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昆莎阿里分工委旧址:开启崭新的时代

2021-09-26 20: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501.jpg

图为阿里分工委旧址纪念馆礼堂。记者 温凯 洛桑旦增 达珍 扎西罗布 摄

1952年9月15日,中共西藏工委报告西南局,提出建立“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阿里分工作委员会”。9月24日,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新疆分局的意见,西南局批准了西藏工委的意见,并决定阿里分工委由安志明等5名同志组成。10月1日,阿里骑兵支队在噶尔昆莎召开了干部大会,正式宣告阿里分工委成立,藏北高原自此有了党的组织。

——摘自《阿里分工委旧址纪念馆解说词》

喜马拉雅如巨龙横亘,与冈底斯遥相对望,夹峙出大片开阔平坦的谷地,清亮的噶尔河从中淌过,孕育了藏西高原肥美的昆莎草原。

噶尔县昆莎乡便坐落于此,乡政府周围绿油油的紫花苜蓿一望无际,国道219线与多条乡村道路纵横交织,道路两旁和房前屋后绿树成荫。

昆莎地理位置优越,现在的国道和机场,以及过去的阿里分工委都选址于此。

1951年8月3日,安志明率领进藏先遣分队胜利抵达阿里噶本所在地噶大克(现昆莎乡那木如村3组附近)。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阿里全境和平解放,阿里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

1952年9月15日,中共西藏工委批准成立中共阿里分工作委员会(简称阿里分工委),即现在的阿里地委前身,安志明兼任分工委书记,地点在昆莎乡噶尔新村。1967年,阿里地委搬至狮泉河,分工委旧址逐渐荒废。

解放初期,阿里分工委克服种种困难,带领驻军部队和地方干部自力更生,在草原上开荒种地、修房造屋,一点一滴建起分工委的雏形。到1958年,分工委已经有了礼堂、办公室、住房等各种土木结构的房屋158间。

1959年,为了防止武装叛匪的攻击,分工委干部职工又修建起了长2500米、高2.5米的昆莎城墙以及护城河。也就在这一年,5岁的顿珠次仁随父母搬到了昆莎。

“那时候父母听说昆莎这边的政府和军队对老百姓特别好,无偿发放粮食,帮他们干活还可以挣钱,便搬了过来。”顿珠次仁回忆说。

顿珠次仁的父母参与了分工委城墙的修建,与听说的一样,领到了政府发放的粮食和钱。对于习惯了被压迫的他们来说,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年幼的顿珠次仁常常跟在父母身边,解放军看到后,会笑着抚摸他的脸蛋,还给他怀里塞满各种糖果。“那时的糖可真好吃。”顿珠次仁笑着说。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人生,他依旧怀念儿时的糖果和解放军叔叔温暖的大手。

那些年里,阿里分工委组织驻军部队和干部群众,在昆莎乡一带陆续为群众盖住房,顿珠次仁一家也在其中。尽管房子不大,却让以前只能住帐篷的全家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幸福。

这种幸福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67岁的顿珠次仁现在住的同样是国家盖的安居房,宽敞明亮、水电齐全。顿珠次仁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成为了噶尔新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他带领全村群众成立康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昆莎乡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王昂说:“康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吸纳了全村219户628名群众参股,将群众的人力、农具、草场、耕地、牲畜等可利用资源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调配,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绩效考核、按劳分配。”

后来,合作社又新建了牛奶加工厂,有300余头奶牛,经营各类奶制品,仅此一项就使养殖户每户年均增收8000余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合作社又先后发展出短期育肥、商店、牧家乐、装载机租赁、砖厂等多个实体经济和项目。

以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群众的努力下,噶尔新村及整个昆莎乡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先后发展人工种草1.2万亩;实施了噶尔新乡灌区工程、索麦灌区工程、饲草饲料基地项目,新增灌溉面积3.37万亩;完成了昆莎乡奶牛养殖基地改扩建项目,目前拥有奶牛500余头;投资580万余元,对机场三角地带至乡政府的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有效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

“2017年,我们乡122户447名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脱贫标准,提前3年完成了脱贫目标。”王昂自豪地说。

今年6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总投资达到3000万元的阿里分工委旧址纪念馆正式开馆。

纪念馆恢复了分工委过去的礼堂、安志明的办公室等房屋以及城墙和碉楼,其余部分基本保持了旧址原貌,新建了占地面积996平方米的展厅,展出文物和实物400余件,综合运用声光电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分工委创立初期那段艰苦奋斗、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已经退休的顿珠次仁也参观了纪念馆,抚摸着父母曾经参与修建又恢复如故的城墙,老人难掩激动的情绪。

(记者 达珍 李有军 温凯 洛桑旦增)