小麦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等9个项目完工。藏青工业园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部分园区道路建设开始启动,一批企业确认入园并完成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估算投资120亿元。预计,全区发电量26亿千瓦时、调入电量7.5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33.5亿千瓦时。受季节性缺电影响,工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13.4%。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2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5亿元,分别增长21.9%和30.4%。拉萨国际旅游城市、林芝生态旅游大地区加快发展,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开发顺利。预计全年公路完成客运量4358万人次、货运总量1240万吨,分别增长16.6%、19%;铁路客运量219.9万人次、货运量405.2万吨,分别增长10%、15.8%;航空旅客吞吐量27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万吨,分别增长23.1%、33.3%。推进农超对接,新建农家店1400个、乡镇商贸服务中心40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9亿元,增长16%。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加快实施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累计落实投资48.2亿元。落实林业投资17亿元,育林造林104万亩。林芝国家级生态地区创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305个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28个乡镇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颁布了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办法。建成自治区医废处置中心和泽当镇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日喀则市、八一镇、那曲镇、狮泉河镇污水处理厂。设立总额7400万元的奖励资金,建立环境保护奖惩机制。严格环境准入,坚决控制“三高”行业,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0万吨,8家节能低碳行动企业通过自治区节能考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落实建设美丽西藏意见,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等28.3亿元,落实主体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9亿元。拉萨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预评估。
(三)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提升
民生持续改善。落实利民惠民“十件实事”,提高18项民生补助标准,基本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46.03万户、230万农牧民全部住上安全适用新房,“八到农家”工程有序推进,新增解决23.1万农牧民和5.13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农牧民饮水安全任务。基本解决无电人口和村级公共场所、学校、寺庙、道班用电问题。累计建成25万户农牧民户用沼气池,100余万农牧民用上清洁能源。新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5288公里,全区99.7%乡镇、97.4%建制村和90.3%寺庙通公路,50.7%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乡镇通邮率、通光缆率和通宽带率分别达到94.6%、97.5%和100%。完成10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建设。实施扶贫开发项目2025个,减少扶贫对象12.8万人,扶贫对象占农牧区总人口比例下降到18.7%,扶贫对象和农发区群众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双语教育工作加快推进,落实中央预算内资金2.2亿元,新建209所双语幼儿园。改扩建高级中学10所,新建改扩建校舍30余万平方米;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资金1.6亿元,新建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舍5万余平方米;新建中小学太阳能澡堂63个;落实115所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资金1.9亿元,新建教师宿舍1465套。全年落实资金13.81亿元,“三包”及助学金标准提高到年生均2700元,惠及学生52万余人。落实农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25亿元,惠及学生21万人,达到100%。乃东、曲水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验收,农牧民子女高考招生比例增至60%。西藏大学正式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1.98%,小学入学率达到99.5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2.23%,全区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4年。
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卫生惠民工程,农牧区医疗制度持续保持全覆盖,农牧民个人参加筹资达96.23%,政府补助标准从2012年人均300元提高到340元;启动出生缺陷一级干预试点,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1%;累计筛查救治先心病患儿2039人;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404例;完成278万城乡居民和在编僧尼免费健康体检。投入2亿多元,启动自治区高原生命科学研究所、自治区藏医院住院北楼改扩建、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等建设项目,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建成投入使用,新建88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9个县急救中心。投入2.6亿元,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购置急需医疗设备,为40个县卫生服务中心配备急救车,30个县卫生局配备巡回医疗车等。累计培训乡(镇)卫生人员3049名,平均每个乡(镇)达到4人以上。培训村卫生人员11099名,平均每村达到2名以上。
科技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安排资金1.7亿元,支持自治区级应用技术研发工作。示范推广“藏青2000”新品种增产青稞6000多吨,亩增产26.5公斤;“金牦牛”项目平均每头产肉量提高28%。首次颁布102种藏药材质量标准,600余部珍稀藏医药文献实现数字化。9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5个乡镇建立科普活动站,建成589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安排那曲、山南和日喀则地区图书馆建设项目,65个县级和边境口岸新华书店发行网点建设陆续开工。百幅唐卡工程、百种藏汉文对照惠民图画书、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等文化产品深受好评,26个文化艺术项目获得国家奖项。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4.4%、95.5%。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展顺利,新增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体育事业实现重大突破,在十二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实现新增就业2.8万人,1.4万名西藏籍高校应届毕业生实现全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开办各类技能培训班600多期,培训3万多人次,2.5万人实现技能就业;援藏省市、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345个,1500多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到区外就业;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余人次、劳务收入19 亿元。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248.9万人次,征缴社保基金31.31亿元、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28.2亿元。企业基本养老金提高到月人均3018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月人均105元;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30万元、2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00元,人均增加4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以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居民提高到月人均440元、农牧民提高到年人均1750元。建设9个儿童福利院、新增床位4477张;新建五保供养机构23个和地市儿童福利院5个,农牧区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600元,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月人均1200元。实施城镇保障房建设4.3万套。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1300户。昌都“8·12”地震、那曲嘉黎水灾等恢复重建工作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