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五四奖章获得者徐驭尧:青春之花绽放雪域高原

2022-12-14 22:5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青春之花绽放雪域高原


——记我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徐驭尧

记者 张宇 实习生 根松拥措


采访我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人民日报社西藏分社记者徐驭尧是件颇不容易的事。第一次联系,拨通电话,对方声音很小,说正在新闻现场采访;第二次沟通,对方正在赶往山南市洛扎县的采访路上。于是,记者与他约定的时间便一推再推。看了他的经历——3年时间足迹遍布西藏74个县区,一年出外勤超过150天,倒也不难理解一推再推的缘由。


“我想去边疆地区走走、看看,写写少有人看见的故事”


“为什么选择来西藏?”与徐驭尧面对面,记者开门见山。


2016年从复旦大学本科毕业后,徐驭尧选择到新疆拜城县支教一年,并在那里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新闻工作者。回到复旦大学读研期间,徐驭尧在财新、财经周刊等经济类媒体实习,积累了不少从业的经验。


2019年6月,徐驭尧研究生毕业后,曾有知名企业向他抛来橄榄枝,但他并没有为优厚的待遇所动摇。“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还是想继续锻炼锻炼,为长期发展储备能量”。徐驭尧回忆说。


似乎对边疆有着一种特殊感情,徐驭尧最终入职人民日报社,并主动申请奔赴西藏工作。


西藏海拔高、气候相对恶劣,来到这里工作,需要勇气。面对旁人的疑问,他往往会回答说:“中国这么大,我想去边疆地区走走、看看,也想趁年轻,写写少有人看得见的故事。”


“向高海拔要新闻,在高海拔锻炼‘四力’”


来西藏的前几个月,由于对区情尚不熟悉,徐驭尧一直找不到感觉,稿件数量也不多。为此,他一度丧失信心,并怀疑自己最初的选择。“工作中找不到抓手,心里很失落!”他回忆道。


如何寻求方向、突破瓶颈?徐驭尧一边向人民日报社在藏工作的前辈学习,几个月里,他翻阅了数年间《人民日报》所有关于西藏的报道,一篇篇看、一点点学;一边抓住一切机会,向中央驻藏新闻单位和西藏各主流媒体“取经”,在采访报道过程中运用所学提升采写水平。


“同样是媒体人,同样是在西藏从事新闻工作,前辈和同行可以向高海拔要新闻、在高海拔锻炼‘四力’,我为什么不可以?”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徐驭尧迈出了探索的步子,成绩也很突出——


2020年,徐驭尧多次前往西藏7市地,深入报道脱贫故事,撰写了一批内容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


2021年,恰逢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徐驭尧参与了多篇重点报道的采写,刊发在《人民日报》显著位置,获得广泛好评;


在藏工作期间,徐驭尧多次前往那曲、阿里等地采访,在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蹲点年均超过80天,年均发稿百篇以上,在《人民日报》见报稿件100多篇、图片20余幅,其中头版年均见报10余篇;


……


“抓住每一次下乡的机会,没车的时候,打车、坐大巴,甚至蹭车都要去采访。”徐驭尧说,仅双湖县,他就跑了6次。正是这种“干就完了”的精神,造就了他年均超过150天的下乡采访记录。


“苦不是最主要的困难,最苦恼的是发现不了好题材”


在西藏这3年,徐驭尧去得最多、印象最深的是双湖县,那里平均海拔达5000米。


2022年春节期间,徐驭尧又一次把“新春走基层”主题报道的点选在了双湖县。大年初一,他跟随民警巡逻,一路上没见到什么人,便十分不解地问:“县里都快搬迁完了,还有冒着风雪巡逻的必要吗?”不料对方却说:“只要有人在,就要坚守到底。”


“见了不少双湖干部职工、普通群众,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并不像外人理解的那样苦。外人所见的诸多苦,对他们来说就是习以为常的生活本身。”当地干部群众的这种心态也感染着徐驭尧,“在西藏从事新闻工作,苦其实不是最主要的,最苦恼的是发现不了好的题材。”


“电商是发达地区的事,西藏有什么好报道的?”有人曾这样问。但事实上,限于地理环境和经济规模等因素,末端物流网络如何搭建、商品上下行如何平衡、物流企业怎样盈利,这些关乎偏远地区物流发展的问题,以及由此涌现出的不少新鲜尝试和做法,足以引人思考。


于是,徐驭尧与同事们抓住时机,先后推出一篇篇反映西藏物流业的报道,如《从一件快递感受经济脉动》《养成习惯、补齐短板,县城居民网购体验再升级——西藏江孜网络消费更方便》《多元经营,偏远快递网点收入增多》等稿件一经推出后,社会反响良好。


三年多的新闻工作经历,让徐驭尧深深明白,持续采写精彩的报道,自然得益于西藏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也需要积极钻研新闻技巧。毫无疑问,徐驭尧在雪域高原的新闻探索与实践,还在继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