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幸福像花儿一样—五自治区共看家乡新变化

2024-03-07 09:3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编者按

嘎拉村桃花朵朵盛开、天山脚下葡萄甜美、蟠龙社区山歌嘹亮、贺兰山边稻香鱼肥、临潢家园13个民族一家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显著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边防巩固安宁的大好局面。

万里河山、春风浩荡。又一次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西藏日报携手《内蒙古日报》《广西日报》《宁夏日报》《新疆日报》,推出《幸福像花儿一样——五自治区共看家乡新变化》联动报道。通过回访习近平总书记去过的部分地方,聚焦民族地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主线,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生动实践,展示各族人民的幸福新生活、新面貌、新图景。

西藏:打造桃花源 掀起旅游热

记者 张猛

八廓街夜景。记者 陈博文 平措次仁 摄

初春时节,游客纷纷来到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红色研学主题教育展览馆,驻足在一件件展品前,感受这个高原山村的美丽蝶变。

2021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考察时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

嘎拉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奋力拼搏,积极进取,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砥砺前行、争先出彩。

2月25日,记者在嘎拉村看到,一片桃林已冒出了花骨朵儿,群众在桃林里忙碌。“桃花节近在咫尺,届时,会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趁着现在还有些时间,我们要把桃林整修一下。”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一边干活,一边向记者介绍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嘎拉村考察时曾说,村桃花很美,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福利,送给你们一个桃花源啊。

党的十八大以来,嘎拉村因地制宜,打造“桃花旅游文化节”,开办民宿,种植养殖,发展乡村旅游业,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嘎拉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更清晰、干劲更足了。“去年,村里仅桃花节的相关收入就超过300万元,每户村民分红10余万元,相信今年收入会更高。”边巴信心十足地说。

2022年3月,嘎拉村红色研学主题教育展览馆正式开馆。讲解员黄海芬介绍说,展览馆每年吸引全国各地超过400个党组织、2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和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展馆采用老照片修复、老物件展陈、多媒体视频、电子立体沙盘等方式,歌颂共产党的恩情、讲好村里人的故事,利用党员初心学堂、桃花实景打卡点等展项,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与此同时,通过开发文创套盒、桃花口罩等文创产品,形成产业链条,助推乡村振兴。

“这几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除了发展旅游业,还组建了村运输队、建成了民宿、开发了水果采摘园等产业,村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了。”边巴笑着说。

不远处的尼洋河静静地流向远方,一幅乡村美、百姓富、产业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嘎拉村徐徐展开。

内蒙古:续写荣誉史 绽放新风采

内蒙古日报记者 冯雪玉 巴依斯古楞 魏那 见习记者 朱媛丽

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供图)

2月29日,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活动室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在排练迎接全国两会的新节目,街坊邻居们都特别喜欢我们的表演。”社区乌兰牧骑小分队队员马玉华自豪地说。

临潢家园社区有居民1.2万余人,有多民族家庭1300多户,占总户数的31%。社区内生活着汉族、蒙古族、壮族、回族等13个民族的居民,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合聚居社区。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临潢家园社区考察,并亲切看望社区居民。几年来,临潢家园社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打造少数民族“家”服务特色社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特色品牌。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临潢家园社区将继续加强社区治理,为各族居民群众营造和谐团结的社区氛围。”兴安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梦醒说。

最近,该社区从内蒙古自治区入选的28个社区中脱颖而出,获得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好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做出有益尝试。

2014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锡林浩特市楚古兰街道爱民社区,察看社区卫生服务站、超市、便民服务大厅,同居民们亲切交谈。

10年间,爱民社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致力于创建环境优美、设施便利、服务完善、秩序良好、管理有序、关系和谐的宜居温馨社区。同时,以创建“关爱服务”型社区为目标,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方式,切实提高为民服务实效。

社区家庭卫生服务队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上门巡诊、慢性病管理、健康指导等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我们岁数大了,在家就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我感觉特别幸福。”爱民社区居民马东平开心地说。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深入推进“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使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内蒙古自治区2400多万各族群众并肩携手,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而努力奋斗,用实际行动把“模范自治区”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广西:齐唱“嘹嘹啰” 共享好生活

广西日报记者 乔晓莹 孟振兴 卢彬彬 李晟

在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室,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社区志愿者赵羽(右三)和社区群众排练极具地方特色的歌曲《幸福嘹嘹啰》。 广西日报记者 梁凯昌 摄

“那天你问我,幸福是什么?我想悄悄告诉你,幸福是首歌。嘿嘹嘹啰,嘿嘹嘹啰,嘿幸福嘹嘹啰……”一曲《幸福嘹嘹啰》飘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歌曲创作者、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赵羽正与社区群众一起欢唱。

“这首歌本身就是民族团结的结晶。”赵羽是生活在广西的满族人,他在八桂大地的千村万寨收集了上千首原生态山歌。

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蟠龙社区考察期间,赵羽与社区居民一起弹唱《幸福嘹嘹啰》;龙年春节前后,《春天的旋律·2024》跨国春晚依托46家国内外媒体和相关机构将这首歌向海内外传唱。

“蟠龙社区生活着汉族、壮族、瑶族等15个民族的同胞,少数民族人口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3。”蟠龙社区党委副书记许玉君介绍说,社区结合多民族“嵌入式”居住的特点,创新践行“136”工作机制,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通过加强党的领导、织牢精神纽带、用好治理平台“三个抓手”,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六共”条件,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是汉族,会做壮族的特色菜,我爱人是仫佬族,汉字书法练得有模有样。”蟠龙社区艺术团骨干何继荣老人说。

在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蔗农们早早就开始了春耕生产,甘蔗种植农机在蔗田里来回穿梭,进行开沟、下种等作业。“去年,我们家甘蔗亩产达到7吨,按糖厂给我们520元/吨的收购价算,每亩地能赚3000多元。”黄安村壮族村民莫从平说。

2023年初,投资超过50亿元的“国字号”水利工程——桂中治旱工程实现通水,凤凰镇结合“双高”糖料蔗基地现有水利化设施,引治旱水流入基地,结束了这里靠天吃饭的历史。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这里的甘蔗亩产量增加了1至2吨,蔗农增收每亩近千元。

“我们世代居住在这里,不分民族一起生活、下地,早已融为一体。现在甘蔗产业这么好,大伙一定会努力 把日子过得像甘蔗一样甜。”莫从平信心满满地说。

新疆: 种好甜蜜果 拓宽幸福路

新疆日报记者 任春香 张瑞麟 

乌鲁木齐市委办公室驻天山区黑甲山街道跃进街南社区工作队联合社区,开展“庆中秋迎国庆·共筑美好家园”主题活动。 孙振嵩 摄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二道桥街道固原巷社区,同社区各族群众亲切交流,了解开展便民服务、老年人和青少年文化活动等情况。一年多来,固原巷社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创新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固原巷社区围绕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三项清单”,为居民提供精准化服务。聚焦“一老一小”,不断引进新的服务项目,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社区办百家宴已近10年;持续12年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张罗年夜饭;升级改造综合居民活动中心;为社区儿童免费开办舞蹈、京剧、书法等多种兴趣班……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居民乐享幸福生活。 春节刚过,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的吐鲁番丝路明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我们已经开始赶订单了,争取新春生产‘开门红’。”该公司总经理王永旭介绍,公司员工都是本村村民,就近就业带来的便捷和稳定的收入,让大家干劲十足。 2022年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城西门村视察时指出,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一年多来,新城西门村全体干部群众努力推动产业实现新发展,村容村貌更漂亮。 如今,每周都有多个研学团来新城西门村参观学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典型经验。 2022年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吐鲁番市葡萄沟视察时强调,吐鲁番美丽富饶、瓜果飘香,这是大自然的馈赠。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 葡萄沟景区管委会在打造富民产业时,首先考虑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推动村民就业创业和增收的问题。随着景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现在,葡萄沟里开民宿、农家乐的居民越来越多。 “每年都会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里玩,景区里的生意很好。”谈到今后的收入,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沟街道葡萄社区居民谢依旦·沙塔尔信心满满。

宁夏:擦亮“志愿红” 绘出小康景

宁夏日报记者 张国长 闵良


王兰花(右三)带领志愿者走进居民家中了解社情民意。 宁夏日报记者 张国长 摄

2月24日,雪后初晴。73岁高龄的王兰花带领“兰花芬芳”的志愿者们第一时间投入到社区积雪清理工作中。

2005年,王兰花成立王兰花热心小组,至今已坚持志愿服务19年,累计募集爱心资金超过120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困难问题7000余个,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0多起。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考察时,王兰花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

利通区居民马晶之前受过志愿服务队的帮助,如今,她已成为志愿服务队助理。2024年春节前,马晶和几名志愿者为社区30户困难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双目失明的高宝玉紧紧握住马晶的手,连连道谢。

王兰花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给了她奔波于志愿服务第一线的动力。

3年多来,吴忠市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培育壮大“兰花芬芳”“红草帽”等38个志愿服务品牌,催生出“火焰蓝”“巾帼红”等一批志愿服务新生力量。此外,吴忠市9个先进典型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12个项目在全国获金银奖。

稻渔空间位于宁夏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占地2600亩,由四十里店村一二三四社农民土地入股构成。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到稻渔空间考察。

来自内蒙古的刘春玲在稻渔空间工作已有5年,“稻渔空间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去年,旅游收入近700万元。”刘春玲说。

稻渔空间3年多最大的变化,还是让大家的腰包鼓了起来。2021年,稻渔空间斥资1000多万元,建起28栋三代日光温棚,每个温棚占地2亩多,全部租给入股的社员种植蔬菜,每亩收入五六万元。此外,稻渔空间每年还给四十里店村提供50万元分红,用以壮大村集体收入。

“我们要时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始终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这是我们不变的追求。”稻渔空间负责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赵建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